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建成后,立即开始招工。
按照协议,村里的劳动力获得了优先就业权。
很多村民成为了工厂的第一批员工。
这给村里带来了新的变化:以前靠种地为生的村民,现在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
家庭收入明显增加,生活质量也有了提升。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有些村民不愿意再种地了,导致部分农田荒废。
工厂的工作时间固定,影响了一些传统农事的开展。
一些年轻人开始向往城市生活,村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空心化”现象。
面对这些问题,周国宏并没有慌乱。
立即召集村干部开会,商量对策。
有人提议调整农业结构,减少劳动密集型作物的种植。
有人建议发展机械化农业,提高生产效率。
还有人主张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增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大家的想法都很好。我看可以综合起来,做一个完整的乡村转型发展计划。”
立即着手准备方案。
很快,一个“乡村转型发展五年计划”就出炉了:
首先,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机械化、规模化农业,减少劳动力需求。
其次,加强乡村文化和服务建设。
最后,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让村民既能享受现代生活,又不失传统文化根基。
这个方案得到了村民的普遍支持。
但问题又来了:谁来实施这些措施?资金从哪来?
“这样吧,”
周国宏提议,“咱们可以成立乡村发展合作社,整合各种资源,统筹推进这些工作。”
经过充分讨论,决定成立“乡村发展合作社”,由村集体和村民共同投资,统筹管理村里的公共事务和产业发展。
合作社成立后,立即着手实施“五年计划”:
首先是农业结构调整。
合作社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机械,开展了土地流转,建立了规模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基地。
然后是乡村文化和服务建设。
合作社投资建设了更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如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场等,并定期举办文化活动。
最后是城乡一体化探索。
合作社与县里的工业区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产城融合”项目,如职工公寓、配套服务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城镇化带来的问题。
村里的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年轻人回村的意愿也明显增强。
“咱们要时刻关注村民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方向。”
“狗日的!谁他娘的偷了老子的小推车?”
一大早,赵二虎就在村头的晒谷场上吼了起来,声音大得把树上的鸟儿都惊飞了。
周国宏正从村委会出来,听见喊声就过去看看。
只见赵二虎面红耳赤,手里攥着一根棍子,围着一圈人转来转去。
“怎么了,二虎?”
周国宏问道。
“周总,你来得正好!”
赵二虎一把拽住周国宏的胳膊,“我那辆小推车昨天还放在晒谷场边上,今早起来就不见了!上个月才花了三十二块钱买的,才用了几回啊!”
“谁会偷推车呢?”
周国宏皱着眉头,“咱们村谁家没个推车拉车的?”
“就是!”
站在一旁的张婶插嘴道,“二虎,你是不是记错地方了?”
“放屁!”
赵二虎气得直跺脚,“我昨天推着粪从地里回来,累得不行,就把车放晒谷场了。还特意把车把朝上放着,怕露水打湿了生锈!”
周国宏看了看晒谷场,确实有车轮压过的痕迹。
沿着痕迹往村北看去,居然有一条清晰的车辙印,直通向山那边。
“走,顺着车印找找看!”
周国宏带头,赵二虎和几个村民跟着,顺着车辙印一路走。
车辙印经过几户人家的院墙外,穿过一片菜地,最后消失在通往东山的小路上。
“奇怪了……”
周国宏自言自语,“这推车是自己长腿走了?”
正疑惑着,前面的小路上传来“吱呀吱呀”的响声,接着是一阵说笑声。
大家赶紧躲在路边的灌木丛后面,只见两个半大小子推着一辆涂着红漆的小推车,车上满载着干柴,正从山上下来。
“哈哈,今天真走运,捡了这么多柴火,娘肯定高兴!”
“就是!自从有了这推车,咱们进山方便多了!”
赵二虎一听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是我的车!那红漆是我刚刷的!”
说着就要冲出去。
周国宏一把拉住他:“别急,看看他们是谁家的。”
等两个小子走近了,周国宏才看清楚:正是村东头王老五家的两个孩子,大的叫王小明,小的叫王小亮,一个十三四岁,一个十一二岁。
“呔!抓小偷啦!”
赵二虎忍不住跳了出来,把两个孩子吓得一激灵,差点把推车翻了。
“啊?二虎叔……”
王小明脸色煞白,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好啊,半夜里偷推车,这会儿还装无辜?”
赵二虎上前就要揪王小明的耳朵。
周国宏赶紧上前制止:“别动手!孩子们,这推车是二虎家的,你们为什么拿走?”
王小明哥俩低着头,半天说不出话来。
周国宏看两个孩子衣服破旧,脸上还有泥污,心里有些不忍,语气放柔了些:“有什么话就说,别害怕。”
“我……我们没偷!”
王小亮突然抬起头,眼圈发红,“是爹让我们拿的!他说……他说这车是大家的,咱们用用没关系……”
“放屁!”
赵二虎气得脸通红,“这车明明是我花钱买的,咋成大家的了?”
周国宏听出了门道:“走,咱们去找王老五问问清楚。”
一行人押着两个小孩,连人带车来到王老五家。
王老五正在院子里劈柴,看见这阵势,手里的斧子差点掉地上。
“老五,你看看,这事怎么说?”
周国宏开门见山。
王老五支支吾吾了半天,终于道出实情:原来这推车确实是村里集体的。
上个月大伙儿轮流用,都觉得挺方便,就凑钱打算买一辆村里共用。
赵二虎自告奋勇去县里买,大家每家凑了两块钱。
可买回来后,赵二虎却据为己有,说自己搭了钱,车归他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