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电影的票房开始下滑,一直到电影下映,总票房达到一亿一千万,成为今年第一部破亿的电影。
“多谢苏编剧给这个机会。”朱雅文端起酒杯,给苏策敬酒。
电影下映,主创团队聚了一下,几个配角脸上带着喜气,导演腾华涛也笑呵呵的。
媒体大肆报道《那些年》的成功,主创的履历都被翻出来,作为导演的腾华涛火了。这个只拍过两部电视剧的小导演,一下子成了亿元大导演。
配角的朱雅文、罗进也都红了,还没毕业的他们,就签约了娱乐公司。
人气最高的还是男女主,刘一菲本来就是当红的影星,演技的提升,让她的争议少了很多,这一次她在圈里的地位得到了巩固。
苏策这个素人,凭借这部戏红透娱乐圈。
媒体想采访他,电视台想请他上节目,娱乐公司想要签约他,都在找他。
苏策都拒绝了,一直没有露面。
“苏编剧,咱们的庆功宴,定在哪天?”电影下映,腾华涛心心念念想办庆功宴。
“大家商量个时间。”这种不重要的事情,苏策选择听大家的意见。
庆功会的消息放出去,请柬也送出去一些,有些没有拿到请柬的人放出风声,希望参加。
庆功宴这天,来的人比首映礼来的人多了很多,首映礼的时候,根本没人在意这部小成本的电影。
就是这个没人注意的小成本的电影,一下子爆了,票房达到了一亿一千多万。
投资才五百万,利润高的让人眼红,刘一菲赚翻了。
这部电影的结构简单,影视公司分析得很透彻,最近审核部门收到很多同类型的剧本,立项了好几个校园爱情电影。
大公司分析的更全面一些,《那些年》的成功,不只是电影的质量,还有网络宣传,拉动了不是观影主体的人群走进电影院。
娱乐圈对网络重视起来了,第六菲网上刘一菲和苏畅的那个星光事件,对两人的人气帮助很大。
有很多艺人,私下里注册了星光账号,经过第六菲网官方认证后,粉丝增长很可观。
艺人的团队,通过星光账户还能对粉丝进行管理,对于艺人来说,这个网站太友好了。
“师兄,你现在可是华语电影市场,第四个破亿的大导演,恭喜恭喜。”宁昊来了,身边跟着黄柏,宁昊看起来有些精神萎靡。
“谢谢师弟支持。”腾华涛笑得非常开心,第四个破亿的华语市场大导演的赞誉,让他非常高兴,前面那三个哪个不是成名的大导演。
“恭喜苏编剧和刘投资人。”黄柏对苏策和刘一菲说道,票房过亿,分成三千多万,只有两人分票房,这一波暴富,让人羡慕嫉妒。
“同喜同喜,预祝柏哥电影大爆,进军亿元大电影。”
“借您吉言。”正和腾华涛说话的宁昊,听到苏策的话,立即转过头来。他可太期待作品出成绩了,只不过有点信心不足。
几人在门口聊了一会,又有人来了,宁昊和黄柏才走进去。
“恭喜腾师兄,恭喜一菲。”陈昆出现,让人有些意外,陈昆不是那种擅长交际的人,童年的生活造就了他的性格,有些沉默和封闭,看起来很冷漠。
刘一菲的第一部电视剧和他合作,没给她留下好印象。
他和腾华涛、刘一菲说了几句话,对苏策点点头走了进去。
黄小明等北电系的艺人,这次来的更多,赵燕子都来了,从《还珠》红遍全国的她,正在往电影市场发展。
“王总,欢迎欢迎。”华艺的小王总到来,腾华涛和他握手。
“腾导客气了,我也是来沾沾喜气。”小王总客气地和腾华涛聊天。
“腾导有没有兴趣来华艺,华艺每年能给你两部电影的投资。”小王总直接拉拢腾华涛。
“谢谢王总。”腾华涛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这谁堵在门口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光线的老王老远看到华艺的小王总和腾华涛聊天,快走几步打断。
“欢迎王总。”腾华涛连忙给王成田打招呼。
“腾导有时间我们好好聊聊,光线很有诚意。”
他转过身看向刘一菲和苏策,伸出手:“一菲,好久不见,这位就是苏编剧吧。”
“王总你好。”苏策伸出手和王成田握了一下。
“有机会一起合作。”王成田没说和苏策签约的事情,这么长时间,苏策的态度各大公司也都清楚了,人家没有签约的打算。
对于光线来说,签不签艺人无所谓,能合作就好。
王成田一来就主导了场面,王忠雷有点不爽,却也没有发泄的机会,瞥了苏策和刘一菲一眼,走进会场。
王景华之前拉拢过苏策,对方连见面的机会都没给,华艺的条件也没听就挂断了电话。至于刘一菲,背景太强势,华艺拿不出签约的代价。
王忠雷走进会场,很多艺人和他打招呼,脸上带着谦恭,他的心情才好了一些。
王成田对王忠雷的背影笑了一下,和三人说了声走进去。
庆功宴的会场,代表一亿一千万票房的冰雕推了出来,无论是影视公司还是导演艺人,都对这个折射光芒的冰冷数字,感觉到刺眼。
今年的第一个破亿电影,居然是一个小成本电影。
这也是华语电影,第五部破亿的电影。
“韩总你请。”腾华涛把韩三坪请到中间,作为电影的发行负责人,韩三坪也来到了现场。
韩三坪没有推辞,站到中间,接过礼仪小姐端上来的锤子。
随着羊角锤举起来,砰砰砰的破冰声响起来。
现场的掌声啪啪的传来,《那些年》电影的主创,满脸红光。
碎冰被清理走,庆功会正式开始,众人自由活动。
“苏策,怎么一个人在这里。”韩三坪端着酒杯,走到苏策的面前。
“韩总。”苏策敬意的举起酒杯。
“感觉有点不适应这样的场合。”他看向会场,艺人在给导演敬酒,导演在给影视公司的经理老总敬酒,这场属于《那些年》的庆功会,更像是一个娱乐圈的交际会。
“多举办几次,就适应了,怎么样,有没有新计划?”韩三坪看着被围在中间的腾华涛,只有他明白,《那些年》的主导人是苏策。网络宣传,也是他一手炮制的,电影的成功,他占了七成功劳。
可以说,哪怕换个基本功不差的导演,电影也会成功。
中影有导演培养计划,但这一次,苏策明显比腾华涛更有培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