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战术穿插,
简单点理解,便是穿过地方阵地,插入敌后,强行分割地方大军。
将一万人,分割成十个一千人,在集中优势火力,一个又一个的将其拔掉。
这乃是霍延年在军校时候的必修课之一。
那些教官们虽然很推崇火力覆盖的招数。
甚至就连秦墨也是无比推崇火力覆盖,主张能用炮火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
但要知道,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火力覆盖的。
后勤,是军队最为致命的问题,尤其是在今天这个道路都没有铺满全国的时代。
运送物资,是一个难题。
但有时候战情就是军令,不可能等着你准备好。
所以,战术穿插这一理念,是每一个军官都必须要学习的课程。
为的就是要在极端的条件下,依旧保持着军队的超高战斗力。
两千五百人打三万人,能不能打?
能打!而且还能将其全歼!
这不仅仅是装备的代差,还有战术理念的代差,以及军队信念的代差。
战术穿插,分割敌人。
看起来很简单的八个字,但放眼古今,几乎没有部队敢这样做。
大规模的军队对决,只需要每隔几百米的地方,布置一支军队,就能有效的阻止敌军的前进。
那些攻城战,围城战等也是如此。
一座城池摆在那里,就可以阻拦住敌军前进的脚步。
如果说,敌军的主要目的地是城池后方的地区,那为何不直接放弃攻城,选择绕过城池呢?
反而是选择在城池下死磕,不拔掉这个点,绝不进军。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害怕被切断后勤。
防守方只需要死守这座城池,就能形成辐射四周的无形的铜墙铁壁。
一个小队的阵地能够辐射四周几百米。
一个军营能够控制方圆几里。
一个城池,能够控制方圆几十里。
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没有人敢绕开这些点,不然,防守方只需要直接切断后勤。
一支军队基本上就成了被包围的羊!
大军尚且如此,更何况小股部队冲入敌后分割敌人呢?
那简直就和送死没什么区别。
这也是古往今来,从来没有将领敢这样玩的原因。
霍延年当时在军校学到战术穿插战术的时候,也是满心的震撼与不相信。
可随着他不断的研究,钻研,逐渐发现了战术穿插的恐怖之处。
两千五百人打三万人,怎么打?
答案只有一个,将两千五百人打散,分成多股小股部队,
如同无数把利剑一般,从各个角度插入地方阵地,肆意的分割敌方的三万大军。
一旦成功,敌军所有的防御即刻失效。
到处都是漏洞。
分割成型之后,我方军队即刻聚拢,局势就会彻底反转。
人数多的反而成了少数,人数少的反而聚拢成了多数。
以优势打劣势,以人多打人少,再加上武器装备的代差。
这完全就是在纯虐敌人。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
第一,机动性。
这一点,国防军的战士完全不成问题。
猫猫车开路,两挺机枪架在猫猫车上,就成了一个可移动的生命收割堡垒,紧接着士兵跟着冲锋,没了繁重的甲胄与长枪的影响,士兵的机动性将会发挥到巅峰。
更何况,国防军的每一个军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系统性训练的,在速度方面,完全不虚这个时代的任何士兵。
而且,国防军的每一名士兵都学会了三三制的作战方式。
三人一组,三把枪,能够防御住四面八方的敌人围攻。
第二,纪律性。
这点也是重中之重,士兵要绝对保证按照计划执行。
不然,人都不知道往哪里穿插,那还穿什么?
第三,绝对的信仰,以及不怕死的精神,还有必胜的决心!
这才是重中之重,战术再好,也需要人去执行。
人去执行,就容易出现纰漏。
人是怕死的,没有信仰的军队,宛如一盘散沙。
他们不知道为何而战,在生与死的抉择之中,会本能的选择生。
向死而生,不是谁都有的勇气。
秦墨一直都在推行军队信仰化。
他一直都在告诉士兵们,他们是为了什么在奋斗。
也一直在为士兵们扫盲,组织士兵们学习,识字。
这些都能体现在战斗力之上。
一个士兵,开了民智,有了思想,更有了信仰。
那么,他就是战无不胜!
所以,全天下只有国防军敢用这一招,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可动摇之信仰。
皆有牺牲一切之决心!
霍延年有了决断之后,立即派遣侦察兵前去勘察地方驻军地的情况。
地形,人数,军营布置等。
今天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将这三万人全部吃掉。
并且,已经开始思考具体的战术。
这个时代,没有即时通讯是一个硬伤。
听军工厂的那些人说,上头已经在搞一种名叫电台的东西,相信很快就能用上。
到时候,国防军的情报传递速度将会对这个时代的军队形成碾压之势。
不过,现在没有也没关系。
对方仅仅只有三万人,不算太多,只需要计划布置的详细一些。
命令下达的具体一些即可。
夜晚降临。
河岸边传来了密集的脚步声。
被绑在柱子上昏昏欲睡的袁启抬起头来。
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行动整齐划一的部队。
少说也有两千多人。
这还是袁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察这支军队。
他们每一个人真的没有任何甲胄,穿着得体的军装,轻便,且不失风度。
每个人都手持着那种可怕的武器。
也不知道炎国到底是哪里搞来如此恐怖的东西。
他们的军队,和炎国的军队,完全不在一条线上。
无论是从装备,思想,还是气质。
袁启承认,这支军队真的很不一样。
“报告团长,部队已经到达指定位置,请指示!”副团长来到霍延年的面前敬了个军礼。
霍延年背负着双手,点了点头。
看向这些面容坚毅的士兵们,高声说道:“虽然这样很残酷。”
“但我们发现了敌军的聚集地,我打算趁着夜色给他们来一波大的。”
“所以,刚刚长途跋涉的你们,估计只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时间一到,我们即刻出发,投入新的战争之中!”
“敌军人数大约三万人!你们怕吗?!”霍延年高声说道。
“不怕!!!”顿时,士兵们的回应同样震耳欲聋!
没有半分恐惧,甚至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按耐不住的战意。
被绑在一边的袁启差点吓尿了!
这帮人刚刚说什么?
新的战争?敌军三万人?!
这附近只有一个三万人的七国联军。
他们要干嘛?
两千五百人冲三万人的阵地?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