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个穿越者,你不知道传到了何时何地
身边人说的话也听不懂,字也不认识,每天都郁郁寡欢。
直到有一天你被带到烽火台,看到了面面相觑的诸侯
突然明白原来你是褒姒,所以你笑了]
[当年大王问你的名字,你以为自己误闯地方
便下意识的说了声不好意思,
大王便说:“原来美人名叫褒姒”]
本来刷视频还挺开心的谢光阴,关上手机轻叹了口气。
穿越啊,哪里能有听上去那么好的事情呢?
虽然烽火戏诸侯这事在历史上不存在,但他还是感到悲哀。哪里有那么多才子佳人的美谈呢?不过是用戏谑的口吻来维护世家大族的颜面罢了。
真实的历史却是,周幽王想要学习祖父周厉王变法改革,向贵族多收点税来增加王室财政命自己的堂叔郑桓公担任司徒,重新整理天下的户籍与土地,把贵族和封国私自开垦的土地也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税收,而引起了贵族与诸侯们的不满。
而他又十分宠信褒姒,把褒姒封为皇后,把她生的儿子立为太子,而把王后姜氏和太子姬双双废掉。姜氏的父亲,申国的国君非常愤怒于是与犬戎合作,引的犬戎攻入关中,周幽王紧急燃起烽火召集诸侯与贵族带兵勤王,而贵族们却对他的改革十分不满,于是拒绝勤王。最后兵败,周幽王被杀,褒姒和太子也被杀掉。
申侯为了家族利益引犬戎入侵。作为文化教育中心的镐京也被彻底摧毁。华夏的科学精英被屠杀殆尽,无数周朝以前的文物典籍因此被毁,这些损失永远无法挽回。
后来,华夏文明在南宋和明朝末年又遭遇类似的浩劫,镐京之焚是第一次。这就是高门贵族的骨气。
天幕放出了这段文字,众人看了后背发凉。、
“我以为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听说黄巢要来了,我们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逃亡的流民看着烈日下天幕映出的白纸黑字,短促的讥笑了一声。
“可听说黄巢吃人啊!”身边不知有谁听到他的话,下意识反驳道。
他却大笑:“吃人好啊,哈哈。黄巢不来你吃我,黄巢来了吃你我;匹夫何惧黄巢来,贫贱共赴一口锅!”
“什么,我大宋怎么还有南宋?”赵匡胤本来乐呵呵地看着天幕,看到南宋一出来便绷不住了,惊呼出声,便是龙颜大怒。
“那个败家子把大宋给拆了?”他气的满脸通红,不过属实是错怪他的后代了。毕竟,北宋以他往后全是他弟弟赵光义高粱河车神的种,反倒是南宋才又拨乱为正是他的后代再次夺回了江山。
虽然日日看着天幕,早已有了王朝兴衰,江山不复存的心里准备了,但被异族入侵而让汉家王朝遭受浩劫属实是说不过去。
自己杯酒释兵权,加强文官不过是看到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武馆专权,节度使一面独大而中央式微所做出的调整。
谁曾想还能弱到被异族入侵啊!
“明朝末年”这几个字也深深刺痛了每一位大明皇帝的心,更何况还是最为接受不了的结局之一,异族侵占我汉人土地。
明明朱元璋,明太祖才从异族手下把王朝夺回来,现在告诉自己,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南宋上演的悲剧将会在自己的后辈手里重演。
朱元璋狠狠瞪了朱标一眼:“这就是你的好后代!”气的老朱当场就想下去踹他几脚。太令人失望,太悲哀了这个结局。
“太祖,是后辈不孝。”一路逃亡到北京城外景山一棵歪脖子树边的朱由检泣不成声,泪眼模糊看着天幕,清军入关了。
是自己作为皇帝的罪过,更是满朝那群虫虱水太凉的罪过。
现在的局面就算是老朱真的来了,恐怕也无计可施。收拾旧山河,把当年发家史再走一遍,才是解开局面的最优解。
而此时的朱由检显然是无法做到的,他虽勤俭爱民,但属实难当重任。
自挂东南枝的崇祯帝,在蓝色袍服上大书下: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便合目,自缢,时年33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