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厂长和李守正目瞪口呆地看着图纸,这完全颠覆了他们对工厂生产的认知。
\"流水线?这是什么概念?\"娄厂长困惑地问。
李明远耐心解释:\"简单来说,就是把复杂的生产过程分解成多个简单的步骤,每个工人或机器只负责一个固定的步骤,产品像水流一样从一个工位流向下一个工位,直到完成。\"
李守正恍然大悟:\"哦,就像食堂打饭一样,一个师傅盛饭,一个师傅打菜,一个师傅收钱,比一个人做所有事快多了!\"
\"对,就是这个道理。\"李明远点头,
\"但工业生产更加复杂,需要精确的计算和配合。
首先是工位布局,要确保物料流动顺畅。
其次是工时平衡,每个工位的工作量要大致相当,避免出现'瓶颈'。
最后是质量控制,每道工序都必须有检验标准,确保半成品质量。\"
娄厂长仔细研究着图纸上的每个细节,惊叹道:\"这样一来,生产效率得提高多少倍啊?\"
李明远自信地回答:\"保守估计,至少提高5倍。如果各环节配合得当,甚至可能达到10倍。\"
\"十倍!\"李守正猛地站起来,激动得手都在抖,\"小李,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们可以在原定时间内生产出十倍的武器!!\"
娄厂长也兴奋起来:\"如果这套系统能成功实施,不仅是我们厂,整个国家的工业生产方式都将革新!这是……这简直是工业革命啊!\"
李明远不动声色地接受了这份赞美,尽管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从\"作坊式生产\"向\"工业化生产\"的基础性转变,在现代眼光看来并不算什么创新,但在这个年代,确实是划时代的进步。
\"图纸我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需要厂里组织人力物力,按照图纸改造车间,培训工人,建立新的管理体系。\"
李明远翻开另一摞文件,\"这是我起草的《标准化操作手册》,每个岗位都有详细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确保即使更换操作人员,产品质量也不会受到影响。\"
娄厂长接过手册,随手翻了几页,越看越是震惊:
\"这……这太详细了,连工人站立的姿势,操作的角度都规定得一清二楚。\"
\"没错,这就是标准化的核心。\"李明远解释道,\"只有将每个细节都标准化,才能保证批量生产的产品质量一致,互换性好。\"
李守正若有所思:\"就像军队的操练一样,每个动作都有标准,才能保证整体行动的协调性。\"
\"精辟的比喻。\"李明远赞许地点头,\"工业生产和军事行动有很多相似之处,都需要严格的标准和纪律。\"
娄厂长看完全部方案,深吸一口气:\"李总工,我们厂有福了!这套方案,我立刻上报军工部,请求特批资金和物资,全力支持改造。\"
李守正也拍板道:\"没错,这比我们之前的任何突破都重要。小李,你放心,我会亲自向上级汇报这套方案的重要性。”
……
早上七点,军工部会议室外,娄厂长和李守正紧张地踱步,怀里揣着那厚厚一叠图纸。
\"老李,你说上面会批吗?这可是得大动干戈啊。\"娄厂长抹了把额头的汗,低声问道。
李守正喝了口水,眼神坚定:
\"必须批!小李这套方案,我看过的设计里头最牛的一个。\"
会议室的门忽然打开,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探出头:\"进来吧,首长们都到齐了。\"
娄厂长和李守正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抱着图纸走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坐着七八位首长,为首的是军工部杨部长,目光如炬,身姿挺拔。
\"红星轧钢厂的同志来了,坐。\"
杨部长指了指下首的椅子,\"听说你们带来了个重要方案?\"
娄厂长擦了把汗,声音都有些发颤:
\"是的,杨部长,这是我们厂李总工设计的新式生产流水线方案。\"
李守正补充道:\"这套方案可以让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十倍以上,而且保证产品质量。\"
\"十倍?\"杨部长眉毛一挑,其他几位首长也露出不信的表情,
\"这么夸张?拿来我看看。\"
娄厂长连忙将图纸递上去,杨部长接过后,招手让其他几位首长也围过来看。
会议室瞬间安静得可怕,只有翻动图纸的沙沙声。
杨部长看了第一页,眉头紧锁。
看了第二页,眉头舒展。
看到第三页,眼睛睁大。
翻到第四页时,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
\"好!太好了!\"杨部长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这是谁设计的?李明远?就是那个搞出半自动机床的小伙子?十天五十万发子弹那个?\"
李守正连忙点头:\"对,就是他,这小子脑子里装的都是宝贝。\"
一位戴着眼镜的瘦高个首长激动地指着图纸:
\"这个连锁传送带设计太巧妙了,完全突破了我们现有的工艺水平!\"
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首长手指微微颤抖:\"这……这不就是外国人搞的那个什么装配线吗?我去莫城参观过,没想到我们自己就能设计出来……\"
\"不,比那个更先进!\"一位技术专家模样的首长忍不住插嘴,
\"莫城那条线我也看过,没有这么精细的分工,也没有这么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杨部长的手指在图纸上来回移动,眼神越来越亮:\"这些工装夹具的设计,简直天才,普通工人都能加工出高精度零件了。\"
会议室里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几位首长轮流查看图纸,不时发出赞叹声。
李守正乘胜追击:\"还有这个标准化操作手册,每个工序都有明确规定,从工人站位到操作角度,全部写明白了。\"
娄厂长补充道:\"李总工说了,有了这套系统,我们的生产能力至少提升十倍,最多可达二十倍。\"
\"二十倍?\"杨部长震惊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不敢置信的光芒,
\"你们确定这不是理论数字?实际操作真能达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