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誉昂首挺立在船头,猎猎江风肆意地吹拂着他的衣袂,发出 “呼呼” 的声响。
脚下的战船随着江水的起伏微微晃动,而他却稳如泰山,目光牢牢地锁定在正被押入囚笼的安守忠身上。
安守忠此刻垂头丧气,往日身为叛军名将的威风早已荡然无存,在两名魁梧士兵的押送下,脚步踉跄地迈向囚笼。
他身上那件破碎不堪的明光铠,沾满了血水与尘土,显得格外狼狈。
\"带回去严加拷问。\" 陈誉转身时,青铜面具在夕阳下折射出冷冽的血光。
陈誉看着安守忠,眼神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冰冷的审视,仿佛在透过安守忠,洞察着整个叛军阵营的秘密与弱点。
“将军,前方发现史思明的援军!” 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跑来,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与急切,瞬间打断了陈誉的思绪。
陈誉缓缓转过头,目光如隼般射向传令兵,那锐利的眼神让传令兵心中一凛,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杆。
短暂的沉默后,陈誉微微眯起双眼,望向远方天际。
只见天边,乌云如墨般翻涌,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仿若一座巍峨的黑色山峦,正以一种压迫性的姿态朝着这边滚滚而来。
乌云之下,江水也似乎受到了这压抑氛围的影响,波涛愈发汹涌,拍打着战船的船舷,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陈誉凝视着那片乌云,脑海中迅速盘算着史思明援军的兵力、行军路线以及可能的战术。
史思明绝非等闲之辈,其麾下的军队也是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但陈誉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中透着十足的自信与轻蔑,仿佛史思明的援军在他眼中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在他看来,手中的兖州鼎以及凭借九鼎之力组建的天命军,足以应对任何挑战。
那隐藏在青铜面具后的双眼,闪烁着睿智与决然的光芒。在天命军被他掌控的那一刻,安史之乱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必将属于自己,属于整个大唐!
......
三千回纥铁骑在暮色中集结,陈誉的青铜甲胄已被鲜血染成暗紫色。
他将承影剑插入后背剑鞘,剑身突然爆发出丈许长的剑芒。当他挥动天狼刀时,所有骑兵的弯刀同时震颤,刀身浮现出与兖州鼎共鸣的符文。
\"随我破阵!\" 陈誉催马跃入江心,豫州鼎的极速共鸣让战马四蹄踏水如履平地。
三千铁骑紧随其后,在江面上踏出一条璀璨的金光大道。他们的铠甲缝隙中渗出冰蓝色光晕,那是青州鼎的极智共鸣在预判敌人动向。
史思明的五万援军正屯兵雁门隘口,前锋营的斥候突然看到江面浮现出金色洪流。
当陈誉的战马踏上陆地时,兖州鼎释放出的镇魔咒印已笼罩整个隘口。
叛军士兵的战马发狂般冲向山崖,连史思明的亲卫都无法控制坐骑。
\"这是妖术!\" 史思明的副将周挚试图稳住阵脚。陈誉的承影剑隔空斩出,剑气在三十步外凝结成实体,将周挚连人带甲劈成四段。他的头颅飞起时,瞳孔中倒映着陈誉的青铜面具 —— 那是兖州鼎吸收其气运的最后画面。
天命军的冲锋如同黑色潮水般碾碎叛军阵型。
陈誉催马冲过敌阵时,随手挥出的刀光竟将十丈外的战旗旗杆熔断。
他身后的骑兵们默契地组成雁形阵,每一次冲锋都带走百名叛军的生命。当豫州鼎的极速共鸣注入马蹄时,整个战场突然响起万马奔腾的轰鸣,那是九鼎之力在改写物理规则。
\"撤!快撤!\" 史思明在中军大帐中狂吼,却发现自己的帅旗危险了。
陈誉的承影剑突然穿透层层护卫,剑尖抵在他咽喉时,兖州鼎的镇魔咒印已将 \"投降求生\" 的念头植入其意识。
这位未来的大燕皇帝浑身颤抖着跪下,看着陈誉的青铜面具在火光中化为九幽魔神的虚影。
黎明时分,陈誉站在雁门隘口的尸山血海之中。他的铠甲已被敌人的鲜血染成鲜红色,承影剑的剑刃上跳动着金色火焰。
当系统提示弹出时,雍州鼎突然发出龙吟,将史思明的气运吸入鼎中:
【提示:恭喜巡猎人活捉碎片世界气运之子,史思明。获得60%混沌之源,获得紫色宝箱一枚】
【提示:世界线偏移率达85%,此唐域碎片世界之石再次剧烈震动!世界之石已出世!】
【提示:世界之石目前所在位置——安庆绪。世界争夺战开启。神迹乐园裁决者入场!】
......
此刻的渭水下游,浑浊的江水裹挟着丝丝缕缕的血水,缓缓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刚刚过去的那场惨烈战事。
岸边,街道上早已挤满了回纥骑兵,他们胯下的战马雄健有力,马蹄重重地踏在地面,扬起阵阵尘土。
只见李归仁的尸体被一根粗粝的马鬃绳紧紧捆住脚踝,拖在一匹战马的后方。
那战马似乎也受到周围肃杀气氛的感染,不时发出几声嘶鸣,迈着大步疾驰,李归仁的尸体就这样在坑洼不平的街道上被一路拖拽,所经之处,留下一道长长的血痕,碎肉与尘土混合在一起,景象惨不忍睹。
他身上原本威风凛凛的战甲早已破碎不堪,多处被利刃划开,露出血肉模糊的伤口,头发凌乱地散开,随着身体的颠簸肆意飞舞。
“驾!” 一名回纥骑兵猛地挥动手中的马鞭,抽在马臀上,战马吃痛,跑得更快了,李归仁的尸体被拖拽得高高弹起,又重重落下,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街道两旁,挤满了围观的长安百姓,他们的脸上表情各异,有的眼中满是恐惧,下意识地捂住嘴巴,不敢发出太大声响;有的则面露愤慨,对着那具尸体指指点点,口中咒骂着叛军的恶行;还有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在这混乱的局势下,也只能默默叹息。
而在长安城的朱雀门上,一颗头颅正悬挂在城门的高处,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快看!李归仁的脑袋!” 一位百姓突然指着朱雀门,声音尖锐地惊呼道。周围的百姓纷纷抬起头,目光聚焦在那颗头颅上,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嘈杂的议论声。
只见李归仁的头颅双眼圆睁,眼神中还残留着一丝临死前的惊恐与不甘,嘴唇微微张开,仿佛想要诉说着什么。脖颈处的伤口十分狰狞,皮肉向外翻卷着,殷红的血液正不断从伤口处渗出,顺着脖子缓缓流淌,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目的光芒,而后滴落在城门下方的石板上,洇出一片片血渍。
曾经在战场上不可一世、令唐军闻风丧胆的叛军先锋,如今却落得这般下场,成为百姓们口中的谈资,高悬在朱雀门上,警示着所有妄图叛乱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