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沉默了,她知道分家很难,她虽然不受待见,但是李家家长老李头爱面子,家里还有读书人,更要注重名声,丈夫入伍,给她们分出去,怕外人说闲话,装也得装的很照顾她们母子。
这次二丫的事,最多保证不再被卖,分家绝无可能。
沈溪看着她娘没有说话,也知道这很不切实际,没再说话。
“娘,我们现在去哪?”
沈氏也不知道,她看了看四周,很茫然。
身上还有31个铜板,住客栈肯定是不够的,不知道给几文钱,晚上能不能找个人家借住一下。她拉着两个孩子往街角走去。。。。。。。
街角的空地上沈溪看见几个人在卖柴禾,有的还推着板车,车上堆的满满的柴禾,也有人正在讨论价格,一捆柴禾7-10文钱不等。
镇民很少有自己去砍柴的,这倒是一门生意。
沈溪拉着她娘小声的说:“娘,我也能捡柴,我们也卖柴吧,赚铜板买包子吃。”
沈氏也觉得可行,“好,娘去捡柴。”
沈氏带着她俩来到杂货铺,向小伙计打听到哪里可以砍柴。
小伙计人挺好,告诉她可以去南边的山上,离镇上半个多时辰,东山捡柴容易些,但那里几乎没什么人去。
沈氏没有砍刀,便决定去东山。
离镇上大概一个时辰的路程,来回两个时辰,捡柴1个时辰,即使走的慢,申时也应该能赶回来,完全来得及。
说干就干,沈氏直接在杂货铺买了一根麻绳方便背柴禾。
她给了小伙计2个铜板,说了李丰在私塾读书,想拜托他看顾一下两个孩子。
她要背柴,带着她们不方便,小树需要背着抱着。
没办法不得不借用他的名头,读书人受人尊重,看小二哥态度好,不是个奸猾的,她也只离开几个时辰应该没问题。
小伙计果然答应了“好的,婶子,那你可早点回来。”
沈氏又小声交代了沈溪几句,就离开了。
沈溪没有提出跟着的话,因为她知道,跟着的确不方便。
她对着小二哥笑了笑,“谢谢小哥哥了。”“谢谢小哥哥”小树乖乖的跟着道谢。
小伙计年纪不大,看着也就13,4岁,“不用谢,你俩就在这待着吧,不要别乱动东西就行”
沈溪乖巧点头。
有人来买东西,她就给人家个笑脸。
进来的客人也挺开心的。
一个下午,沈溪带着李树在旁边背三字经,然后在地上比划。
小二哥也挺惊讶的,这么小的小孩居然能背书,而且很流利。
想想那个婶子说,她们六叔是读书人,也就不奇怪了。
他还蛮喜欢这两个小孩的,龙凤胎还是不多见的。
沈氏回来的时候还不到申时,背着几十斤的柴禾,满脸通红,发丝黏在脸上,整个人喘着粗气,看出她很着急。
看到两个孩子好好的,她才松口气。
对着小二哥一个劲的点头致谢。
沈溪和小树也乖巧的向小二哥道谢。
母子三人来到卖柴禾的地方,现场几乎没什么人了,就那三两个卖菜的和编筐的还守在摊位上。
沈氏放下柴禾,问两孩子饿不饿。
沈溪没说话,怎么会不饿呢?
沈氏也没说话,她得卖掉柴禾再去前面买馒头。
等了好一会儿也没什么人来。沈氏心里着急,想今天应该卖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