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阳城的府邸大厅,气氛凝重而压抑,仿佛空气都被无形的力量所凝滞。大厅的梁柱之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在黯淡的光线中若隐若现,似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后将军袁术正稳稳当当地端坐于主位之上,他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袍上绣着繁复的云纹,腰间系着一条镶嵌着美玉的腰带,彰显着他的尊贵身份。
袁术微微眯起双眼,那对狭长的眼眸中透露出一丝审视与狐疑,居高临下地打量着下方跪着的那员将领。只见这人身穿一袭洁白如雪的战袍,战袍上的褶皱随着他的呼吸微微起伏,更衬得身姿挺拔如松。他的眉宇间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英武之气,面庞轮廓分明,高挺的鼻梁下,紧抿的双唇透露出坚毅与果敢,此人正是孙策孙伯符。
此时的孙策面容悲戚,原本明亮的双眸此刻隐隐有泪光闪烁。他单膝跪地,膝盖重重地磕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的声音略微颤抖,带着几分焦急与恳切,打破了大厅内令人窒息的寂静:“家母此前寄来书信,信上说那扬州刺史刘繇如今逼迫甚紧,日益逼近,欲将我孙家老小逐出曲阿。就连我的舅父,也险些遭其毒手谋害。主公啊!我身为儿子,怎能眼睁睁看着家人受苦受难而无动于衷?故而斗胆恳请主公借我些许兵马,好让我能速速赶回曲阿,拯救亲人脱离苦难,并探望家中老母。还望主公能够应允!”
袁术听了孙策这番话,心中暗自思忖起来。他深知孙策之勇猛丝毫不逊色于其父孙坚,乃是自己麾下最为得力的战将之一。若是放他离去,万一有所闪失,或是就此一去不回,那可真是莫大的损失。想到此处,袁术不禁面露难色,眉头微微皱起,额头上浮现出几道深深的皱纹。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伯符啊,那曲阿地处江东,距离此地路途遥远,一来一回少说也要耗费不少时日。况且当下袁绍已然占据兖州,对我豫州之地虎视眈眈,一场大战随时都可能爆发。此时此刻,本将军实在是离不开你呀!不如这样吧,我派遣人手前往曲阿,将你的母亲接至南阳居住。只要有我袁术在一天,就定会保她一生荣华富贵,衣食无忧。如此安排,不知你意下如何?”
孙策闻言,毫不犹豫地再次叩头在地,额头重重地撞击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抬起头来,额头上已然泛起一片淤青,目光坚定地望着袁术,言辞愈发恳切:“主公大恩大德,末将没齿难忘。然而曲阿乃是我等孙家的故土,那里承载着太多的回忆与情感。家母眷恋家乡,实不愿背井离乡前来南阳居住。万望主公开恩,准许末将亲自赶赴曲阿救难省亲!”
袁术一听这话,原本就不太好看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他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悦,没好气地说道:“罢了罢了,既然你如此执着非要前去,那便速速去速回吧!只是关于借用将士一事嘛,着实有些为难呐,想必你也是清楚的,如今我这边即将面临一场大战,正是用人之际呀。”
话音刚落,只见孙策霍然站起身来,双手稳稳地捧着一个精致的方形锦盒,锦盒上镶嵌着几颗璀璨的宝石,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他毕恭毕敬地朝着袁术深鞠一躬后说道:“主公在上,此乃家父生前遗留之物 —— 玉玺,今孙某愿以此物作为质押。”
袁术闻听此言,身体猛地一颤,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之色,他甚至激动得直接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玉玺为质,好啊,好啊……” 然而,或许是意识到自己此刻的失态表现,他赶忙又缓缓坐回到椅子上,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袖,但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那个锦盒。
很快,一名侍者将锦盒恭敬地递到了袁术面前。袁术迫不及待地接过盒子,双手微微颤抖着轻轻揭开盖子,仅仅只是瞥了那么一眼,他便能肯定眼前之物确确实实便是传说中的玉玺无疑。那玉玺质地温润,在昏暗的光线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上面雕刻的龙纹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紧接着,他小心翼翼地将玉玺取出,放在手中细细摩挲、端详起来,脸上满是痴迷与喜爱之情,口中还不住地赞叹道:“果真是那传国玉玺啊,想我袁术今日竟然有幸能够亲眼目睹此物,实在是三生有幸呐!”
就在袁术如痴如醉地欣赏着玉玺的时候,他顺口问道:“孙策啊,你说说看,此番你究竟想要多少将士呢?”
一直在等待这一刻的孙策,立刻拱手回答道:“启禀主公,在下只需四人足矣,他们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以及祖茂,其余人等皆无需调用。”
袁术听到这里,微微抬起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孙策,不紧不慢地说道:“哦?原来这四人皆是令尊孙坚的旧日部下啊……”
孙策目光炯炯,神色郑重地说道:“他们可不单单是我先父孙坚的旧日部将,更是如同我的叔伯一般亲近之人!” 话音刚落,站在一旁的程普、黄盖、韩当以及祖茂四人,听闻此言后,无不为之动容。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感动的光芒,相互对视一眼,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程普微微颤抖着嘴唇,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被激动的情绪哽住了喉咙;黄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此刻也浮现出一抹难得的温柔;韩当轻轻握拳,暗暗发誓定要追随孙策,不离不弃;祖茂则挺直了腰杆,眼中满是坚定。
此时,袁术那双锐利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手中那块散发着神秘光芒的玉玺,开口问道:“程普、黄盖、韩当、祖茂,你们是否真心愿意跟随孙策一同前往呢?”
只见这四人毫不犹豫,异口同声地高声回应道:“末将愿随!” 他们的声音坚定而洪亮,在大厅内久久回荡,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们的忠诚与决心。那声音震得大厅的梁柱都似乎微微颤动,就连袁术也不禁为之一震。
袁术微微一怔,似乎没有想到他们回答得如此干脆利落,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应允:“好吧,既然你们心意已决,那就跟着他走吧。”
得到允许之后,孙策与程普四人赶忙跪地叩头拜谢袁术。紧接着,孙策不敢有丝毫的迟疑,迅速起身转过身去,带着四人大步流星地朝外走去。因为此刻每多耽误一刻时间,都可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变数。
孙策边走边转头对着身后的四人嘱咐道:“四位将军,情况紧迫,留给你们准备的时间不多了。只有短短半个时辰,希望你们速速返回家中收拾行装细软,并带上各自的妻儿老小。我会在城门外等候诸位,切莫延误了时机。”
程普面露疑惑之色,忍不住开口询问道:“公子,形势当真已经危急到这般地步了吗?” 孙策表情凝重,语气坚定地回答道:“没错,以袁术此人的性情,随时都有可能改变主意反悔。倘若他真的出尔反尔,必定会派遣大军前来追杀我们。眼下,我尚且不愿与他彻底撕破脸皮,公然反目成仇。所以,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尽快离开此地。”
听完这番话,程普四人深知事情的严重性,纷纷抱拳领命,然后急匆匆地四散而去,各自归家准备启程事宜。程普一路小跑回到家中,家中的妻子和孩子看到他如此匆忙的样子,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简单地向家人说明了情况,妻子虽然眼中满是担忧,但还是迅速地开始收拾行李。黄盖回到家中,他的老母亲颤颤巍巍地迎上来,他赶忙扶住母亲,轻声安慰着,然后迅速收拾好家中的细软,带着家人匆匆出门。韩当和祖茂也各自在家中忙碌着,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而留在厅中的袁术及其属下们,此时正围绕着那方神秘的玉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众人的目光皆聚焦于此,仿佛这小小的玉玺承载着无尽的权力与荣耀。
只见长史杨弘迈步而出,他身着一袭黑色长袍,袍角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他恭恭敬敬地向袁术行了一礼后说道:“恭喜主公!此次获得此等稀世珍宝 —— 传国玉玺,实乃上天之意啊!这玉玺乃是天命所归之物,如今落入主公之手,不正说明上天欲授予主公至高无上之权柄吗?恳请我主顺应天意,继承大统,登上那尊贵无比的九五之位,成就千秋万代的帝王大业!”
杨弘话音刚落,其余众臣也纷纷附和起来,异口同声地高呼道:“请我主成就帝王大业!” 一时间,整个大厅内回荡着震耳欲聋的呼喊声,气氛热烈异常。众人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袁术登基称帝的那一刻。有的臣子兴奋得满脸通红,挥舞着手臂;有的则低声议论着未来的国号和都城;还有的已经开始憧憬自己在新朝的地位和权力。
然而,就在这片欢呼声中,却有一人显得格格不入。此人正是主薄阎象。他仰头望着天花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声叹息仿佛饱含着无尽的忧虑与无奈。他缓缓开口道:“依我看,真正能够成就大业之人恐怕并非主公您呐,而是那孙策啊!他非但不会再回到主公您的身边效力,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成为主公您的心腹大患!”
原本满心欢喜的袁术听到这番话,顿时脸色一变,心中的愉悦之情瞬间消散无踪。他皱起眉头,面带愠色地质问道:“先生此言究竟何意?为何要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
面对袁术的质问,阎象毫不畏惧,反而情绪越发激动,他向前迈了一步,双手挥舞着,慷慨激昂地大声说道:“主公啊,您仔细想想,那孙策仅仅用了区区一块石头,便轻而易举地从我们这里换走了黄、程、韩、祖四位猛将!且不说这四人皆是其父亲孙坚昔日麾下的得力战将,单论孙策此番举动背后所隐藏的深意,难道主公您就丝毫未曾察觉他的勃勃野心和远大志向吗?他一旦回到江东,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威望,必定会招揽各方豪杰,扩充自己的势力。而我们,却因为一时的贪念,放走了这样一位劲敌!”
袁术目光重新回到玉玺身上,不屑地说:“孙策宁可舍弃玉玺,也要背我而去,我还能看不出他的志向么?不过,孙策有志向没有实力,就凭他现在那丁点人马,成不了什么大事。这玉玺可是天命所归,有了它,我袁术必定能成就大业!”
阎象心知多说无益,愤愤然地拂袖离去。他的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格外落寞,仿佛在诉说着他对未来的担忧与无奈。而大厅内,袁术和他的臣属们仍在为玉玺和称帝的事情议论纷纷,全然不知即将到来的危机。
孙策一路疾行,来到城门外。此时的城门,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马车的轱辘声和行人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孙策焦急地在城门口来回踱步,不时抬头望向城内,盼望着程普四人的身影能够尽快出现。他的心中既充满了对家人的担忧,又有着对未来的忐忑。他深知,此去江东,前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他别无选择,为了家人,为了孙家,他必须勇往直前。
半个时辰过去了,程普、黄盖、韩当和祖茂四人终于带着各自的家眷匆匆赶来。他们的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孙策见他们到来,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他挥了挥手,大声说道:“诸位将军,我们即刻出发!”
众人翻身上马,扬起一阵尘土,朝着曲阿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声在寂静的原野上回荡,仿佛是他们对未来的呐喊。一路上,孙策和程普等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他们穿越了茂密的森林,森林中的荆棘划破了他们的衣衫;他们涉过了湍急的河流,冰冷的河水浸湿了他们的鞋袜。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回到曲阿,拯救家人。
而在南阳城的府邸内,袁术依旧沉浸在得到玉玺的喜悦之中。他将玉玺放在案几上,反复端详,眼中满是贪婪与欲望。他幻想着自己登上皇位的那一刻,接受万民的朝拜,成为天下之主。他开始命人筹备称帝的事宜,修建宫殿,制作龙袍,选拔官员,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然而,他的这些举动却引起了天下诸侯的不满和反对,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策在江东逐渐崭露头角。他凭借着自己的勇猛和智慧,收拢人心,扩充势力,一步步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基业。他先是击败了刘繇,夺回了曲阿,让家人得以平安。随后,他又陆续平定了江东的其他势力,使得江东百姓安居乐业。他礼贤下士,广纳人才,周瑜、张昭等一大批有识之士都纷纷前来投奔他。在他的治理下,江东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而袁术,却在称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他的军队在与其他诸侯的战争中屡屡受挫,百姓们也对他的统治怨声载道。他所幻想的帝王大业,如同泡影一般,渐渐破灭。曾经那个不可一世的袁术,最终在悔恨和绝望中走向了灭亡。
这一切的开端,便是那个看似平常却又意义非凡的日子,孙策为救亲人,以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的那一刻。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没有人能够阻挡它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