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十一月底,李明远规划的第一条机床生产流水线正式投产。
寒风掠过红星轧钢厂的厂区,却丝毫无法冷却厂房内的火热氛围。
此时的轧钢厂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原本破旧的车间被彻底改造,崭新的设备整齐排列,工人们穿梭其间,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器。
这不是普通的流水线,而是一条能够生产机床的\"母机生产线\",也就是李明远计划中的第一次工业母机革命。
\"这太神奇了!\"娄厂长站在高处平台上,俯瞰整个生产车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用机床生产更多机床,这简直是……自我繁殖啊!\"
李守正站在一旁,笑着摇头:\"用'生态系统'来形容更准确。小李这套理念太超前了,机床生产机床,机床再生产炼钢设备,形成完整的工业链条。\"
李明远并不在高处观摩,而是亲自在生产线上指导工人调整一台精密铣床。
这条母机生产线是整个计划的核心,一旦全面运转,轧钢厂就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各种高精度机床,进而为其他生产线提供设备支持。
\"轴承安装角度再调整0.2度,这样精度会更高。\"李明远蹲在机器旁,耐心地向几位年轻工人解释着,
\"记住,机床制造最核心的就是精度,哪怕是头发丝厚度的误差,在后续加工中都会被放大。\"
年轻工人们虔诚地点头,仿佛在聆听神谕。
这一个月来,李明远在厂里的地位已经提升到近乎神话的程度。
他那些匪夷所思的创新和屡试不爽的方法,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午休时分,李明远回到办公室,桌上堆满了各种报表和图纸。
打开装订好的生产周报,嘴角微微上扬——十月份的产量已经比改造前提高了40%,而这才仅仅是个开始。
李明远关上办公室的门,确保没人打扰后打开了系统空间。
三线军工生产计划悬浮在眼前,每一份都详尽到令人发指。
所谓\"三线军工生产\",指的是三条专门的军工生产线:轻武器线、火箭武器线和后勤装备线。
根据系统提供的知识,这三条生产线将极大提升国家的军事工业能力,特别是在可能到来的冲突面前。
第一条:轻武器生产线,轻武器线核心在于三个革命性改进:弹壳循环系统、包装轻量化和生产自动化。
每个弹壳必须经过回收,重复冲压使用三次。这需要建立完整的回收体系,从前线到后方,形成闭环。
旧弹壳回收后经过特制清洗机处理,去除火药残渣和氧化物,然后重新冲压成型。
这样能节省70%的铜材,解决最大的原材料瓶颈。
包装方面,传统钢制弹药箱全部替换为处理过的硬木箱,重量减轻60%,成本降低80%。
金属弹链改为帆布弹链,不仅节省金属,还降低士兵负重,提高机动性。
生产自动化是最大挑战,需要改造整条生产线,采用半自动冲压设备和流水化装配,将产能提高至少5倍。
第二条,是火箭武器生产线。
李明远的眼睛在讲到这条线时格外明亮。
这才是真正的王牌。
火箭武器分两种:喀秋莎多管火箭炮和107毫米火箭炮。
前者用于大规模区域覆盖,后者适合精确打击和游击战。
喀秋莎采用16-24管设计,安装在改装卡车上,机动性强。
关键技术在于火箭发动机和燃料配方。
传统黑火药推进剂改良为铝粉增强型,推力增加30%,射程从8公里扩展至12公里。
107火箭炮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单管使用也可组合成多管发射系统。
关键改进在于尾翼稳定装置和简化的瞄准系统,使得普通士兵经过简单训练即可操作。
第三条是后勤装备生产线,战争不仅是武器的较量,更是后勤的竞争。
后勤装备线专注三大领域:轻型通讯设备、野战医疗包和便携式净水系统。
通讯设备采用简化的晶体管电路,比现有电台小50%,轻40%,耗电量减少60%。
关键是可靠性提高,故障率降低80%。
野战医疗包革命性地加入了青霉素速溶片和创伤止血粉,减少70%的战场感染致死率。
便携式净水系统每台日处理水量50升,采用活性炭和陶瓷过滤元件,一次充装可使用30天,解决行军饮水安全问题。
这三条生产线要尽快推进,六个月内全部建成,一年内达到满产。
李明远合上计划书,眼中闪烁着只有他自己才懂的光芒。
\"先造出喀秋莎的完整模型,再逆向分解。\"李明远操作系统,很快,一台完整的喀秋莎火箭炮出现在系统空间。
他开始一层层拆解,将每个零件都简化到当前技术可实现的程度,同时保持核心性能不变。
最终得出的是一套极简版设计,材料要求降低70%,制造工艺简化80%,但性能只损失20%。
\"这样才行。\"李明远满意地点头,\"不求最好,但求能用。\"
不知不觉,已是深夜,李明远关闭系统,揉了揉疲惫的眼睛。
\"时间不多了,一切都必须加快脚步。\"
次日清晨,当李明远骑车前往工厂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挡在了四合院门口。
\"李总工,能耽误您一分钟吗?\"易中海满脸堆笑,但那眼中的不甘和愤怒却怎么也藏不住。
李明远停下车,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有事?\"
易中海搓着手,装出一副可怜相,\"李总工,我和刘海中也是为了厂里好啊,咱们同是一个院的,何必把事情做绝呢?\"
\"做绝?\"李明远冷笑一声,\"易师傅,是谁带头怠工,破坏生产的?\"
易中海的脸色一下变得难看起来,强压怒火道,\"那不过是工作方法上的分歧,至于让我们去扫厕所吗?我可是技术骨干啊!\"
\"技术骨干?\"李明远眼中闪过一丝嘲讽,\"那你倒是拿出点技术骨干的样子来啊。全厂都在加班加点,就你们几个在那阳奉阴违,还觉得自己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