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决的声音,宛如掷地有声。
原本已经闭上眼睛,准备迎接最后宣判的女帝动作一顿。
过了许久,她眼睛猛地睁开。
凤眸中满是不可思议看向裴决。
他刚才说什么?
支持修建都江堰?
【叮!情绪值+!】
哪怕是反应过来,女帝仍然不敢相信。
即便李冰是裴决向她推荐的人选,但以女帝心目中对裴决的印象。
此人行事,最是阴险狡诈,自私自利。
这种对他的利益,没有半点讨好的事,他就算不反对,也绝对不会支持的!
但现在,裴决竟然是唯一一个,在朝堂上表态支持自己的?
就算女帝想破头,也想不通,裴决脑子里打的什么算盘。
“裴相,此事万万不可啊!”
同样没想到裴决会表态支持此事的,还有底下的一干大臣们。
徐浩等裴党一系的,听见裴决居然会支持修建都江堰一事,都慌了。
之前因为裴决一直不曾对此事表态,他们也只能进行揣摩,认为裴决不会支持此事。
才决定参与反对的。
结果没想到,裴决竟然是支持修建都江堰的?
而户部,兵部等大臣,听见裴决发话,更是肉眼可见的慌乱起来。
“裴相,此事劳民伤财,万万不可啊!”
还不等这些大臣们哭诉,裴决轻瞥过来的眼神,就让他们顿时将眼泪收了回去。
“劳民伤财?你们可知,都江堰一旦修成,从此北周再无洪灾。”
“朝廷每年,能节省下多少赈灾钱粮?”
“而引水灌溉两江农田,又能浇灌多少粮食?”
裴决只是淡淡的一句反问,便让这些大臣们哑口无言。
前者还好说,每次洪灾发生后,国库每年十分之一的收入,几乎都要用在赈灾上。
不过此事,也是朝堂上人尽皆知的。
可后者,他们是真不清楚!
“你说。”
裴决也显然没有想真的从他们口中知道答案,手往杨梦溪的方向一指。
“回裴相,若是都江堰真的修建成功,北周的粮食产量,将至少翻三倍!”
杨梦溪强忍着激动说到。
这话绝非无的放矢,楚州等地水源充沛,土壤肥沃,原本是极好的粮食种植产地。
却因大水频繁,对农田产生严重破坏。
每每百姓辛苦耕作,却总是因为大水而颗粒无收!
“三倍粮食……那从今往后,我北周百姓,将不必再担心温饱问题!”
女帝深吸了一口气。
“可是……北周是小国,没有多余的人力,来修建都江堰!”
见这个理由说不过去,反对的大臣们只好搬出另一个借口。
“陛下,李冰同臣所过,想要修建都江堰,至少需要投入近万人力。”
提到此事,杨梦溪也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北周是个小国,迄今为止,人数也不过百万。
想要在短时间内,聚集上万人力,已是困难。
而且,修建都江堰,是个苦力活,又有谁愿意去做?
“前些日子,因贪污抄家流放的人丁,加起来便足足有千余人。”
“百姓受苦,他们却拿着贪污的钱,醉生梦死。”
“将他们派去修建都江堰,也算是抵偿了。”
裴决缓缓道。
“裴相,修建都江堰,是近万人的工程,这一千来人,怕是不够啊……”
杨梦溪小声道。
却见裴决微微一笑,转身面向女帝。
“陛下,除此之外,本相还有个想法。”
“可一举解决修建都江堰人力不足,以及灾民的后续安置问题。”
同样正在苦恼此事的女帝,听见裴决的话,仿佛想到了什么,双眼顿时一亮。
“你的意思是,让楚州各地的灾民,都参与到都江堰的修建中?”
裴决点点头,对女帝反应如此逊色表示满意。
“如今洪灾外围,都有大量的灾民滞留。”
“洪灾虽已过去,但接下来,朝廷便要面临这些灾民的安置问题。”
“既然如此,何不让他们参与进都江堰的修建当中。”
“而这些灾民若是知道,能够彻底解决洪灾,本相相信,他们一定会积极参与其中。”
【叮!情绪值+8000!】
“这确实是一个可行之法!”
女帝恨不得扼腕赞叹。
这段时间,虽然洪灾已经得到了治理。
但接下来,灾民们的安置问题,也确实让她发愁了许久。
没想到,裴决提出的这个方案,立刻让两个大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楚州各地灾民足足有数万人,若是他们全都投入建造都江堰。”
“效率也将提高近一倍!”
杨梦溪眼中一下亮起光芒,用充满崇拜的目光,望着裴决。
“那,那这近万人的食物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这些灾民若是统统参与到修建都江堰工程中,那光是他们一天消耗的粮食,就足足有上百石了。”
“就算是连夜从其他地方运粮,也根本赶不上如此消耗!”
但紧接着,一名户部官员,又抛出了新的问题。
女帝听完,也是皱紧了眉头。
无法修建都江堰,就无法解决北周粮食产量匮乏的问题。
但不解决数万工人的粮食问题,就无法修建都江堰。
这样一来,岂不是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正好,本相前段时间有一个新发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裴决一点也没有苦恼的样子,只是淡定自若说道。
“什么……”
那官员一愣,就连女帝也惊讶地看着裴决。
“裴相,那可是数万人。”
虽然裴决最近已经做出不少次,让自己猜想不到的意外之举。
但女帝仍然是不敢相信,他一个人,就能轻松解决数万人的口粮问题。
“陛下不妨先看过臣的提议,再做决定。”
陛下,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察觉到裴决的自信,绝非空穴来风。
女帝只能按捺下心头的急躁。
“进来吧。”
随着裴决话音落下,殿门前走进几个人。
“这是……”
女帝和大臣们都不禁抬头看去,只见几名身材壮实的男子。
两人一组,端着几口大锅,走进殿上。
而最后两名壮汉,各自怀抱一个巨大的花盆。
其中一只花盆中,已经长出了茂盛的绿色茎叶。
“裴相,这是什么?”
女帝等人,眼中流露出不解,都不知道裴决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却见裴决淡然一笑,示意壮汉掀开锅盖。
霎时,一股夹杂着淡淡清香的热气,弥漫在大殿上。
“启奏陛下,这是臣偶然从海外发现的一种作物,名为土豆。”
“不仅生长迅速,栽培容易,而且一亩产量,可达上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