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
往后的一段时间里,高远还是没想到该创作点什么。
利用这段平静的时光,他倒是没少去钓鱼。
隔三岔五自己去,到了周末就拉上立伟哥一起去。
老爸也跟着去了两次,每次收获都不小。
高远也见过李红军等人几次,彼此之间越聊越亲热,关系也突飞猛进地发展着。
但高远没再见过肖卫红,问李红军,李红军也说有日子没见过她了。
这让高远有点看不透这姑娘了。
就在他沉浸在钓鱼、休息,闲来无事给老爸、小姑做做饭,给大伯送送饭的这段美好时光里时,高考语文阅卷组的各位老师们却在为两篇高考作文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这两篇作文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但内容却是截然不同的。
一个是描写知青岁月的,一个是描写高考备战的。
老师们争议的点也在这里。
“首先不能否认的是,这两篇文章都很优秀。”语文阅卷组组长赵培杰说道。
“文笔出色,言之有物。刘学红同学这篇作文,联系生活实际,描写了她在农村的生活,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农民群众的真实情况。
我认为,刘同学这篇作文是符合《人民x报》的刊登标准的。”沈老师说道。
“我不同意沈老师的意见,当然,我也不是说刘同学这篇作文不够好,我只是觉得大家对于‘好’的评判标准始终没有统一起来。
高远同学这篇作文不优秀吗?
我觉得特别优秀,他站在了一名应届毕业生的角度去描写如何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如何在得知高考恢复后的消息后刻苦复习。
这给广大考生带来一个非常积极、正面的模范带头作用。
让考生们知道,知识是能够改变命运的。
不夸张地说,作为应届毕业生,高远同学在学习上的努力,对知识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完全有资格成为广大考生中的标杆人物。
并且你们看他的遣词造句,没觉得很有层次感吗?”李老师抖着高远的试卷义正言辞。
其余各位阅卷老师开始交头接耳。
赵培杰深深叹了声气,沈老师和李老师已经争执了小二十分钟了,沈老师是挺刘派,李老师是挺高派,观点相左,谁也说服不了谁。
都是《人民x报》闹的。
好么秧地,你们选什么优秀作文,登什么报纸啊?
这不是故意给阅卷工作增加难度么。
赵培杰心里有意见,却也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去。
可以想见,刘学红和高远,无论哪位同学的作文被《人民x报》刊载了,必有一人会得到巨大的社会关注度和热度。
在这个大家把荣誉看得比天大的年代中,一个学子写的作文被报纸刊登了,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获得了荣誉那么简单,那真就是改变命运了。
见老师们还在辩论,赵培杰脑瓜子嗡嗡响,他似乎下定了决心,一拍桌子说道:“都别争了,再争论下去也没个结果。这样吧,把这两篇作文都推荐给《人民x报》编辑部,至于他们采用哪篇,让他们自个儿决定去!”
沈老师哼了一声,说道:“您可真会和稀泥!”
赵培杰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不会说话就闭上你那张嘴!
李老师笑着说:“说不定两篇都会被采用呢。赵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这两篇作文,我们如何打分啊?”
赵培杰淡淡地说道:“都给99分吧。”
大家都认可地点点头。
实在是这两篇作文的质量太难分高下,难以取舍了。
平衡大法,在这一刻露出狰狞。
三天后就是元旦佳节。
这天中午,高跃民蹬着28大杠,带着张雪梅兴冲冲回到了家。
老妈手里拿着张《人民x报》,一进院子就大声喊道:“远子,小远子,你的高考作文上报纸啦!你在屋没啊?”
这一嗓子,把刘前进两口子都从屋里喊了出来。
刘婶走上前,问道:“雪梅你刚才说什么?谁的作文上报纸了?”
张雪梅眉开眼笑道:“还能有谁,我家小远呗。”
说着,她把报纸翻开,送到刘婶眼前,又道:“看见没,就这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名字是高远,小远写的作文被《人民x报》全文刊登。
能上《人民x报》的高考生,迄今为止全国也才有两个啊。”
刘婶看了眼,一个字儿都不认识,还给张雪梅添堵道:“不会是重名的吧?”
张雪梅真想踹她一脚,好心情全被这个老刁婆破坏了。
她把报纸收起来,瞪老刁婆一眼,气呼呼说道:“不会说话就闭上你这张臭嘴!也别用怀疑一切的态度给我添恶心!
你以为我家远子像你家老二似的不学无术,就知道钻女人的裤裆啊?
我家远子优秀着呢!
明跟你说,这张报纸是报社编辑部的同志亲自送到孩儿他爸单位里去的,高考阅卷组的老师们也证实了,这篇作文就是我家远子写的。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算了,我也懒得跟你计较了!
差点儿忘了,你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这报纸,给你看了也白看!”
刘婶被张雪梅这番机关枪一般的话气得脸通红。
刘前进低声说了句:“老高家的,这话说得过分了。”
张雪梅冷哼了一声,懒得理他。
支好自行车的高跃民板着脸大声说道:“雪梅,你跟两个文盲有啥好显摆的,赶紧回屋里来。”
这时候,高远也打着哈欠推开门走出来。
他刚好听到了老妈那番话。
高远乐了,之前没瞧出来,老妈有点戏精人格啊。
自己这嘴皮子不饶人的性格,百分百是随了老妈。
张雪梅又狠狠瞪了刘婶一眼,裹了裹大衣,转身走到屋门前。
一见大儿砸,张雪梅就乐不可支了,“小远,好样的!这回你可真给妈争脸了!”
高远抱住老妈,心如止水,脸上却阳光灿烂,道:“基本操作罢了,不至于这么大惊小怪的哈,哎呀您浑身都冻透了,咱回屋说,屋里暖和。”
一家三口掀开棉门帘子,进了屋。
高远给父母倒了两杯热水递到二老手中。
张雪梅把搪瓷缸子接过来放在桌子上,又展开报纸让儿砸看一眼,骄傲地说道:“我儿厉害了,作文都能上《人民x报》了。你不知道啊,你爸一上班,报社的编辑就找了过去,把报纸给你爸看了后,你爸都傻眼了。
一个劲儿问人家,这真是我儿子写的?
见你爸不信,那编辑就拿出了高考语文阅卷组的推荐信。
信上面有你的姓名,高考报名号和报考科目,你爸看了后才确信这作文是你写的。
你爸给我在的村子支部打了电话后,我就着急忙慌回来了。
混小子,你是咱家第一个被报纸刊登文章的人,爸妈给你庆庆功。”
高远咧着大嘴喜不自胜。
“好小子,不错!”高跃民喝了口开水,放下杯子后拍着高远的胳膊,笑容满面道:“我再跟你透露个好消息,今儿一上午,找我的人就没断过,北大、清华、人大,还有明珠市的复旦,津城市的南开,都给我打来电话,邀请你去他们学校就读本科。
北大和清华招生办的老师还特意找上了门,让爸回来做你的思想工作呢。
虽说这年头上大学不用自个儿掏钱,但两位老师都给了承诺,正式复课的十六个专业随你挑。
还有啊,我们学院党委书记知道你的成绩后,也厚着脸皮让我问你,愿不愿意去钢铁学院就读?
爸当场就给他拒了!
做什么美梦呢?我儿子可是北大清华都在争取的对象,你一个钢铁学院,怎么配得上我儿子的才学啊?
儿砸,爸从来没感觉到如此的扬眉吐气。
就像你妈说的,你给爸妈争大面子啦!”
别说重生后了,上辈子高远也没听父母一口气说过这么多话啊。
看着父母兴高采烈的样子,高远也有点激动,重生一次,还有什么比让父母开心更重要的呢?
答案是:没有了。
一手挽着父亲,一手挽着母亲,高远笑着问道:“这么说,我是今年的高考状元?”
高跃民点点头,笑道:“清华北大两所高校的老师都证实过了,你今年的高考成绩总分是387分,是当之无愧的京城市高考状元。
并且你也开了高校录取的先河,要知道,之前,报哪所大学,分数线达标后就得上哪所大学。
你小子成绩一出来,立刻成各大高校竞相争取的香饽饽了。
这是前所未有的。”
“高考前我就跟您说嘛,您可别小看您儿砸,我虽说调皮捣蛋了些,但我聪明啊,我稍微学学,就比其他埋头苦读的同学们强。”高远大言不惭。
“对,我儿子最聪明了。你这高考成绩一出来,连你爸都跟着沾光了,今天上午学院领导正式找你爸谈过话了,让你爸明天一早就回学院里报到,并且正式邀请你爸参与到考生录取的工作中去。”张雪梅又放出一颗卫星来。
还没等高远对老爸表示祝贺,从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爸、妈、小远,你们在家吗?”
高远听到声音,心里一哆嗦,噔噔噔跑过去,开了门,挑起门帘子,一瞧,热泪盈眶:“姐,你可算是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