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头,六皇子府。
六皇子方才起身,就听管家说今天来了人,便立刻知道了是谁。
没有二话,直接吩咐管家把人带到自己书房去,同时又让小厮把府上的幕僚也都召集起来。
不过一会儿功夫,六皇子的书房里便挤满了人。
等到前来偷偷报信的关年进书房时,书房里已经坐满了人。
略微一扫,关年就知道这都是六皇子殿下招的幕僚。
关年直接上前,对着六皇子拱了拱手:“殿下。”
六皇子抿了一口茶后才开口道:“又出什么事了?你这么一大清早来,想来是急事,还很重要,我就把他们都召来了,先生们都是有大才的人,你直接说吧。”
关年也没耽搁,因为这件事情确实挺急的,关大人眉头紧锁道。
“殿下,您一直让下官盯着常沐星,常沐星那边果然有动静了,不知为何,他的病好了。”
六皇子面色一变:“病好了?我不是让人给他下……”
话说到一半,六皇子就闭上了嘴,随即冷笑一声。
“这个常沐星果然不简单,这么难的病都能治好,可见不像平日里看起来的那般一根筋,想必也是个心机深沉的。”
六皇子怀疑地看着关年。
“你……是不是露出马脚了?让他有了防备心?”
关年满头大汗,连忙道:“殿下,这不可能!下官又没亲自出面,只是在常沐星身边安排了贴身人,但常沐星这些天病了胃口不好,所以这吃食上就……”
“也或许正是因为这样,阴差阳错地躲过了,这些并不足以证明常沐星发现了下官的动作,应当只是巧合,不管怎么样,常沐星的病是好了。”
六皇子眼下显然并不在意常沐星的病是怎么好的,他更在意的是常沐星想找父皇这件事本身。
他脸上闪过一抹不耐烦:“这个常沐星当真是不消停!”
说罢,他看向屋内那些幕僚们,直接问道:“先生们可有什么法子?我在扬州的安排不能出差错,扬州的丝绸利润巨大,老二已经先我一步吃了大头,我不能落下他太多。”
“而且如今我在西北那边的布局已经开了头,往后的花销只会越来越大,所以这扬州丝绸的利润,我怎么着也得分一分。”
“可我接下来的动作不会小,不仅不能让父皇的注意力放在扬州,反倒还得想法子转移父皇的注意力,或者把父皇的眼睛遮起来。”
“但这个常沐星却非要在这个时候不长眼地去父皇面前折腾,算出来的还是关于扬州水灾的事。”
“且不论这水灾是真是假,就算是真的,这件事情也不能让父皇知道,否则我的一切布局都白费了。先生们替我琢磨琢磨,怎么才能破此僵局?”
一众幕僚们你看我,我看你,开始议论起来。
关年见状倒是也想听一听,但六皇子却直接对他挥了挥手:“下去吧。”
关年无奈,便只能退下。
反正他过来传信的事情已经办到,后面的事情用不着他了,只能遗憾地退下,心中却知道六皇子还没有彻底信任他。
“还得再努力呀……”
关年心想,毕竟六皇子如今风头正盛,若是自己再努力些,日后爬的位置才能越高。
关年走后,盏茶功夫,商量着如何应对的幕僚们终于停止了讨论。
其中一个年长些的白胡子老头站了起来,对着六皇子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殿下,这常沐星的决心怕是没那么容易打断,而且他今日若真上了朝,肯定会把这事儿禀报给皇上,阻止怕是来不及了。”
六皇子做事比较简单粗暴,最重要的是眼下在朝中他几乎没有对手——
老二跟白家家主都被禁了足,如今的朝堂或者说是京城,不就是他六皇子横着走吗?
因此他也有些膨胀了。
此刻听手底下幕僚说连一个区区五品钦天监都阻止不了,当即就有些不服气,冷哼一声。
“你的意思是,我连一个常沐星的折子都拦不下来?”
幕僚们也都是人精,那老头赶忙说道:“当然不是!殿下英明神武,实力雄厚,怎么可能连一个五品官的折子都拦不下来?”
“小人的意思是,堵不如疏,既然拦不住,干脆就别拦,咱们从别的地方下手,彻底杜绝常沐星禀报可能带来对扬州的影响。”
六皇子听得不是太明白,那幕僚便露出一个阴恻恻的笑,解释道。
“殿下,你可还记得钦天监前头那个老监正安品元……”
听着幕僚突然提起前头那个老监正,六皇子一脸疑惑。
那幕僚则是快速解释起来:“这钦天监虽说测算星盘、相看天下都是有本事之人,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前头那个安品元就曾算错过天象,给了一个错误的结果,把十年前云州雪灾的事情直接按到了皇上头上,让皇上主动下罪己诏,动摇了民心。”
“皇上从那个时候起就对钦天监的人有所不满,这个忌讳是他们钦天监老前辈犯下的,那安品元也因为这件事情被皇上记恨了许多年。”
“皇上虽然嘴上不说,还大度地把安品元放回去养老,但安品元可不是荣养,是被贬官罢职,这已经表明了皇上的态度。”
六皇子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这个幕僚的意思,冷笑一声。
“知道了,这是要釜底抽薪啊?行,那就照你所说,就这么办。”
……
太和殿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众朝臣恭恭敬敬地齐声对着坐在龙椅上的大周帝行了一礼。
大周帝居高临下,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的臣子们,抬手道:“平身吧。”
臣子们一起起了身。
常沐星站在队列里,但并没有任何想要出列的意思。
宋博城站在更前面一些的地方,余光瞥了瞥常沐星的方向,随即便安心的闭上了嘴。
朝堂之上很是热闹,一如往常地议论起了各种各样的国事。
宋博城则是有些百无聊赖地站着,偶尔跟三皇子视线对上,又若无其事地各自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