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太进不了门,急得跳脚,一想到宝贝大孙子差一点不保,直觉得这二房欺人太甚。
侍卫知道这是明霞郡主的祖母,也不敢使用全武行,被迫看了一场老婆子的骂街。
孙老太单手叉腰,一手指着正堂方向,过于投入,说话间唾沫星子乱飞。
“张氏,你别躲在里面不出来,罗氏从你们这回去就动了胎气,你们二房得给个说法。”
门外的村民全都纷纷猜测,发生了什么事,让罗氏大动肝火?
王氏以“菊花”为题,现场检验新绣娘们的刺绣水平,不料孙老太一通叫嚷,将安静的氛围打破。
惹得小娘子们好奇不已,竖着耳朵一心二用的听热闹,这手到眼到心到的活,最是不能开小差。
“好好做绣活,切不可身在曹营心在汉。”王氏话刚落,屋子里陆续传来“哎呦哎呦”的呼痛声,殷红的血珠霎时冒出,差一点晕染到绣帕上。
她依着声音望去,那些娘子们顶着管事的目光,俱都红着脸,乖乖低头穿针引线。
“不然,我就赖你们门口不走了,让村里人都看看,明霞郡主就是这样对长辈的。”
王氏皱眉,这老太当真难缠,一副有的折腾的架势。
张氏一听妯娌这胎有恙,哪里还坐的住,“罗氏真动了胎气,我们有理也变得没理,我现在带上些东西去三房看看。”
李小苗知道张氏说的有几分道理,也没有拦着,没有让香菱跟着,黄氏知道其中内情,抱着宝儿自告奋勇的陪同。
张氏迅速收拾好一篮子鸡蛋,这东西给孕妇补身子,最好不过。
孙老太望着穿金戴银的张氏,一双眼睛又看了她手里提着的篮子,朝走近的儿媳翻了翻白眼,不屑道:“还是郡主家的老夫人呢,这点东西居然拿得出手?”
也不怪她眼光高,上次拿着准大孙媳妇送来的一匹布料当了后,得了不少银钱,家里的伙食也跟着上了不知几个台阶,鸡鱼肉蛋轮番换着来。
当然看不上一篮子的鸡蛋!连带着张氏都嫌弃上了。
张氏没料到会被婆母奚落,面上有些尴尬,她犹记得没分家前,家里老母鸡下的蛋,只有公公、小叔子和李大贵能吃到。
不禁朝婆母的衣服上看去,一身蓝色棉布衣裳,一看就是没浆洗过几次,有些惊讶,大房什么时候发达了?
可她也没回头添置别的东西,这东西在邻里亲戚间走动,不算少了,真正说起来,这事的根源还在罗氏,她家小苗也很无辜。
“婆婆,你二儿子当时昏迷在床到如今,也没见着您拿一个鸡蛋过来,这时候竟嫌弃上了一篮子的鸡蛋,又是何道理?”
孙老太心虚的撇撇嘴,转身装作没听到这话,这些鸡蛋也能值个50文,也不枉自己走这一遭。
“这是去看罗氏了?张婶子是个实诚人。”
“要我说啊,还是二房顾念旧情,一开始不搭理罗氏,也不会贪上这事。”
有了村民的帮腔,孙老太走的更快,俨然没了一开始的嚣张气焰。
三房
罗氏灌了一碗保胎药下去,肚子渐渐好受了。
“你大着肚子,不在家好好待着,跑去二房干什么?”李满钱不悦的指责,眼看着胎儿不到三个月出生,这是自己第一个孩子,越加期待落地那天。
“也没什么,就是趁着小苗归家,我把霄儿带过去,想着能不能求个事做,有了工钱也能贴补贴补我们不是。”
罗氏不敢说实话,只能随口编一个。
“弟妹,你也不怕肚子里的孩子,今后跟你一样会撒谎。”张氏性子怯懦,听罗氏信口雌黄,不免替自家不值,声音凉凉从大门响起,惹得罗氏一脸慌张的回头。
“二嫂,进来坐。”李满钱记得二嫂的好,没分家前,一大家子的饭都是二嫂做的,他经常不按饭食归家,都是二嫂给他留饭。
“三弟别忙了,我说完话就走。你也多该分出些心思在弟妹身上才是,今后我们二房的门,是不敢再让弟妹进去了。”
“看到弟妹没事,我心里也放心了,家里还有事,就先回了。”
说完,就从黄氏手里抱回宝儿,小家伙压手,抱一会就手酸的很。
“老三家的,你想吃什么就说,我老婆子给你做。”
“娘,这有现成的鸡蛋,给她炖个蛋就成。”
孙老太见罗氏不再说肚子痛的事,欢喜大孙子没事,乐呵呵的去厨房忙活。
李满钱着急把老娘打发走,好问清罗氏动胎气的原因。
“我看小苗身边的婢女不错,打算把人要过来,给霄儿做媳妇。”罗氏不甘愿的开口。
“你真是敢想,光是那婢女身上穿的,就不止二两银子,这样的姑娘,就算娶过来,刘霄养得起吗?”
罗氏也知道李满钱说的不错,也觉得自己行事莽撞,那姑娘好看是好看,一双手白如葱,哪里是过日子的人。
可还是嘴硬的辩解:“不过就是一个伺候人的丫头。”
“那也得看是谁的丫头,况且一般丫头小苗会时时带在身边吗?那定是能力不一般的一等丫鬟。”
“我可听说,那些奴婢全都争抢着到主子身边伺候。这些大户人家的贴身丫鬟,月钱能有一两银子,倒是其次,主要有主子时不时的打赏。”
罗氏一听,这一年的月钱,都赶上村里的富户了,更别说打赏更多,还真是自己肖想了。
娶不到正好!罗氏是彻底死了让香菱做儿媳的念头。
可刘霄却上了心!
刘霄一开始是无所谓的态度,打从出生就在小刘村打转,最多到县城逛一逛,哪有机会近距离见过娇养府里的大丫鬟?
今日自从看到香菱,他就被对方气度吸引了,这是他从没见过的那类女子,漂亮聪慧,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做事的干练女子。
有了罗氏这一遭,李小苗也上了心,打算今后进出小刘村,叫上几名侍卫,无事也绝不带着香菱在村里闲逛,免得让一些人生了不该生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