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初夏的深夜,港岛的天空暴雨如注,寂静的街道上已没有了行人,位于铜锣湾一栋废弃厂房改成的地下拳馆里却是人声鼎沸。
围在拳击台四周的人,目光都紧锁台上搏杀的两人。
一个二十岁左右、身型修长、肌肉却十分紧实的拳手占据了上风。他的动作敏捷,拳风彪悍,引得台下买了注码的赌客议论纷纷。
“这后生仔什么来路?拳脚这么厉害。”
“这小子是铁打的吗?老子不信邪这一场没有买他,现在后悔死了。”
“这么年轻,打了九场,一场没输,真牛逼。”
“肖浩,九龙城寨康拐子的徒弟,刚入行一个月。”一个双臂纹身的小青年叼着烟,语气笃定,“这场也没悬念,十场全胜稳了。”
二楼贵宾包间里,戴着墨镜的拳馆老板胜哥,手里夹着雪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楼下的拳击台。
比赛结束,他冷冷地招了招手,身后的管事立刻弯腰凑近。
“还是拿不下他?”胜哥问。
管事轻轻摇了摇头:“我给出了天价,他还是拒绝,来这里打黑拳只是为了接触到道上的人,打听他师妹的下落。”
胜哥眯起眼,再次看向台上被裁判举起单手的肖浩,沉吟片刻:“把他要找的女孩地址给他。”
管事犹豫道:“胜哥,他像着了魔似的寻找师妹,这样的身手不能小觑,万一惹出麻烦……”
“麻烦?”胜哥冷笑了一声,“别人给钱,我们只负责运输,又没参与买卖。他要找麻烦,也找不上我们。”
说到这里,他抽了一口雪茄,继续道:“结账时,加一倍的酬金连同地址一起给他,留个人情。如果他敢去那个地方,还能活着回来,或许能为我所用。如果不敢去,再好的身手,也不过是个打手的料,死不足惜。”
管事点头,目送胜哥在一群保镖地拥簇下离开,随后走到肖浩面前,一手捏着纸条,一手握着一叠港币:“左手是你要找的人的去向,右手是今天的酬金,而且是双倍,选吧。”
肖浩眼中闪过急切,毫不犹豫抓向纸条。展开一看,上面就六个字:东南亚,边水城。
他浑身一僵,仿佛被抽空了力气,跌坐在地上。
过了片刻,他猛地抬头怒视着管事,从牙缝里挤出:“是谁把她骗去了那里?”
管事冷冷地摇了摇头:“消息是从一个蛇头那儿买的,绝对可靠。那人已经不在港岛。”
肖浩五岁时,父母因车祸去世,邻居开武馆的康伯收养了他。
康伯念及肖家只剩肖浩这根独苗,没让他改姓,一直以师徒相称,避开“养子”这个尴尬的身份,以免他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
康婉瑜是康伯的女儿,九龙城寨的一枝花。师母难产去世后,她成了康伯的掌上明珠,也是孤儿肖浩青梅竹马的亲人。
三个月前,康婉瑜十八岁生日,康伯在九龙城寨唯一一家酒楼定了一桌酒席给女儿庆生,饭点已过,却迟迟等不到肖浩。
康婉瑜心急出门去寻找,这一去就人间蒸发,彻底失去了踪迹。
肖浩深感自责,辞掉了钟表行学徒工作,全力追查师妹的消息,足迹踏遍了港岛每一个角落,现在终于有了消息,可是,这个消息却将他推向了更深的绝望。
他虽从未走出过港岛,但是对东南亚“边水城”这个地方如雷贯耳,知道千里之外那个以罂粟闻名、充斥着罪恶与死亡的黑暗之城。
他攥紧纸条,知道从管事这里也问不出更多的信息,只得落寞地走出拳馆。
暴雨中,他的背影孤绝而沉重,一路冒雨走回九龙城寨的家。
自从康婉瑜失踪,这个家便失去了烟火气。康伯既担心女儿,又害怕面对肖浩自责的目光,近几个月一直吃住在武馆,很少回家。
肖浩不敢想象,康婉瑜身处罂粟泛滥的边水会是什么处境,甚至是否还活着。经过一夜挣扎,他决定赌一把,独闯边水。若是遭遇不测,也算解脱了。
清晨,他将打黑拳挣的钱分成三份,两份连同告别信轻轻放在桌上。
这一去,或许再无归期,但他别无选择。信中也就简单几句话:“老头,浩儿不孝,我去找傻妞了。若一去不回,望您保重。”
他的目光留在墙上一家三口的合影上,看到康伯和康婉瑜灿烂的笑容,一直隐忍着眼泪瞬间喷涌而出,好似生死离别一般,“扑通”一声跪在合影前,“咚咚咚”地猛磕了三个响头,然后站起身来,恋恋不舍地环顾了一眼,毅然决然走出这个承载了他全部温情和牵挂的家。
七日之后,肖浩历经飞机、轮船、汽车和步行,出现在距离边水最近的三不管地带——勐邦口岸。
当他背着双肩包,走出竹片和稻草搭建的简陋口岸,揽客的司机看到他的穿着打扮,好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下把他包围起来。
他的衣着极为简朴,一件洗得发白的t恤,配上廉价的破洞水磨牛仔裤。历经数日的颠沛流离,面容也十分憔悴。然而,站在那群身着短衣、纱笼的司机中间,他依然显得与众不同,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纱笼—筒裙样式,当地男女都穿的一种服饰。)
他知道这些司机是在揽客,但听不懂他们叽哩哇啦说的什么,只能用带有浓郁港腔的普通话问道:“去边水多少钱。”
司机们听到边水这个地名,犹如那里是人间地狱一般,一窝蜂马上散去。
虽然来这里之前,他已知这一次征程充满凶险,可没想到仅仅“边水”二字,竟能让这些揽客的土族也如此惊慌失措。
还没到边水,但边水的危险气息已经扑面而来,使他沉重的心情又增添了几分焦虑。
一连问了数人,都像躲瘟疫一样躲着他。
他垂头丧气地来到一棵棕榈树旁坐下,无助地望着天空,叹息了一声,喃喃自语道:“婉瑜,你这个傻妞到底在哪里啊?”
正当他沉浸在愧疚的回忆中,一位五十多岁、打着赤脚的老头来到他身边,用蹩脚的普通话开口道:“你是不是来背货的?”
肖浩抬头望着这个晒得黑黑的老头,满脸疑惑:“什么是背货?”
看到肖浩懵懵懂懂的样子,老头转瞬间满面谄媚,一副大生意上门的样子。
“这里没车到边水,只能到边山,那里也是边水地界,距边水城只有十来公里路,你给二十美元,我带你去坐车的地方。”
人生地不熟,只能赌运气,肖浩不情不愿地掏出二十美元递给老头。
左拐右拐,不多时,他便坐上一辆没有车标,车身满是弹孔的中巴车。
车子启动,穿梭于热带丛林中,给闷热的车厢带来一丝凉意,一路颠簸到接近傍晚,终于抵达边山,此时车里只剩肖浩和两个精壮中年人。
边山村位于两座山的山坳里,一条湍急的小河将村庄分为两段,一座木质结构的小桥连接着两岸。
两岸的村舍沿河而建,藏匿在茂密的植被中,好像一个世外桃源,与来时满身弹孔的中巴车和路途中看到那些残垣断壁的战争痕迹,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肖浩在村庄里转了一圈,既无旅店,也无餐馆。最后,他走到桥头坐下,思索着如何解决今晚的吃住问题。
正在这时,同车的两个男人手持木棍,一前一后逼近。其中一人用棍子指着他的头,冷声道:“外地佬,把钱全交出来,今天就饶你一命。”
肖浩眼神一冷,余光一扫,发现除了面前这个魁梧的男人,身后只有一人。
他猛然一个扫堂腿,夺过面前男人的木棍,侧身躲开身后男人的袭击。趁对方因用力过猛而前倾的瞬间,反手一拳直击对方面门,紧接着一脚踹向身前男人的腹部。
两人痛苦倒地,见肖浩身手敏捷,显然不是普通人,顿时惊慌失措,开始大声呼救起来。
肖浩虽然听不懂他们喊什么,但从表情上判断应该是在叫人,于是赶紧转身跑路。
刚跑到桥中间,就见桥两端已经被两伙手拿农具、猎枪的村民拦住了退路。
逃跑的路已经被堵死,走投无路的肖浩眼角瞄了一眼桥下,目测有二十多米高,管它危险不危险,现在就这么一条路了!
于是,他纵身一跃跳进河里。
高度的危险还是次要,湍急的河流中,隐藏于水下尖锐如夺命利刃的石头,才是最大的威胁,再好的游泳技术,在这样的河道里也危机重重。
刚入水,肖浩的头就磕到一块石头上,身体其他部位也有不同程度的划伤。
他忍着剧痛顺着水流游了好长一段,除了头上的伤势,身体其他部位的痛感也在持续加强,加上一天没有吃东西身体比较虚弱,他的意识已经逐渐模糊,才抓住一棵倒在河里的树干用尽全力爬上岸,浮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茂密的热带森林。
他在河滩匍匐了好一会,确定没有追兵,才爬起身来靠在一棵大树上,摸了摸后脑勺,只感觉手心里黏糊糊的,其他部位的伤口也在流血。
他从包里翻出来一件半新旧的短袖,撕成布条简单包扎,然后翻看了包里的美金还在,才长舒了一口气。考虑起该如何离开这个风景秀丽却充满险恶的地方。
由于失血过多,想着想着就闭上了眼睛,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凄惨地呼喊着“救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