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众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老温商们,陈峰嘴角不自觉地一勾:“既然各位叔叔伯伯都愿意听小侄一言!那接下来咱们按照产品进行明确划分适合自己的业务,抱团把最大的那块疫情蛋糕吃下来!”
气氛既然已经烘托到位,那么剩下的就是各行各业的分工,以及分配各家应拿的那份利益蛋糕归属了。
于是陈峰翻动着ppt,将地图切换到了温市12个区县,根据各个区县现有的强势产业做了深层次的划分。
众人一看肉戏开始,一个个聚精会神地盯住了这份标注了产业划分的温市地图。
“咱们首先从乐清县开始!”
“乐清的强项是电器制造,全县一共1万多家电器配套企业。那么后续涉及测温枪、家用呼吸机、Ecmo设备、紫外消毒灯等疫情相关的医疗电器就交给南叔起头来做。这些零零散散的电器产值,算上未来出口额,我预估年产值不会低于千亿人民币的规模。”陈峰看了一眼隐隐以正泰南城辉、德力西胡成功为首的乐清老板们。
这些人都是做低压电器出身,涉及开关电器设备早就玩出了上万种花样,属于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哥。
之前也曾尝试过转型想要进军白色、黑色家电产业。
奈何,国内家电赛道太过内卷,早就被格力、海尔、美的之类的行业巨头给牢牢把持。
外加整个温市错过了前10年电子商务崛起的时代,没吃到电商那份红利,目前乐清的电器行业依旧只能继续吃低压电器的老本,顺便给别人打打下手做代加工。
陈峰眼下带头建议做医疗相关的电器,在座的南城辉等人全都会心一笑。
这可是疫情来临后开辟出的电器设备中细分领域赛道,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产业园区,他们不做别人也会扑进去。
于是南城辉作为乐清队的代表就点头道:“小峰这个建议好!回去我就给全乐清发起行业提倡,大伙分工把医疗电器这块做起来。”
搞定了乐清老板们,陈峰又看向了以项青山为首的温市主城团体。
这些老板们的企业分布在鹿城、龙湾、瓯海三个主城大区,涉及的产业也五花八门,有做鞋服皮具的、也有做不锈钢机械的,很难像乐清那样统一整合。
陈峰索性就来了个最稳妥的方法:“主城这边我建议做传统医疗器械,像全套的外科用手术器械刀、剪、钳、镊、钩,还有输液器等品类都是长期市场。如果后续有条件,再投入研发转型升级尖端医疗器械,像植入器材、医美产品都是未来的蓝海赛道,不会做个一段时间就跟着疫情结束突然暴毙掉,说不定接下来还能孵化出几家相关的上市企业。”
“当然!如果有想做口罩、防护服之类产品的,我也不拦着。不过建议大家动作要快,一旦过了半年以后,估计就很难靠口罩挣到高额的利润了。”
项青山闻言稍稍意动:“主城情况确实复杂一点,确实不适合一下蜂拥进来做低端的口罩产业。回头我让大家研究一下你说的这些项目,像外科手术器材这块我们青山控股倒是有部分相关业务,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
此话一出,主城板块的老板们皆是神色各异,心中盘算着这ppt上罗列出的这些医疗器械产品有哪款最适合自家去转型投入的。
毕竟参加茶话会的,基本都是身价数十亿起步的老温商。
他们这群人精都是多条脚走路,除了像皮鞋、皮具这类各自主营业务以外,零零散散的像金融、房地产这类副业也不少。
即便自己做不了,把项目拿回去分给亲戚朋友去做都行。
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吃饭打下手的人很多,总之要把肉烂在自己锅里,肥水不能流外人田。
“那主城这块就先暂时说定了!”陈峰见主城这块最难啃的骨头都同意了自己这个暂时安排,也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随即把视线转向了瑞县、平阳、苍南这三个紧挨着的县城板块,这三家都是难兄难弟,做的产业都非常相似。
鞋类、服装、纺织、印染箱包,还有汽摩配机械制造,以及各类小商品加工都是这三家的强项。
于是陈峰就开始点兵点将:“尤叔叔,华峰如果分出部门产能转型做聚丙烯,大概多久能下线?”
华峰集团的主营业务是聚氨酯(pU)以及相关的氨纶纤维,常见的像运动鞋呼吸网面上的织物材料以及汽车上的座椅、扶手,拉杠箱外壳等等,当然也有部分氨纶纤维能够运用到医疗业。
华峰的尤晓平一听终于轮到自己强项了,立马眼放精光道:“都是化工合成材,改一下工艺做聚丙烯pp快的很!给我一周时间就能下线,产能这块更不用担心。”
当然,他也不是口出狂言。
华峰旗下数家子公司,在全国有五大生产基地,聚氨酯年产能70万吨以上。围绕他家做配套的化工制塑小厂,很多都有涉足聚丙烯pp行业。
陈峰记得自己小时候住在陈村乡下,各个村子都有拣洋垃圾分挑塑料的小作坊。把那些塑料制品分拣出来粉碎成不同颜色种类的塑料颗粒,就成了华峰这些瑞县化工、制塑企业的回收原材料。
而且聚丙烯pp的制备工艺,相较于聚氨酯pU简单了许多,小作坊都能搞出来。
把熔喷布里的核心材料聚丙烯交给华峰集团带头来做,目前是最适合不过的。
“那口罩相关的聚丙烯源头材料这块,就麻烦华峰这边带头做行业起草了!订单应该不会少,就算我们蓝卫科技采购不过来,外面一大群想做口罩的都会自动找上门。”陈峰拍板道。
尤晓平闻言点了点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强忍着自己内心的激动。
华峰眼馋聚丙烯行业这块蛋糕已经很久了,就是没有合适的切入点和时机。
眼下疫情来临,机会自己主动送上了门,尤晓平自然要趁着退休前进去搏一搏。
再不济就给蓝卫科技做原料供应,都能搞出个几十亿的新增营收出来。
华峰以前如何发迹的?
还不是给一群温商制鞋老板们做原材料供应起的家,这套流程尤晓平可太熟门熟路了。
当然,搞定了口罩相关原材料,配套的生产线设备也不能落下。
陈峰直接点名了和自己私下交流了数日的瑞立老板张万义。
这位张老板非常精明,他本身是做汽摩配机械设备加工的。
前世的时候,这家伙就带着瑞县一帮搞机械配套小厂趁着疫情来临集体梭哈了口罩机,在3月份复工复产后从那些想做口罩的投机者身上狠狠大赚了一笔。
一台原本八九千块的小型口罩机设备,翻了几十倍、上百倍在卖,把濒临破产重组的瑞立集团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这一世被陈峰点名做各家设备生产线供应龙头,张万义自然嘴巴都笑咧开了,拍着胸脯保证道:“生产线这块包在我们瑞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