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州,八路军总部。
总部作战室,灯火通明。
地图铺满了整张简陋的木桌,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
一位面容坚毅、目光深邃的首长,正与另一位显得更为锐利、思维敏捷的首长低声讨论着当前的战局。
“……各根据地的反扫荡压力很大,尤其是晋察冀和咱们晋西北这边,鬼子是下了血本了。”副总指挥沉声道,手指在地图上几个区域缓缓划过。
副总参谋长点点头,眉头微蹙:“是啊,敌人的兵力调动频繁,装备也越来越精良,我们得多想些办法,打破他们的囚笼政策。”
“报告!”
一名年轻的参谋神色匆匆,手里紧紧攥着一份电报,快步走了进来。
他的呼吸有些急促,显然是跑过来的。
“首长!独立旅赵刚同志特急绝密电报!”
两位老总对视一眼,神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独立旅?平安县城那边?难道战况有变?
副总参谋长接过电报,迅速展开。
只看了一眼,他的呼吸就猛地一滞。
他旁边的副总指挥也凑了过来。
电文很短,但内容却石破天惊!
“苏制m1938型152毫米榴弹炮,十八门。”
“德制88毫米高射炮,十八门。”
“美制m1型81毫米迫击炮,一百四十四门!”
作战室里陡然陷入一片死寂。
只有油灯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嘶——”副总参谋长倒吸一口凉气,拿着电报的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他抬起头,看向副总指挥,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副总指挥的表情同样凝固了,他伸出手,接过电报,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确认自己没有眼花。
“一百四十四门……迫击炮?”他喃喃自语,声音干涩。
“还有十八门152榴弹炮和十八门88高炮?”
“这……这是真的?!”
那位年轻参谋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千真万确!赵政委在电报里再三确认!是那位郭先生派人送达的!”
“郭先生……”副总指挥缓缓吐出这三个字,眼神复杂。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副总参谋长猛地一拍桌子,脸上涌起一股潮红,“这郭先生……简直是雪中送炭!不!是送来了能烧穿鬼子王八壳的炭火!”
“有了这批家伙,平安县城外的鬼子援兵,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激动过后,巨大的疑惑涌上心头。
副总指挥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不对劲。”
“非常不对劲。”
他抬起头,“这么多重型装备,是怎么运到平安县的?”
“晋省地处内陆,四周层层叠叠都是敌占区,铁路、公路都被鬼子牢牢控制着。”
“海路更是被鬼子海军封锁得死死的,就算有通天之能,也不可能把这么大的家伙悄无声息地运进来。”
副总参谋长也冷静下来,思索道:“是啊,别说152榴弹炮了,就是那一百多门迫击炮,目标也小不了。”
“小鬼子的眼睛都瞎了吗?这么多重武器过境,他们一点察觉都没有?”
“而且……”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凝重,“我们部署在各地的地下交通站、地方上的同志,也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大宗物资,特别是重型武器过境的报告啊!”
这太不合常理了!
简直就像是凭空变出来的一样!
那位郭先生的能量,未免也太……深不可测了!
就在两位老总百思不得其解之际,那位年轻参谋深吸一口气,从刚才的震撼中回过神,继续汇报道:
“首长,电报后面还有……更重要的内容!”
“赵政委说,除了装备,郭先生……还派来了一支援军!”
“一支……整编的炮兵教导团!”
“什么?!”
“炮兵教导团?!”
两位老总同时霍然起身,椅子摩擦地面发出刺耳的声音。
这比刚才那批重炮带来的冲击还要巨大!
“哪来的炮兵教导团?!”副总指挥急促地问道。
参谋的嘴唇有些发干,他咽了口唾沫,一字一句地说道,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和难以置信:
“赵政委在电报里说……那支炮兵教导团……是……是清一色的……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
作战室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两位老总如同被施了定身法,怔怔地站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一个整编团的……斯拉夫炮兵?!
出现在了晋西北?!
来支援他们八路军的一个旅?!
这……这怎么可能?!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更为激烈的思绪碰撞!
“斯拉夫人……果然……”副总参谋长喃喃道,他想起了赵刚之前电报里隐晦提到的猜测。
“郭先生……郭先生……”副总指挥来回踱步,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震惊、疑惑、狂喜,最终化为一种深沉的思索。
“难道……”
“这位郭先生,他的背景……与北边那位红色巨人,有着极其深厚的关系?”
副总参谋长接口道,声音压得极低:“甚至……郭先生本人,或者他所代表的,就是那位红色巨人的高层意志?”
这个猜测太大胆了!
但眼前的事实,似乎都在指向这个唯一的可能!
“可是……北边那位,一直碍于国际关系和《苏日中立条约》,不方便直接大规模援助我们重型武器,尤其是直接派遣成建制的军事人员……”副总指挥皱着眉,分析着。
“时机!”副总参谋长眼中精光一闪,“是时机变了!”
“诺门罕!”
三个字如平地惊雷,在作战室里炸响!
“没错!诺门罕!”副总指挥猛地停下脚步,“就在不久前,红色巨熊和小鬼子在诺门罕大打出手,双方实际上已经撕破了脸皮!”
“小鬼子吃了大亏,梁子算是结下了!”
“在这种情况下……”副总参谋长接着说道,语气越来越激动,“北边那位,可能觉得对我们的援助,可以更进一步了!”
“但直接出面还是有诸多不便,所以……通过这位神秘的郭先生,以‘个人’或者‘民间’的名义,进行这种‘灰色’援助?”
“十八门152榴弹炮,十八门88高炮,一百四十四门迫击炮……再加上一个整编的苏联炮兵教导团……”
“这手笔……这决心……”
两位老总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言喻的震撼和一丝明悟!
这不仅仅是一批武器装备。
这可能是一个信号!
一个来自北方的,极其重要的信号!
“立刻!给赵刚回电!”副总指挥当机立断,声音斩钉截铁。
“第一,对郭先生的援助,表示最高级别的感谢!”
“第二,务必与那位瓦西里团长搞好关系,全力配合教导团的工作,尽快掌握新装备!”
“第三,密切观察!注意保密!关于郭先生和教导团的一切信息,列为最高机密,随时上报!”
“是!”年轻参谋挺直胸膛,大声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作战室内,再次恢复了安静。
但两位老总的心绪,却久久无法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