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酒,喝到八九点钟。
几个小菜连带着面条,早被造的干干净净。
林平安跟这几个吹牛打屁的家伙打了声招呼,早点回去休息了。
你们没家没业的,劳资可是有媳妇的,不能耽误了“系统大业”。
又是忙碌的一宿。
翌日。
何雨水一早就把早饭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小米粥配上自己调的小凉菜,还有蒸的白面馒头,美滋滋。
沈清晚则有些不好意思,都怪自己起晚了,竟然让人家小姑娘给自己一大家子做早饭。
沈清雪则顶着黑眼圈,还在补觉呢。
总结一句话就是,旁观的比下场的还累。
这也不能怪林平安和沈清晚,主要是后打的隔断,隔音自然差了点。
“雨水,真是不好意思啊,姐姐睡过头了,让你一个人操持早饭。”
“清晚姐姐,咱们是一家人,那就别客气了啊,再说我现在好像对做饭很感兴趣,也有了些特别的心得,等我开学后,再做菜的机会就少了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林平安不由的想到,雨水这小丫头不会觉醒了厨艺技能吧。
要是这样的话,自己可算是淘着宝了。
“明天就是周末了,清晚姐你们回清水河么?”
“回去吧,爷爷奶奶都在那里,笼子里还养着一些野鸡和兔子,不能老让慧芳嫂子照顾啊。”
“那能带我过去么,我也想去看看啊。”
见沈清晚看向自己,林平安则主动表态,“没有问题,你也有自行车,到时候咱们一起去就行了,我给你准备一顿烧烤大餐。”
“那太好了啊,我趁白天磨点香料,等烤肉时用。”
果然是小厨娘,林平安心里更加的满意了。
本来林平安是不用去厂里的,只是今天跟丁然这毛丫头约好了去厂里做回访,不想去也得去了。
林平安和沈清雪一人推辆新自行车出门,羡煞了一起出门上班的傻柱和贾东旭。
现在想买新自行车可不容易,他俩就算有钱,也搞不来自行车票。
除非去鸽子市里面淘换,那花费可就多了,左右思量一下,就又不舍得了。
“傻柱,你们昨天搞聚会怎么不叫我了?”
“这不是看你家老妈进去,孩子住院的,哪敢再劳烦你啊。”
贾东旭本来心里就不痛快,昨天知道几个人在傻柱家里喝酒,他就也想掺和一脚,奈何人家没有请他,也不好意思过去。
现在听傻柱这么一说,又把伤疤给揭开了,刚恢复了一点心情顿时阴云密布起来。
去轧钢厂的路上,林平安离老远就看到前面有人牵了只羊。
仔细一瞅,还是同为轧钢厂采购员的刘三胖,心里一盘算就有了主意。
“三哥,有大收获呀。”
“昨天我去了趟密云,运气好就收着了,可是花了我的血本啊。”
林平安让沈清雪先去厂里,自己给刘三胖点了一支烟,然后拉着他躲进了一个胡同口里。
雨水要弄烤肉,这不是现成的材料嘛。
自己空间里,还有不少的兔子和野鸡,大不了拿来换一下就行了。
“三哥,你知道我是乡下的,我村里想让我淘换点牛羊牲口,这一时还没有着落,你看你这羊,我掏钱买了如何?”
见三胖子左右为难,林平安接着说道:“三哥是不是担心厂里的任务,那这样,你这只羊大概六七十斤重,我拿10只野鸡和10只野兔跟你换,这些加一起足有七八十斤了,你甚至可以留下一些,等下个月再上交啊。”
“我再额外给三哥10块钱辛苦钱,你看咋样?”
“行,就这么办,都说平安兄弟讲义气,我看一点不假啊。”
这交易看似三胖子占了点便宜,但是现在人不讲究野味,鸡肉和兔肉是比不上羊肉的,那10块钱就是补偿了。
让三胖子在这等着,林平安出去转了一圈,找了个合适的地点就把野鸡野兔带了过来。
林平安得了自己想要的羊肉,刘三胖也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收购任务,两全其美。
看时间差不多了,林平安赶紧往轧钢厂赶去。
厂领导办公室前,杨厂长和几位副厂长亲自迎接,李怀德悄声对林平安说道:
“兄弟这事办的漂亮,给咱厂里长脸了。”
“这不全凭领导带的好嘛。”
“得了,你小子别唱高调,我还不知道你么。”
林平安嘿嘿一笑,心说丁然这毛丫头弄的形势挺大,恐怕来的不光是她自己了。
果不其然,在等了片刻后,一辆吉普车驶来,除了丁然以外,还从车里面下来两个中年老登。
杨厂长抢先一步,上前握手:“刘局长、路主编,还有丁处长,欢迎欢迎啊。”
“杨厂长客气了,怎么还劳烦你们亲自下来呢。”
“应该的,应该的。”
左右客套一番,一行人这才进了行政楼里面的会议室。
大领导在前面,回访的主角林平安和丁然则猫在后面,偷偷的私语起来,“可以啊,丁大女侠,弄的场面不小。”
“这还不是为了给你撑场子,你当领导们都很闲啊。”
“有这个必要么?”
“很有必要,看来林大家的行政敏感性很低呀,就这机会,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呢。”
沾着丁然的光,林平安头一次坐在了会议室的前排。
额,准确的说,是头一次坐进了厂领导会议室,以前的林平安压根就没机会进来。
在听了杨厂长的开场白后,林平安这才知道来人是宣传部文艺局的局长刘学礼,还有种花青年报的主编路程。
前者是妥妥的厅局级干部,后者也是正处级的,怪不得老杨亲自去迎接呢。
会议室谈的都是大方向,比如部里现在很重视工人厂矿的宣传工作,报社也需要一些工人方面的投稿。
这场面也是杨厂长所擅长和喜欢的,不多时就把场面事做的妥妥当当的。
至于作为正事的回访工作,自然就放在会后了。
眼见谈的差不多了,杨厂长就邀请刘学礼参观下厂里的生产工作,没想到对方早就有了打算。
只不过选的不是去车间,而是厂里新设的广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