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航天航空的科研团队们攻关新材料的空档,苏豫又去了一趟申城,这一次去是为了新能源汽车。
经过近四个月的奋战,申城东北的华龙汽车城的基建设施和一些基础设备都已经到位。
华国的基建速度那真不是盖的,随着近两年大建设的铺开,基建水平飞速发展,路家嘴的华龙集团总部大楼也已经即将要封顶,预计投入使用比之前预计的要提前三个月。
新能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突破没啥悬念,有苏豫提供的方案,进度也非常理想。
在汽车城附近建设的东方时代新能源电池基地已经投入使用,初代的磷酸铁锂电池也已经试生产成功,量产的时间就看如何与新能源汽车进行配套来确定了。
林大龙向苏豫汇报了这一系列成果以后,苏豫当即决定带着林起墨团队的软硬件工程师们一起前往,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问题。
空间系统对于打印“大型机械臂装置”倒是没有限制,因为这是现代化汽车生产工厂的标配,能打印这玩意,让苏豫松了一口气。
因为前一段时间涉及航天航空领域的很多太过于尖端的设备和零配件,空间系统都显示了“级别不够,无法打印”,让苏豫郁闷了好一阵。
空间上次升级过一次,从低级升级到了中级后,功能扩展了很多。
估计要得到更高级别的设备和技术,空间还得升级才行。
可是空间系统似乎在这方面很是迟钝,从来也不给出明确的提示,也或许这就是它的风格。
乘坐着飞机,苏豫一路在空间里忙着打印大型机械臂,在十一月上旬他来到了申城的汽车城。
林大龙明显消瘦了一些,华龙集团的摊子很大,加上汽车城项目是他主抓的,吃苦受累免不了。
“大龙,辛苦你了!”
苏豫拽着林大龙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有些心疼地说道。
林大龙指了指苏豫身边的林起墨,笑着说道,“林教授也好不到哪里去,跟着大哥干活,累是累了些,但得劲!”
林起墨和蓝心悦这一次全跟过来了,此刻不住得点头,“大龙这话说得没错。”
苏豫摆了摆手,“得了,咱自己就不用互相吹捧了,走,带我去车间。”
林大龙已经全部安排好了,厂区非常大,他亲自开车把几人带到了一个巨大的车间里。
人员全部清空了,就剩下了苏豫,段成君、林大龙、林起墨和蓝心悦五个人,都是他的核心团队成员,对于苏豫的能力他们都是知道的。
一行人一边走,苏豫一边将各种各样的机械臂按照之前的图纸释放在它们应该在的位置。
同时,他给林起墨和蓝心悦讲解运作的流程,工程控制和应用软件层面的东西,就需要他们来整体协调了,当然“小苏同学”肯定要出大力气的,否则光靠人力的话,工作量就太大了。
有了人工智能体的参与,软件制作、运行和维护方面的效率就高太多了。
类似的车间一共有十个,林大龙规划的汽车城一期工程的规模就相当夸张。
因为苏豫对一个数据记得很清楚,前世特拉拉在华国的超级电车工厂,它的生产标准是每三分钟可以下线一辆汽车,如此算来一年的产量在十七万辆左右。
鉴于人员可能存在的不熟练,以及设备的磨合和调整,一期生产车间的生产效率要求在十分钟可以出产一辆汽车,一个车间预计年产量在五万辆,十个车间那就是五十万辆,这个产量就已经非常吓人了。
整整忙了将近五天时间,苏豫才完成了所有车间的所有设备的打印。
苏豫弄完一个车间,林大龙就安排工人进场安装调试,因为设备过于先进,被挑选进来参与工装的都是方方面面素质过硬的青壮年。
设备安装完成后,林起墨团队立刻进场进行软硬件安装,网络当然由“小苏同学”接管。
全部安装完成已经是半个月以后。
巨型的压铸机,将申城钢铁厂为汽车城专门定制的钢板,压铸成了汽车所需要用到的所有各种零部件。
当零部件被分门别类地被送进总装车间后,基本上就无需人工参与了。
激光点焊机,在机械手臂的控制下,精准无误的对零部件进行拼装焊接,一道工序接着一道工序,当第一辆整车出现来生产线末端的时候,所有在场的人都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全都欢呼雀跃起来。
在第一辆车下线后九分钟,第二辆车也下线了,连续好几辆,都是九分钟。
林大龙看着手中的秒表,兴奋地叫道,“九分钟,我们还节省了一分钟!”
别小看这一分钟,每节省一分钟,每天、每月、每年就能多生产出来多少辆汽车啊!
苏豫也很激动,抚摸着新鲜下线的咱家自己生产的小轿车,而且是纯电的新能源车,怎么能不自豪,怎么能不骄傲。
车辆的外形目前只有一种,就是类似前世长城坦克的造型,这个年代,这种造型看着就皮实。
林大龙一边打开车门,一边说道,“苏总,汽车的发电机、所有的玻璃都是咱们北望生产的。”
苏豫坐进了驾驶室,抚摸着细腻的搪塑装饰面,“哦,是吗?也对,最新的发电机还是盘龙集团的发明专利,做配套没问题,玻璃?咱北望有这么大的玻璃厂吗?我怎么不知道?”
林大龙笑道,“你忙大事呢,北望下辖区中除了朗山,其它几个区,玻璃产业可都是支柱行业。”
“那其它配套的物件呢?”苏豫拍了拍方向盘。
“基本上都是在申城解决的,申城的工业底子还是相当雄厚的,这不,有一些厂家已经进驻汽车城了,后期按你说的,应进都要进,便于管理,也节省运输成本。”
“对,配套厂家除了质量,还是质量,一定要在质量上把好关。你把保险带系好,我开到场地上试一下车。”
虽然相对前世的新能源车,现在造出来的车略显粗糙,而且也没有天窗,显示屏也都是用的小屏幕,除了电动车窗、收音机、手动空调等配置,其它在苏豫看来第一代汽车中完全不需要的配置,统统砍掉了。
即便是这样,新式汽车的外观内饰,放在这个年代是绝对惊艳的。
苏豫打开店门,轻踩油门,汽车发出嗡嗡的电流声,“蹭”得就窜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