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光英整个一年都忙于奔波,工作劳累,直到最近才有时间停下来刷刷手机,一打开某红书便看到,米国联邦政府公布禁用tiktok的消息。
虽然他不是某书的资深用户,但偶尔也会在上面查找一些食谱和旅游攻略。看到满屏的英文,他下意识怀疑是不是自己进错了网站?
但很快就得到了解释,源于海外版tiktok被封禁,于是大批量的外国人拒绝扎克伯格等一系列西方互联网大佬所创立的x和Instagram等互联网平台,而是选择了来到了中国用户的某书,在作为其的替代品。
现在某书在世界各国的下载量都冲到了第一。这盛况堪比原神曾经的霸榜。
谢光英觉得有意思,于是接着刷了下去,却不知天幕又在此时再次开启。
“怎么满屏都是注解?这天幕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二风看着天幕满屏的英文翻译而做出了注解而无语。
“有天幕看就不错了。”观音婢安抚道。
天幕消失了一整年。歌潮的地方,原以为是他们做错了什么,使得天幕消失不见,好像他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原来是因为天幕的主人,那个叫谢光阴小伙子没时间吗?
谢光阴再仔细深入了解了一下,那些新增的英文笔记的内容,可以说真的是包罗万象。
初次接触大家都很谨慎,海的那边来的网民使用者称呼自己为难民,最开始也主要发都是关于自己进入网站的一些自我介绍。还有一些难民们直接互相提示的要遵守社区规则的一些建议。
华夏的网民大多数因为满屏的英文而感到无措,像谢光阴一样,但还是会在对岸人们的评论区友好的发上一句wele之类的话。有些小红书用户则对他们进入中国社区还仍然发英文的举措感到些许不满。
但都是用户背后默默吐槽。有些人则直接在评论区提醒要遵守社区规则,毕竟这里是我们的社交平台,最好英汉互译之类的友好评论。
看得出来大家都是非常拘谨的。
直到有个天才,发明了以猫代税这个梗。于是评论区的大家,画风逐渐变得奇怪了起来。
“嘿,我是spy,给我你家猫猫的照片。”
“你好,这是我的猫,它的名字是xxx”(英汉互译版)
“现在你被允许使用这个软件了!”
于是这个梗就像病毒一样传播在某书的各个地方。对岸人民每到一个地方都友好的发出自己的猫猫,没有猫猫的字则用自家别的宠物代替。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抵抗狸奴。是吧,砚台。”明宣宗朱瞻基正怀抱狸奴躺着看天幕,看到那么多可爱的猫猫,举起砚台夹着嗓子哄它。
于是就得到了句“喵呜”的回应。
有了可爱的猫猫作为破冰的媒介,两岸人们在某书上打破了原先的文化壁垒和偏见,毕竟喜欢猫猫的人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呢?
某书,标记你的美好生活!于是两国人民就生活开启了讨论,或者说是对账。
虽然当下的人民都生活在被各种虚假信息包围的信息茧房里。
但哪个华夏子民没在小的时候没有看过几篇文章描述的对岸的三层大别墅附带有游泳池,三孩有猫有狗有两辆车的美好生活呢?
同样,对岸人也生活在给他们包围的虚假信息中,认为华夏是第三世界国家。华夏的人民活的非常的悲惨,有严格的监视他们的生活的人,所有人都有信息积分制度,积分扣到零就会被关押。
正如1984里描述的那样。
这一次是前所未有的,打破了时间与抵御的阻隔,两岸人民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同一个社区真实的进行讨论。
这一讨论就不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