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陈光明翻来覆去,半点困意没有。
李松对此事完全不知情。
穷时朋友,富时仇人。
从看到陈光明对自己毫不搭理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开始释怀了。
转眼又是三天。
李松给施工队加了钱。
他们忙的热火朝天,连晚上都没休息。
疯狂忙了三天,红砖大瓦房顺利建成。
一大清早,李松带着张雅慧和妞妞回村子里面检查。
还没进村,张雅慧有些紧张。
“没想到,有一天我竟然也能住上新房?”
旁边的妞妞兴高采烈。
“住新房!住新房!”
小孩子根本不懂这个新房的含金量。
她只知道自己有家了,所以很兴奋。
张雅慧伸手摸了摸妞妞的脑袋。
“这个新房是你二叔盖的,等你长大了,你也要学会孝敬你二叔。”
妞妞点了点头。
“我会孝敬二叔的。”
车里充满欢声笑语。
没过多久,李松的车稳稳停在了村子的北边。
等他来到家门口时,家门口已经挤满了人。
一群村民正指着红砖大瓦房指指点点。
看到李松的车回来,几个大妈大爷赶紧笑着凑到车门前。
“小松啊!没想到你家的房子这么快就建好了!”
“这房子建的真漂亮!我看着里面的家具都装好了!”
“纵观咱们整个村,估计也找不出第二个比你家更好看的了!”
包工头已经在原地等待。
他赶紧挤到了车门前。
给李松拉开车门之后,他笑的一脸讨好。
“李老板,咱们这边可是加班加点给你干的,里面的家具也都安排好了,你看看还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吗?”
李松带着张雅慧和妞妞一起下车。
三人一起来到新家门口。
面前是一扇大铁门。
铁门被喷成大红色,看上去很气派。
打开铁门,里面的院子被规划的蒸蒸有条。
正北方是三间红砖大瓦房,主屋的窗户很大,阳光正透过窗户照射进去。
左右两边各有三间小房。
这三间小房规划整齐,让人看着赏心悦目。
包工头带着李松和张雅慧参观。
进入正屋,张雅慧突然鼻子一酸。
她下意识的低下头,眼泪却不自觉的滑落。
“大嫂!”
看着她的样子,李松心里面也有些不舒服。
他伸手在包里掏出纸巾。
“从现在开始,这就是咱们的新家了,你得感觉到高兴才对。”
身边的妞妞乖巧的抱着张雅慧的腿。
张雅慧接过纸巾,狠狠把眼泪一擦。
“你说的对!咱们有家了,我们应该高兴。”
把房子转了一圈,李松走到车边。
他从车里拿出一鞭鞭炮。
所有村民都在旁边围着看。
张雅慧和妞妞也站在一旁。
李松点燃鞭炮。
张雅慧下意识捂住了妞妞的耳朵。
噼里啪啦的声音中,李松心中闪过一丝欣慰。
挣钱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吗?
从此刻开始,再也别想有人欺负张雅慧和妞妞。
鞭炮放完,周围的那些大爷大妈也都纷纷围了上来。
他们对李松赞不绝口。
“小松!你可真是好样的!”
“我从小就知道你肯定不是一般人,现在果然是有出息了。”
“你是咱们村里唯一的大学生,现在又成了大老板,以后肯定前途无量。”
在众人的祝贺声中,李松带着张雅慧和妞妞进了家门。
当天中午,他特地让刘二从腾龙会所给自己搬了一桌大餐。
吃饭的过程中,张雅慧几度想要落泪。
李松给她夹肉。
“大嫂,以后这就是你和妞妞的家。”
他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院子,脸上难掩激动。
“咱们家处于村子北边,距离城镇也近,以后你去腾龙会所上班就骑着院子里的那辆二八大杠,妞妞不是在育儿班吗?你可以上班之前先把妞妞送到育儿班。”
他已经计算过,张雅慧去上班的路上刚好可以送妞妞。
张雅慧感动不已。
“小松,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激你。”
李松朝她摇摇头。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从现在开始,我就只有你和妞妞两个亲人。”
现如今,妞妞在育儿班上学,张雅慧则是在腾龙会所当会计。
他特地叮嘱刘二,给张雅慧的工资不算低。
以后有了工资,张雅慧心里也能舒坦一些。
当天晚上,三人在新家睡觉。
转眼之间,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过去。
海城。
马毅一直在努力发展中转站业务。
他有想法又肯吃苦,再加上李松给的钱充足,所以中转站业务干的有声有色。
这天早上,马毅用bb机呼李松。
接通之后,里面传来马毅喜气洋洋的声音。
“李老板,海城这边的人都挺配合的,我已经成功拿下了两个中转站。”
李松顿时大喜。
“好好好!我就知道你肯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他乐呵呵的点头。
“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干!要是缺钱了就直接跟我说,咱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先占据市场,只要市场占下了,这个生意就没人能抢。”
他还特地叮嘱。
“千万别怕浪费钱,打点人情什么的都需要钱,没钱了就给我药,别老是学那些二流子一样抠抠搜搜的!”
马毅满口答应。
“你就放心吧,没钱了我肯定会吱声,不过咱们也不能高兴的太早!”
虽然已经拿下两个中转站,可这两个中转站里面存放的都是超市的必需品。
马毅一直在努力,却无法突破两个中转站的上限。
眼下,他又突然叹了一口气。
“李老板!我觉得咱们之前的想法有可能没办法实现,虽然现在手里已经有了两个中转站,可这两个中转站存放的都是超市的必需品,我感觉这就已经是上限了。”
不等他说完,李松眉头微皱。
“别自暴自弃!”
他摇了摇头。
“中转站是有着巨大的市场和潜力的,而且绝对可以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你之所以觉得两个超市必需品中转站就已经是上限,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摸清楚其他行业的规则。”
每个行业的规则不同,需要介绍的东西自然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