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深地叩首,额头触地,发出沉闷的声响,“奴婢对天发誓,若对姑娘有半分不忠,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王妙雪看着跪在地上的金兰兰,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了一些,她仔细地审视着金兰兰的表情,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破绽,却一无所获。
金兰兰的眼中充满了真诚和感激,没有任何的野心和欲望。她仿佛真的只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侍女,一心一意地想要报答她的恩情。
王妙雪的心情复杂难明。她一方面希望金兰兰能够一直忠心于自己,另一方面又无法完全放下对她的戒备。毕竟,在这睿王府之中,人心难测,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她叹了口气,语气放缓了一些,“兰兰,我知道你是个好的,只是……人心隔肚皮,我也是身不由己啊。”
她伸出手,轻轻地扶起金兰兰,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我要在这府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你明白吗?”
金兰兰点点头,“奴婢明白!奴婢会永远站在姑娘这边,帮助姑娘,保护姑娘,无论发生什么事,奴婢都会和姑娘一起面对!”
王妙雪紧紧地握住金兰兰的手,心中升起一丝暖意。或许,金兰兰真的是她在这危机四伏的王府之中,唯一可以信任的人。
她没看见低着头的金兰兰,眼神冰冷,表情冷漠,只看见对方对她俯首臣称。
尘土飞扬,一队衣着朴素却气度不凡的车队,缓缓驶入了京城巍峨的城门。
风尘仆仆的模样,昭示着他们一路的奔波。领头的马车内,坐着正是前去江南城赈灾并解决瘟疫问题,如今凯旋归来的徐昭昭和谢锦宣。
马车内,徐昭昭撩开一角车帘,望着熟悉又陌生的京城景色,心中百感交集。
乐宜公主的屋内,一片狼藉。上好的瓷器被摔得粉碎,碎片散落一地,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内心的愤怒。
“废物!都是废物!这么多人,居然连一个徐昭昭都杀不了!”乐宜公主面容扭曲,声嘶力竭地咆哮着。
她原本以为,只要徐昭昭和谢锦宣死在半路,便可以永绝后患。却不曾想,他们竟然安然无恙地回到了京城!
想到徐昭昭回京后,可能会揭穿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乐宜公主就感到一阵阵的恐惧。
“公主息怒!”一旁的嬷嬷小心翼翼地劝慰道,“如今他们已经回到了京城,再想动手恐怕不容易。而且,他们毕竟是功臣,皇上一定会重赏他们。我们现在只能忍耐,静观其变。”
乐宜公主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眼神阴狠地说道,“本公主不会就此罢休的!徐昭昭,你等着,一定会让你付出代价的!”
与此同时,皇后的凤仪宫内,也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
皇后端坐在凤椅上,脸色阴沉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徐昭昭这个贱人,真是命大!”皇后咬牙切齿地说道,“当年就应该直接杀了她,永绝后患!”
一旁的贴身宫女轻声说道,“娘娘息怒,如今他们已经回来了,我们再想对付他们,恐怕会引起皇上的怀疑。不如先静观其变,寻找其他的机会。”
皇后冷哼一声,眼神冰冷地说道,“机会?本宫不需要等待机会!本宫才是这后宫之主,本宫想要做什么,谁也无法阻止!”
然而,愤怒归愤怒,乐宜公主和皇后都明白,在没有找到万全之策之前,她们只能按兵不动,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毕竟,徐昭昭和谢锦宣是凯旋归来的功臣,皇帝一定会对他们进行嘉奖。如果她们贸然出手,只会引起皇帝的怀疑,得不偿失。
于是,在徐昭昭和谢锦宣回京后的几天里,整个皇宫都显得异常平静,仿佛之前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幻觉。
金銮殿上,威严的龙椅之上,皇帝正襟危坐,目光温和地看着跪在大殿之下的徐昭昭和谢锦宣。
他当然知道此次前去江南城,有多难,幸儿经过磨砺,两人都褪去了曾经的稚嫩,身上多了几分沉稳和坚毅。
“昭昭,锦宣,你们这次立了大功,为朕,为大逸谋了福祉,朕心甚慰!”皇帝的声音洪亮而充满喜悦,他毫不掩饰对这两人的赞赏之情。
徐昭昭和谢锦宣对视一眼,恭敬地叩首道:“儿臣(臣女)不敢居功,一切都是为了大逸子民,为了陛下您。”
皇帝龙颜大悦,哈哈大笑道,“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们!来人,赏!”
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太监总管高声唱和着,将一份份丰厚的赏赐送到了徐昭昭和谢锦宣的面前。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珍奇异宝,应有尽有。
皇后娘娘越是这种场合,越爱扮演贤良淑德,她甚至还带着一丝谄媚的笑容,莲步轻移,走到徐昭昭的面前。
亲切地拉起她的手,语气温柔得就像在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昭昭,你这次回京,真是让本宫好生欢喜。这些日子,你在江南城受苦了,本宫一直都惦记着你。”
徐昭昭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说道:“多谢皇后娘娘挂念,臣女一切都好。”
皇后握着徐昭昭的手,轻轻拍了拍,眼神中充满了慈爱,“那就好,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本宫说,本宫一定会尽力帮你。”
“皇后娘娘言重了,臣女只是尽自己的本分,不敢劳烦娘娘您费心。”徐昭昭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严丝合缝的态度让皇后脸上的笑差点绷不住。
“锦宣,你也辛苦了。”皇后转过身,又对谢锦宣说道,“你这次真是好样的!以后要好好地辅佐陛下,为大逸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谢锦宣恭敬地回答道,“儿臣一定谨遵母后教诲,竭尽全力,为陛下,为大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皇后满意地点点头,脸上继续挂着虚伪的笑容,“好!好!有你们这些忠臣良将,大逸何愁不兴盛!”
接着皇后又赏赐了谢锦宣许多珍贵的礼物,看着皇后如此虚伪的表演,想到这一路的追杀,徐昭昭和谢锦宣心中都感到一阵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