搬完家,家里就又开始做香姨子洗衣液了,生活就是三餐四季,周而复始,能保持住这种良性循环,就是普通人最安稳的生活。
今年家里人多,干活的人也多,也轻松了很多。
西跨院也就是原来的沈家小院,十几个人给无患子去壳,王管家照例又搭了临时的棚子,两口大锅,沈溪不用干活,她把香姨子的配比直接交给了沈氏,她在自己大大的书房里享受生活。
新房子房间也很大,有35平方,精致的拔步床,紫色的帷幔,左边落地墙壁衣柜,原木色地板,床边是榻榻米,上面放着四方小桌,阳光正好照射过来,平时可以在这午憩。
黑丫住在离她最近的耳房里,里面是单人床,床头柜,墙壁柜,里面也有15个平方,采光特别好,她也喜欢的紧。
大业县的铺子已经建好了,万事俱备,沈氏找了个好日子就开业了。
铺子的经营,沈氏采取了沈溪的建议,全家人一致同意开了火锅店。有几种汤底,猪骨头,小嫩鸡,羊蝎子,配上沈溪特制的料包熬煮。芝麻酱调好的料碗都是10文一份,本打算免费的,怕这个时候的人们听到免费,使劲的吃麻酱。
火锅的香味飘了半个码头,生意非常不错。黑皮娘带着黑皮也住到了铺子里,沈氏给黑皮娘送了很多礼物,但是银子黑皮娘坚决不收,之前的十两银子最终拗不过才收下了。
她总是说要不是遇到沈二小姐,她们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呢,沈溪觉得她的身边都是善良的人居多,黑皮娘不肯接受沈家的报答,但是黑皮实实在在的为沈溪挡了刀,便也只能日后多照顾一下了。
铺子里雇了一个掌柜兼账房,考虑到调料包要保密,又买了4个小厮负责跑堂。一个粗使婆子王嫂和黑皮娘一同住在店里。
都是可信之人,至此沈家又多了一个产业,沈家小火锅。从古到今,人们过日子就是喜欢不停的置产,给祖孙后代积攒家业。
今年的芋头要收获了,这么高产的粮食肯定是要上报衙门的,以便朝廷在全大周推广。沈氏已经早早让王管家上报了,县令大人9月初的时候来过沈家一次,当时拔了几颗芋头,品尝了蒸芋头,芋头粥,芋头炖兔子。
当时县令大人就说了,到了真正收获的日子,他会带着下属和衙役来家里一起收芋头,不允许沈家擅自行动。
孟县令当时非常激动。是啊,在他治下出现了新的食物,而且还是高产,他想不升官都难。沈溪知道高产粮食绝对是大事件,朝廷一定会非常重视,尤其现在大多数百姓都是数着米粒过日子,边境还有战争,这是件大功劳,县令不可能不上报。
县令上报后,朝廷也一定会派人来核实事情的真实性。
听到门房来报县令大人到了,一家人出来二门迎接,来人不止县令大人,果然还有朝廷派来的钦差大人及农司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