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中国人的浪漫?]
中国人的浪漫,是一种含蓄而深沉、内敛却充满力量的情感表达方式。
也许是古人将相思刻入竹简,\"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把离别寄予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也许是敦煌藏经洞的《放妻书》中\"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展现连分离都带着体面的浪漫。
亦或是战国曾侯乙编钟跨越2400年仍能奏响《茉莉花》,青铜何尊上\"宅兹中国\"的铭文与航天器的命名形成时空对话。故宫文物修复师用数年时间让古画重焕生机。
这种与时光博弈的执着本身就是浪漫。
更是超越个体的集体共情
戍边战士墓碑前摆放的\"清澈的爱\",袁隆平院士逝世时湘雅医院门口的三束水稻,汶川地震后悬挂在废墟上的\"山河无恙\"横幅……
中国人的浪漫并不轰轰烈烈而是藏在每个细微的角落
这种浪漫从不拘泥于形式,它可以是莫高窟壁画飞天的飘逸线条,也可以是贵州\"天眼\"射电望远镜捕捉脉冲星时的数据波动;
既是《诗经》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礼尚往来,也是疫情时无人机在武汉夜空拼出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它像太极图般将阴阳相生的智慧融入情感表达,在克制与热烈之间找到独属于东方文明的平衡点……
谢光阴想了很多,却又很难找出最浪漫的那一个。或者说是因为浪漫的事情有太多而无法抉择。
[邹竞院士,我国感光材料专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发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彩色胶卷,让中国成为了美德日之后第四个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彩色胶卷的国家。从此中国人的影像中有了色彩。
2022年6月9日,邹竞院士因病逝世。在她的讣告中,是一张彩色照片。]
那彩色照片上面目祥和老人,让千百年前的先祖一能一睹她生前的模样。
[他人黑白,以寄其哀,惟君用彩,赋彰德才!]
“好!”天幕下有人大喝一声,赢得无数人的附和。这能给国家做贡献,追上别的国家的步伐,怎么表扬都不为过。
刘彻负手昂首,甲胄映寒光
\"彩帛能留色于千秋?善哉!昔朕遣张骞凿空西域,得苜蓿葡萄而归,今观此女以丹青之术夺造化之功,其志不在博望侯之下!\"
他又忽而抚剑长叹,眸光望向远征的方向
“真真恨不能使少府铸此术为兵锋,令匈奴见我大汉将士衣甲尽染霞光,方知何为天朝气象啊!”
这波给人带来震撼的还有画师们。
这色彩,这写真的画法。后世有如此技术,能将人生前的样子一模一样刻画在小小的纸上。
那我们的画又有什么作用呢?画是追求写真的不假,越是工笔越追求细节的到位。
但无论怎么抠细节也无法做到和实物一模一样,而后世所谓的照相技术却能复刻。
画师们感觉到自己以后的生计可能会被科技而抢饭碗。既然后世能一比一复刻事物的形,倒不如我们画就只画神吧。
神采才是一个人的灵魂之所在,无论照片再怎样生动,但终究也是死物。
而神态的勾勒却能让千百年后的人们依然感受到那?蒙娜丽莎》神秘的笑,感受到梵高的星夜,在看到三体降维打击后二维化的震撼。感受到敦煌飞天那飘舞的丝带背后神女的轻盈。
王希孟看着天幕,心中荡然生出浩然气,用一抹青绿不断在白纸上勾勒线条,渐渐地那线条仿佛有了生命:那绵延的山脉,那粼粼的水面,在一方素纸上跃动。
江山千里,苍苍莽莽,浩浩无涯。画中千山万壑,星罗棋布,大小高平,争雄竞秀,重重叠叠,俱浸于大江之中。
山间高崖万丈瀑布直下,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水磨长桥各依地势,与山川湖泊相辉映。
或见乱冈如积,岛屿相叠;或见汀渚绵延,群峰耸立;又或大江旷远,水天相接,长桥如带,峦岫冈势;或低坡远处,淡岭遥设;
或秀岩崚嶒,映带不绝。其山间岭上,有竹篱茅舍,庄园寺观,道路相通,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这山水画便由意境而生,超脱于现实,凝成了文脉的画卷。
享年十八的画手将自己如流星般的一生献给了中国最传世的名画:?千里江山图?。
北宋末期,宋金形成军事对峙之势,北宋的王室衰微,面对国土沦丧,民不聊生的现实,以青年学生为主流的爱国力量在不断崛起。
但面对朝廷软弱无力的政治、军事,他们仅仅将富国强兵以收复山河的理想寄托在自己的艺术文化创造中,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倾注于画卷,在这一抹青绿中铸就了中国艺术史上的辉煌。
这怎么不算是浪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