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军指挥部内,氛围相对宁静,周亦云正专注地盯着墙上悬挂的大幅地图,脑海中反复推演着之后部队进抵泰安后的作战计划。
4 月 12 日下午 14 时 10 分,一封电报发了过来参谋迅速接过电报,快步走到周亦云身旁,敬了个礼,报告道:“军长,整编 24 师来电。” 周亦云微微转身,接过电报,只见上面写道:“我部于 14 时 05 分占领曲阜,敌守军已经北逃,我部已派出一个团前往追击。” 周亦云看完,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神色,攻下曲阜,意味着战局已朝着有利方向大步迈进,大局已定。他当即口述回电内容:“让整编 24 师维持好曲阜秩序,安抚百姓,确保城内稳定。” 参谋迅速记录,转身前往通讯处传达指令。
与此同时,徐州北伐军司令部内,同样收到了 18 军占领曲阜的消息,司令得知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拍着桌子大声说道:“好啊,周亦云干得漂亮,我要即刻前往曲阜祭孔” ,周围的参谋们一听,纷纷面露难色,连忙上前劝阻。一位参谋小心翼翼地说道:“司令,如今大局未定,敌军尚未完全消灭,曲阜周边局势仍不明朗,此时贸然前往,恐有危险,实在不太合适。”
但司令却一脸轻松的说道:“我对党国的军人的实力充满信心,而且我信仰孔夫子和三民主义,深知孔子的思想对于统一思想、治理天下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我就是要去曲阜,将孔子的文化发扬光大,鼓舞士气,让民众看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18 军司令部,下午 15 点 25 分,又一份电报送达。周亦云接过,得知是第一装甲师的消息:第一装甲师第二团已经占领交通要道王庄镇。周亦云立刻在地图上仔细寻找王庄镇的位置,当确认其为关键交通要地后,他思考了片刻,在电报回复栏中写下四个大字:“务必全歼”。
时间来到下午 16 点 10 分,喜讯再次传来,周亦云接到第三师占领兖州的电报。此时的他,开始满心期待装甲第二团的后续消息,终于,晚上 5 点 19 分,杜玉明的电报抵达:“曲阜守军被全歼,头目杨成被打死”。看到这份电报,周亦云长舒一口气,此次 18 军济宁战役,大获全胜,歼敌 1 万余人,而各部合计伤亡仅 500 余人,战果辉煌。
此时,济宁防线就只剩下了济宁城这最后一个据点。在 18 军于周边地区展开猛烈进攻的同时,第一军也对济宁城发起了总攻。由于济宁守军此前的一系列策略,城内虽兵力不多,但皆是敌军的少量精锐力量。第一军发起进攻后,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原邹县部队在战场上临阵起义,瞬间在济宁城防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缺口。第一军抓住战机,迅速攻入城内,与敌军展开激烈巷战。敌军凭借坚固工事和顽强抵抗负隅顽抗,但在第一军的英勇奋战下,局势逐渐扭转。终于,在下午 6 点,第一军成功歼灭济宁守军,进占济宁。
4月13日当周亦云得知司令要来曲阜祭孔后,当即将兖州和曲阜交了第一军,18军全部继续北上,14日占领宁阳,15日,18军进抵大汶河的大汶口。
泰安大汶口因地处大汶河与柴汶河汇流处,地势平坦,在1913 年津浦铁路建成通车后,大汶口的商业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了连接南北的交通重镇,也成为了进入泰安的第一道天然防线,此时的大汶河只有两条路可以过河,一条是1913 年津浦铁路建成通车后的津浦铁路大桥,一条是明隆庆年间修建的大汶口明玉石桥。
杜玉明观察地形的时候才注意到守军已经在津浦铁路大桥上炸开了两米敌军不光在上面安装了照明灯还有大量的碉堡和机枪,而下游的明玉石桥全长570米,这里也是整个下游水最缓的地方,在河的对岸就是大汶口镇的城墙墙高3米,敌军在上面布置了2挺机枪,河的两边视野开阔。
当天,作为先锋的第一装甲师在指定地点短停留,下午时分,周亦云赶到了第一装甲师的指挥部,一进指挥部,杜玉明迎了上来,向周亦云详细介绍了当前的战场局势和部队的准备情况,周亦云一边认真聆听,一边微微点头,随后亲自前往前线进行实地勘察。他仔细观察了地形、敌军可能的防御要点以及部队的部署情况,经过一番研判,认为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到位,认为杜玉明的作战计划具备可行性。
勘察结束后,部队迅速行动起来,开始紧张地采集钢板和木板,为即将展开的进攻做最后的准备,夜幕降临,四周一片漆黑,在火炮的掩护下,一个连的兵力率先发起了进攻。第一辆开上石桥的坦克缓缓启动,它谨慎地打开灯光,在狭窄的石桥上小心翼翼地前行。石桥两侧是汹涌澎湃的河水,水流湍急,一旦坦克稍有不慎偏离轨道,就极有可能翻入水中。
与此同时,防御津浦路的敌军在发现装甲第一师进攻后,迅速做出反应,准备增援城墙,装甲第一师的主力部队已经对着津浦铁路桥发起了猛烈进攻,在装甲第一师强大的火炮火力下,敌军的碉堡被一个个精准摧毁,砖石飞溅,随着敌军火力逐渐减弱,早已待命的工程部队立刻推着木板和钢铁冲了上去,他们要在在铁路桥上铺设一条可供坦克和部队通行的道路。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这看似宏大的进攻场面,其实只是装甲第一师的佯攻策略,真正的突破口既不在明玉桥,也不在铁路桥,而是隐藏在趁着炮火和枪声的掩盖,从下游渡河的突击队那里。
此时坦克已经缓缓行进到了石桥中间,敌军的子弹打在坦克的钢板上,发出叮叮的声响,只能在坦克的钢板上来打出来火花,随着坦克离城墙越来越近,在距离城墙越 200 米处,它稳稳地停了下来,随即调整炮口,开始对着城墙进行猛烈炮击,吸引城墙守军,与此同时,在对岸掩护的的坦克部队也不甘示弱,纷纷开炮,朝着城墙倾泻而去,炸得城墙上尘土飞扬,砖石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