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北伐,
汉军兵分四路进攻,卫青攻入匈奴圣地龙城
冠军侯单枪而入,在司马手中写录]
“都看到了?”汉武帝打破沉默,脸上却是止不住的喜色。卫青、冠军侯,天幕倒是给了他一个惊喜。
“为陛下贺!”董仲舒上前一步同样是满脸欢喜,毕竟他的独尊儒术也被天幕单列了出来,青史留名啊这是。
原本还要争论多日的大臣们提前看到了此战的结局,便发动了秦时人们传统技能闻战而喜,休养生息百年的国家机器随着天幕的出现,再一次运转起来,不过这次人们不是带着能否出一口气的迷茫,而是提前预知的对军功的喜悦。
他们有卫青和能单枪而入的冠军侯!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是何许人也,但随着战争局势的明朗,自当水落石出。那时,对武帝来说,又是一个极大的惊喜。
[我大汉至了结尾
这满朝窃国的匪
皆怕那世人的嘴
所以皇帝成了傀儡]
“皇帝成了傀儡?那天上的神怎么可能是别人的傀儡呢?当家的,你给咱说说。”青云岗上不久前落草为寇的土匪围着主事厅中央的土匪头头发问。
“就被人控制了嘛,弱干强枝,就像最近传的曹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样,皇帝还是皇帝,管事的却不是皇帝了……算了,和你们说了也不懂。”土匪头子原本是位书生,家中落道,时局动乱,幸亏有好武艺傍身,才没有成为那群吃树皮啃观音土的流民。
虽说是土匪,倒不如说是深隐山林的小生产者。他的教养让他干不出打家劫舍欺男霸女的勾当,于是便带着路上结识的兄弟一起来到了青云岗这山清水秀荒无人烟之地。但随着投奔的人越来越多,再富的山也有被吃穷的一天。是时候去投奔哪方大势力了,也许天幕能给他答案。土匪头子默默地想。
[那宣武门外的墙
曾也有刀剑相藏
可若是没那血两行
哪来的盛世大唐?]
“若是没那血两行,哪来的盛世大唐?”太宗李世民喃喃自语,不禁潸然泪下。
多年励精图治,甚至修改史书,只为掩盖玄武门那得位不正的事实。只要他的功绩足够多,足够优秀,后人定会理解他篡位的衷心。只有他才能带着唐这个新生的政权走向辉煌,而不是像秦像隋一般二世而亡。
而天幕的话也证明了后辈理解他,并由衷肯定了他的功绩:盛世大唐!心中的郁结也随着天幕的话,烟消云散了。
[千古的一位女皇
谁说的不如儿郎
无字碑无字一行
问功与过又何妨?]
无字碑吗?倒是个好选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帝,她亦有衰老的一天。在生死这件事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她的一生波澜壮阔,李家人看她是篡位谋逆者,武家本家想借助她登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她不想自己崇仰的太宗,自己的老师丈夫李治和自己多年经营的心血功亏一篑。名字可以换,但本质不能变。于是她准备将皇位重归李氏。
而如今,也是快要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了。她不想让别人评定自己的人生,于是如天幕所说的那样,留下无字碑。也许是觉得没有人配评定,也许是根本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谁知道呢?
香软玉在怀的唐玄宗悠哉地看着天幕,想着自己的功绩怕是也能位列中央。看到武则天他的奶奶时便挺起了身,期待地看着。
(公元756年 安史之乱 严重打击了唐朝统治)
【安史乱后无英豪,不过是生死命一条】
乱世啊,等等。刚刚看到了武则天登基是那所谓的公元690年,算算时间。安史之乱就在他李隆基的在位期间啊!
他一下站起身,冷汗瞬间流了下来。结合天幕后面所说的藩镇动乱和那“安”与“史”,指向很明显了不是吗?
安禄山,史思明!
现在的他还不能轻举妄动,等下次他的好干儿来找杨贵妃请安时,便是瓮中捉鳖日。
“接着奏乐接着舞!”他重新瘫进杨贵妃的怀里,眼里却闪过一丝算计。
[那三岁孩童戏歌谣,
再无人比那黄巢]
“天幕过后哪个还该嘲笑我黄巢,哪个还敢说我长得丑不配做官。我要让那满城尽带黄金甲成为现实,我要让那公卿世禄全部灰飞烟灭!”黄巢放声笑道
如今的他已是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而天幕的话,无疑让他的威望更上一层,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愈演愈烈,威胁到那荣光不再的落寞大唐。
君舟民水,那对明君贤臣所贯彻的让大唐强盛的理念,也随着藩镇割据,党锢之祸而无人在意。
自那开天辟地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农民在乱世便展现出了他们的力量。而黄巢正是乘着时代风口,引领时代的力量。
“从今往后,我要均平!有我一口饭吃,就有大家伙的!咱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让那些欺压我们的地主豪强付出代价!”
黄巢大喝一声,下面已成规模的农民军山呼海应,民心向背,已然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