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一听,都有些着急:“这来回折腾得等到什么时候?野猪可不等人!”
周国宏安抚道:“别急,我今天就去县里办手续。同时,村里需要组织一个打猎队,以有打猎经验的老猎人为主,年轻力壮的配合。”
当天下午,周国宏骑自行车去了县里,找到了公安局和林业局,说明了情况。
考虑到野猪确实对农作物造成了严重损害,两个部门很快就批准了临时狩猎许可,但有几个条件:只能猎杀破坏农作物的野猪,数量有限制,而且必须在指定区域内进行。
回到村里,周国宏立即组织起了一支打猎队。
队长是村里有名的老猎人王大山,他年近六十,但身体硬朗,打猎经验丰富。
副队长是民兵连长刘铁柱,身强力壮,反应敏捷。此外,还有十几名村里的壮劳力加入了队伍。
打猎前一天晚上,所有参与的人员聚集在村委会,听周国宏布置任务和注意事项。
“听着,大家,”
周国宏严肃地说,“打猎看似简单,实则危险。野猪虽然怕人,但一旦被逼急了,会很凶猛。所以,我们必须按计划行动,服从指挥,确保安全第一。”
老猎人王大山接过话题,开始详细讲解打猎的战术和注意事项:“我们会分成三组:一组负责搜索和驱赶,把野猪赶向预定区域;第二组在预定区域埋伏,负责主要的猎杀工作;第三组在外围警戒,防止有野猪逃脱,或者有其他危险出现。”
“武器方面,我们主要使用猎枪、长矛和弓箭。由于猎枪数量有限,只有经过训练的人才能使用。其他人主要负责围堵和协助。”
周国宏补充道:“记住,我们的目标是消灭有害的野猪,保护农作物,而不是滥杀无辜。小野猪和没有危害的动物,我们不碰。”
会议结束后,大家各自回家准备,第二天凌晨就要出发。
黎明时分,十八个人带着各自的工具,在村口集合。除了猎枪、长矛、弓箭外,还有绳索、背篓、急救包等必要物品。
周国宏特意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和铅笔,用来记录打猎的情况。
天还没亮透,一行人就沿着山路向大山深处进发。
秋天的山林披上了金黄的外衣,落叶铺满了小路,踩上去沙沙作响。
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一丝丝寒意,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往这边走,”
王大山压低声音说,“这两天我观察过,野猪群一般清晨在山谷里的小溪边活动,然后再去农田觅食。我们可以在溪边伏击。”
队伍按照王大山的指引,悄悄地向山谷前进。
路越来越陡,树木越来越密,大家不得不放慢脚步,小心翼翼地前行。
到达目的地时,天已经大亮了。
王大山让大家按照预定的位置埋伏好,然后派出三个人去山的另一侧,制造声响,把野猪群赶过来。
周国宏和王大山、刘铁柱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屏息静气地等待着。
突然,远处传来了枯枝断裂的声音,紧接着是沉重的脚步声。野猪来了!
“准备,”
王大山小声命令,“记住,瞄准大野猪,小的不要伤害。”
很快,一群野猪出现在视野中。
为首的是一头体型硕大的公野猪,獠牙足有半尺长,锋利得吓人。
紧随其后的是几头母野猪和十几头小野猪。
它们似乎察觉到了危险,有些不安地四处张望。
“开始!”
王大山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好的村民立即行动起来。
几声枪响,那头大公野猪应声倒地,但它只是受了伤,很快又挣扎着站了起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嚎叫。
其他野猪受到惊吓,四散奔逃。
“围住它们!别让跑了!”
刘铁柱大喊着,带着几个年轻人冲了上去。
局面一时变得混乱起来。野猪群四处逃窜,村民们紧追不舍。周国宏紧跟在王大山身后,手持长矛,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一头体型不小的野猪突然改变方向,朝着周国宏这边冲了过来!
“小心!”
王大山大喊一声,同时举枪瞄准,但那野猪速度太快,眨眼间就冲到了周国宏面前!
千钧一发之际,周国宏凭借多年的体育锻炼,敏捷地侧身一闪,同时用力将长矛刺出。
长矛准确地扎入野猪的肩部,但野猪的冲击力太大,长矛断裂了,野猪也带着伤口继续冲过去,消失在密林中。
“周总,你没事吧?”
王大山急忙跑过来。
“我没事,”
周国宏喘着气说,“那头野猪跑了。”
“没关系,它受了伤,跑不远的。我们先处理已经猎到的那几头。”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打猎队共猎杀了五头成年野猪,其中包括那头巨大的公野猪。这些野猪每头少说也有一两百斤,是个不小的收获。
村民们用绳索和木棍搭了简易的担架,准备把猎物运回村里。
正在这时,林子里突然传来一声微弱的呻吟声。
“谁在那里?”
周国宏警觉地问道。
大家面面相觑,都说不是自己发出的声音。
“可能是受伤的动物,”
王大山说,“我去看看。”
周国宏跟着王大山走向声音来源的方向。
拨开茂密的灌木丛,他们惊讶地发现,一个衣着破旧的老人倒在地上、。
“这是谁啊?怎么会在这深山里?”
刘铁柱惊讶地问。
周国宏赶紧上前查看老人的情况:“老人家,您怎么了?能听见我说话吗?”
老人微微睁开眼睛,嘴唇动了动,但没发出声音。
周国宏注意到老人的腿上有一处明显的伤口,估计是被什么东西咬伤了。
“得赶紧送他下山!”
周国宏当机立断,“刘铁柱,安排几个人把老人抬下山,其他人负责猎物。动作要快!”
村民们迅速行动起来,用剩下的担架材料做了一个简易担架,小心翼翼地把老人放上去。
周国宏脱下自己的外套盖在老人身上,防止他着凉。
下山的路比上山更加艰难,尤其是还要抬着担架。
但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终于在中午时分到达了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