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朱绪回县衙,命狱卒从大牢提审几名劫犯。
安和是下县,少有触犯刑法的案子,多是民事案件。一听有抢劫案件,朱绪便暂停巡察河道之事,优先着手处理此事。
因此一早收到了通知,李小苗等人没去周水村,而是去县衙观审,等待过堂,上堂做证供证词,这些都要记入案宗里。
案子清晰明了,人证物证俱在,因考虑到几人只抢劫钱财,并无害人之心,朱县令从轻发落,判犯人坐监4年。
几人闻言忙喊道:“大人,小的们只是拿了钱财,如今全球归还,为何还判坐监?”
李小苗见劫犯还在告饶请求轻判,不禁心内冷笑:本朝初刑律有规定,抢劫最低刑法坐监两年。还不论他们都拿着凶器,抢了他们近五两银子。
这也就是朱县令,换作其他人来判,就是判死刑也不是不可以的。
紧急处理完公务,朱绪又一头扎进了书房,准备给皇帝上书。
周水村河道清淤扩宽的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经过许多次的实战考验,这套最初出自李小苗之手,经由朱县令改进最终定型的器械,应该在民间广泛应用,实在不该被埋没。
折子里说明了这套工具的工作原理,又着墨大大赞扬了它与人力相比,具有完全碾压性的优势。
功劳他没打算独占,还提到设计稿出自一名叫做李小苗姑娘之手,希望皇帝能表示表示,给予李小苗嘉奖。
除了周水村,全县其他村春粮已经入户,于是开始下令征缴这一季粮税。孟主薄一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涕泪横流。
这段时日,他已经被粮铺催要钱款要怕了,下衙了都不敢光明正大的回自己家,每次都是留在办公房,等到天黑了再回去。
小刘村有牛车的人不多,多数人家还是用扁担挑着粮食去县城缴粮税。李小苗和村长家把需要交的粮食全都搬上牛车,做好各自标记,以便区分。
这热闹她两世都没有经历过,舍不得错过。于是和李大路带着李小宝,还有村长一同进了粮站。
前面有不少人排着队,村长看了看人头,“还早呢,咱们先找个地方歇歇脚。”
李小苗摸出把黄豆,老黄牛慢悠悠的吃着,她也不着急,等喂完牛,才拉着李小宝的手去前面看差役收粮。
前世看到电视剧里的剧情,有的贪官污吏,想尽一切办法从老百姓身上硬刮下一层民膏,于是就出现各种多收粮的奇葩手段。
不知道朱县令治下,又是个什么情况。
村长不放心两人,于是自己守着牛车,让李大路带着李小苗和李小宝,防止两个小的出什么事,不好跟张氏交代。
李大路无语,要是村长爷爷知道自己妹子敢和劫匪面对面过招,就不会有此一虑。他有时候都觉得,这个小妹,比自己还要像大人,思虑周全,做事滴水不漏。
李小苗的兴趣全被前方的斛吸引,牵着李小宝的手,饶有趣味的旁观。
“章民!”
“到!让让!到俺们家了!”被叫到号的男子开心的把麦子搬过来,倒进斛里称重。等到斛要满了,男子放慢了速度,心疼粮食会撒到地上。
“到呀,磨蹭什么,没看到后面这么多人排队。”直到斛满中间冒尖,差役才叫停。下面的几家也莫不如此。
李小苗示意从人群退出去:还好,差役不算过分。
稀奇看完了,她这才感觉到口渴:“二哥,咱们去茶肆。”
因为正逢缴税日,粮站门口支起了许多摊子。
“来四碗茶!”
“二哥,先给村长爷爷送去。”
李大路一离开,李小苗就见朱县令急匆匆的下马,身边跟着的还是陈县尉。“李家小娘子这么巧。”
这小姑娘给自己的印象深刻,他还知道拓宽河道的宝贝器具手稿,就是她提供的,还知道近来的劫匪一案,对方就是那临危不惧的苦主。有如此惊艳履历的10岁小娘子,他可不敢小瞧对方。
“朱大人,陈大人。”李小宝也人小鬼大的跟着回了个学生礼。
“这个时候大人不在周水村,到这里是为何?”
“大人不放心下面的差役,怕他们拿身份欺压百姓。这才大热天来回奔波。”
“朱大人廉明奉公,下面的官员就算有贼心,也不敢太过分。”
朱绪闻言不禁微眯着眼:这意思就是有人有小动作,还被对方看了去。
“大人,水至清则无鱼。”是人就会有私心,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朱绪点点头,没有甜头,没了干活做事的人,那朝廷就不用运作了。只要不是太过分,否则别怪他杀鸡儆猴。
李大路拿着空碗回来,对两位大人也熟了,做了简单的问礼,就开始催促:“村长爷爷唤你们了,快到咱们的号了。”
这妹子啥啥都好,就是吃饭喝水跟小鸡啄食般,太墨迹。人也长得像发育不良的黄毛丫头。说完他端着茶碗一饮而尽。
“快到用午饭的时间了,再去买几个羊肉馕饼。”
这馕饼里面有满满的羊肉馅,然后用炭火烤熟,这是她才发现能称得上美食的东西。
提着馕饼,李大路一路小跑,刚好差役叫到了他们。借鉴之前农户的经验,李大路扛起自家的粮食就往斛里倒。
“好,停,小郎君可以了。”
李大路被突然的喊停搞个措手不及,紧急刹车。这不对啊,这斛才刚平呢,之前那差役不是说,要看到斛冒尖才算吗?
他习惯性的拿眼去看小妹,李小苗脸上没有多余的一点表情。然后就看到旁边站着的朱县令,不怒自威的站在人群里。
李大路瞬间明白。一县之内,县令最大,别管你是哪路牛鬼蛇神,除非有显赫的家族做靠山,不然谁敢在县令的眼皮子底下,青天白日做欺压百姓之事。除非活腻歪了。
李德厚乐得眯了眼,这县令老爷来的巧,斛刚平就被喊停,这一斛能省去不少粮食,够他们一大家子嚼用几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