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在医院陪护她爷爷住院,麦花和陈金水开车返回盘龙川。
一路上,麦花都在想着村里老人的这个情况。陈金水看麦花陷入沉思,也没打扰她,安静地开着车。
几年前,盘龙川还是有名的贫困村,大家每天想的顾的,是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穿暖衣。但现在不一样了,这几年,村里已经实现了脱贫,已经没有贫困户了。
吃水问题解决了,娃娃们上学的问题也初步安排好了,外出打工没固定工作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回来了,麦花还想着一心带着大家致富就行了,没想到现在又遇到了七八十岁独居老人的生活照顾和陪伴问题…
唉,真没想到,小小一个村长,都能遇到这么多问题,看来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麦花心里开始更加地佩服起老村长陈兴国和曹主任他们来。
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在农村基本上还算是劳力,身体都比较健壮,干农活做小买卖帮儿女带孩子,就像麦花爹一样,这些都不在话下。
但七十多尤其是七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处在一个尴尬的年龄段。有儿女同住的,不用担心。但是儿女不在身边的就难了,基本上自己不可能有合理的饮食结构,都是对付着吃喝。
他们这个年龄段,自己的孩子大多数四五十岁,要不就是在外面有固定工作还没到退休年龄,要不就是刚退休又去帮孙子辈的看孩子去了,还有的是在城里看门当保安或者饭店帮忙给孩子攒结婚钱。
反正不管啥原因,就是造成了这么一个结果,村里七八十岁独居的老人,光她们盘龙川大概都有好几十户。这些老人们的生存质量完全谈不上,有病痛了可能也来不及及时得到治疗,多数都是硬抗苦捱。
就像今天来来爷爷的事,多危险!这还是来来白天偶尔在家发现的及时,要发现不及时,很可能就有了生命危险。来来爷爷还有孙女,那些独居的大爷大妈呢!
麦花右手扶着额头,胳膊肘靠在车窗玻璃上,心情沉重。
七八十岁是没有什么工作能力了,可是,这些老人也是从年轻力壮过来的,都是为儿为女为社会,奉献过大半辈子的人啊。难道就因为他们现在手脚不利索了,就应该过低质量的生活吗?
这好几十户的人家里,有一些麦花是了解情况的。家里经济情况并不差,有几个甚至还有退休工资。
但是,苦于老人手里即使有钱,也没能力照顾好自己啊!
在农村,也不兴请保姆。再说请保姆的话,这点钱可就不够了。即使能请保姆,也不是所有独居老人都能请得起啊。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麦花想啊想,想得头疼。扶着额头的右手不自觉地用大拇指在耳朵上方揉了起来。
怎么办?怎么办!
陈金水一路上几次斜眼看麦花,最后还是没说话。他知道麦花要是想好了会主动跟他说,没想好的话最好不问,问了反而增加麦花烦恼。如果麦花有啥问题想找他商量,一定会直接跟他开口的。
这么多年来,真心相爱的夫妻,两个人早就默契得像一个人了,很多时候不用说话也知道对方处于什么状态和怎样的情绪当中。
车开到村口,麦花跟陈金水说你把我放到村委会吧,我先不回家,陈金水说了声好把麦花送到村委会后,自己开车回去了。
麦花来到村委会办公室,办公室只有主任赵大明在,他正在整理着一摞资料,看到麦花就笑着跟麦花打招呼。麦花问他手头这个事情多久忙完,说有个事情想跟他商量一下。
赵大明垛了垛手里的一摞资料,说已经整理完了,放好就完事儿了。
麦花自己去倒了一杯水,坐在办公桌另一边的椅子上,开始跟赵大明聊起来今天来来家爷爷发生的事,又说了自己对目前村里这些上了年龄的独居老人,以及几家五保户老人生活情况的担忧。说完问赵大明有啥想法没有。
赵大明皱着眉头想了想,说他其实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因为他家隔壁就是一个七十九岁的独居老大爷。
这个老人就是自己有退休工资的。儿子在县城造纸厂是正式工有编制的,五十多岁还没退休。平时他儿子一两个月回来看一次,每次都带两箱牛奶一大塑料袋蒸馍和一些熟肉生肉回来。
老人除了熬粥煮挂面平时自己都不做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馏馍和一点熟肉吃。生肉几乎没做过,都在冰柜冻着。
现在村里有自来水了方便了,没按自来水的时候,这个邻居老人吃水可不方便了,他儿子回来每次都挑两大瓮水给他存着,可也只够用半月二十天的,老人没水吃的时候,都是他看着可怜帮忙挑水的。有时候他挑完水,老人就回送他一些生肉,说反正自己也不吃冰箱里挺多的,放久了也不好了。他拗不过拿回家后,他媳妇儿做了饺子或者包子或者炒了都会再给老人送过去一些。
像这个老人的情况还算好的,起码他孩子会买一些牛奶熟肉回来,补充点营养。这是因为他们家父子都是有工资的。那些条件不好的,老人可能吃的就更不讲究了。
麦花听完这个情况,就更觉得这个问题要是能集体组织解决就好了。她说要不你现在通知一下其他几个干部,咱把大家聚一起商量一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咱村现在吃饭问题早就不存在了,可是这些个老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停留在没脱贫的时候,我这心里觉得不是滋味儿…
赵大明就开了大喇叭,通知村干部来村委会开会,没一会儿几个人就到齐了。陈兴国一听开会,也背着手来了。
麦花又把村里上了年龄老人的情况说了一遍,说自己觉得村委会干部有义务帮这些个老人思量一下,想办法改善解决一下独居老人生活质量低的问题,毕竟她们村现在已经脱离贫困,是职田镇经济最好的一个村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