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和周汤微微眯起眼睛,眉毛轻挑。
没有动用一兵一卒,便使得东瀛臣服,为大胤又添了一个属国!
这样的丰功伟绩,无疑会让赵铮的声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若再加上朝廷进一步的嘉奖,恐怕他日后的行动将会更加难以掌控。
说不定,在接下来的封王仪式上,他还能占据更多的主动……
相比之下,罗昶与楚遂良倒是显得格外从容不迫,缓缓地抚摸着胡须,静静注视着赵铮。
他们眼中满是对他的赞赏之情。
今天赵铮的表现,着实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从此刻起,那位一度被认为是平庸无能的七皇子,已经成为了一位对国家有卓越贡献的人。
实际上,如今的大胤正因他而荣耀。
赵铮察觉到了群臣的目光,暗中瞥向御座上的赵祯。
皇帝父亲究竟是真心想要褒奖他呢?
或者还有别的深意?
不如借此机会要求立太子的地位呢?
这样一来,宫里应该没有人再敢欺负他和他的母妃了。
不过转念间,赵铮便打消了这个想法。
虽然强大地位确实令人向往,但如果缺少坚实的基础作为支撑的话,盲目争取高位只会带来危险。
鉴于目前个人力量尚显薄弱的情况,还是不要急于求成,需要脚踏实地、稳步前行才行……
“启禀父皇,孩儿唯愿尽忠职守,此前震慑东瀛之举皆出于弘扬我大胤之威严,并未考虑过求取私利!”
“怎敢妄想获得任何封赏?”
心中这样想着,赵铮上前一步,表情认真而坚定,话语诚恳真挚。
“只盼望父皇能够感受到我的诚意,那对我来说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为了增强效果,赵铮用力揉了几下眼睛,试图挤出几滴泪珠。
面对赵铮的话语,李牧的嘴角不由得略微抽搐了一下。
所谓的为国家效力?根本就是得了便宜还摆出一副谦逊姿态罢了!
“吾儿建立了如此赫赫战功,寡人自然应当给予奖赏。”
赵祯似乎对此略感惊讶,抬眼看去,眼里藏着几分好奇之意。
“好吧!”
叹息了一声后,赵铮整了整袖子,再一次深深地朝赵祯鞠躬行礼。
“近日来,在禁卫军中勤练不懈,共同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
“今日能够战胜东瀛,全仰仗那些愿意同我并肩作战的勇士们!”
“假如陛下要授予奖赏的话,请允许我把这些英勇战士留在身边,继续带领他们保卫家国!”
见赵铮说话时语气恳切无比,李牧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很明显,赵铮正在设法让皇帝将五百名精锐士兵赐予自己指挥。
尽管数量并不多,但根据刚才他们的表现来看,战斗力足以傲视整个军旅。
倘若赵铮获得了这批人马的支持,那么在未来对抗过程中将会成为一大麻烦。
“殿下万万不可再提此言!”
李牧立刻站了出来,以严肃口吻劝说道。
“嗯?”
闻言,赵铮微挑眉毛问。
“为什么不可以?”
面对疑问,李牧似乎带着几分无奈解释道:
“您身居京都心脏地带,生活在金碧辉煌之中,怎能轻易涉猎军队事务?”
“况且您贵为金枝玉叶,本已受众多士兵保护,实则无需再多增贴身侍卫了。”
他说得头头是道,仿佛完全是在为赵铮的安全着想。
“若殿下率领这五百名禁军士兵,恐怕会引起居心不良者的非议!”
“恳请殿下不要提及此事!”
赵铮瞥了一眼李牧,这位老人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阻止他掌管兵马罢了。
那我就偏偏不顺你的心意。
“太师过于担忧了!”
“这是陛下的恩典,我念及袍泽之情,恳求陛下,允许我和他们共同为国家效力,光明正大!”
说到这里,赵铮微微眯起双眼,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若有议论之人,必定是有不轨之心的叛徒,当诛之!”
见状,李牧目光凝重,不由自主地望向身后。
周汤毫不犹豫,叹了口气走出来。
“唉,殿下,此事绝对不行!”
“殿下尚未在封王大典上接受封号,按照朝中律法,未封皇子的护卫不能超过一百人……”
“殿下要这五百名禁军士兵,此举在我朝前所未闻,不合常理!”
“万不可因此破例,请殿下慎重考虑!”
周汤的话刚说完,大臣中的罗昶和楚遂良都陷入了沉思。
赵铮要这五百名禁军确实是个好策略。
这种硬实力与一般的赏赐不同,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这才是真正的军队!
然而,正如周汤所说,这种举措违背了大胤律法……
二人看了赵铮一眼,并没有急于出面。
凭赵铮的心智,既然提到此事,必定已有对策!
赵铮瞥了眼周汤,这两个老头显然是铁了心要阻挡。
但他只是笑了笑,毫不在意。
笑里带有几分调侃之意。
“既然太师和左相这么认为,那么二位觉得,我该向陛下讨要何种赏赐?”
“你们觉得同袍之情不合理。”
“可是我与这些将士一同打败了东瀛,赢得了一方藩国!”
“这么说来,如果父皇因功劳赏我一个太子的位置……”
他扬了扬眉毛,笑意更浓。
“也不为过吧?”
“这……”
李牧和周汤互相看了一眼,一时无话反驳。
凭借如此卓越的功绩,就算陛下赏给赵铮一个太子的地位也合理!
他们又如何能阻止?
其他皇子纵使立功,也无法比得上赵铮平添一方领土的伟业。
要是让赵铮如此轻易地成为太子,岂不是让他们窝囊死?
这分明是赵铮以退为进,设下的陷阱。
看到两人无言以对,赵铮挥袖一笑,不再理会他们。
无论是给他太子的位置还是那五百禁军,就让这两个老家伙慢慢琢磨吧!
反而转头面向赵祯,语气肃穆。
“儿臣恳请父皇,奖赏那些忠贞勇敢,为国效力的将士们!”
“此战胜利归功于禁军校尉刘轩以及诸位将士的努力!”
御座上的赵祯思索片刻,目光扫视四周,最后停在赵铮身上。
片刻后,终于点了点头。
“拟旨。”
“七皇子赵铮,领五百禁军开拓一方藩国,功勋卓着。”
“考虑到赵铮与将士们的袍泽之情和一片忠心,特准许这五百禁军从此作为七皇子的亲卫!”
“所有参战兵士均提升一级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