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不用我多说,大家心里都知道是谁吧?】
“必是周公!”
“元圣周公旦千古!”
“天幕要是不盘点周公旦,我就再也不打赏了!”
各朝代众人议论纷纷,大部分人都认为第一名应该是周公。
【历史十大文臣第一名,周公旦!】
“果然是周公!”
董仲舒眼神狂热,这位周公可是圣人孔子的偶像!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曹操看着天幕,一首短歌行吟诵而出。
【周公旦,又称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被后世尊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他是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摄政辅佐年幼的成王,平定叛乱、巩固政权,并制定礼乐制度,对华夏文明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不仅是周朝政权的核心缔造者,更是礼乐制度和文化思想的奠基人,被后世尊为“元圣”。】
“华夏文明得以延续,多亏了周公啊!”
唐太宗李世民露出笑容,对着天幕称赞道。
【周公生于商朝末年的周部落,自幼接受严格的贵族教育,深谙文王推行的德治理念,展现出卓越的政治与军事才能。】
【他随父亲周文王参与部落治理,协助制定反商战略,推动周部族壮大。】
【作为武王最信任的谋臣,周公旦参与牧野之战的策划,助周武王一举灭商,建立周朝。】
“秦承周制,周公旦值得尊敬!”
秦始皇嬴政端起美酒,对着天幕敬了一杯,沉声说道。
【周武王灭商后仅三年病逝,其子成王年幼,周公以叔父身份摄政,代行天子职权。】
【此举引发部分宗室不满,如管叔、蔡叔,散布“周公篡位”谣言。】
【商纣王之子武庚联合管叔、蔡叔及东夷部族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亲率大军东征三年,诛武庚、杀管叔、流放蔡叔,彻底瓦解商遗民复辟势力。】
“我要是有周公之军事才能,何愁北伐不能成功?”
老年诸葛亮坐在木轮车上,看着天幕上周公那璀璨的战绩,心中越发凄凉。
【周公旦在伊洛平原,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建立成周城洛邑,作为控制东方的政治军事中心。】
【他将宗室、功臣分封至各地,比如封姜尚于齐、封召公奭于燕,形成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体系。】
“乃公也是用的分封制,结果个个都想造反!”
汉高祖刘邦挠了挠头,有些不解地说道。
虽然东周也是分崩离析,但是分封制在西周实行几百年却没出现大问题,奇怪!
【 周公在周初推行分封制,将宗室和功臣分封各地,形成以周王室为核心的宗法体系,确立“天下共主”的统治模式。】
【同时,他提出“敬天保民”思想,强调统治者应以德治国、关爱百姓,成为后世儒家“仁政”理念的源头。】
【周公主持制定周礼,通过礼仪规范社会等级秩序,将宗法制度与礼制结合,形成“尊尊亲亲”的社会伦理。】
【他还整理完善乐舞制度,以“礼乐”教化民众,塑造社会和谐。这套体系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框架,孔子曾感叹:“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相传周公参与整理《周易》,并作《周官》、《诗经》部分篇章,为后世经典的形成奠定基础。】
【他提出的“明德慎罚”、“以德配天”等思想,深刻影响了儒家学说。】
“周公,儒家先驱也!”
这是无数朝代的儒学学子的心声。
【孔子视周公为偶像,多次在《论语》中提及,儒家将周公与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并列为圣人,称其为“元圣”。】
【周公制礼作乐,使中国从鬼神崇拜转向人文伦理,奠定了中华文化注重秩序、道德与社会和谐的底色。唐代韩愈称:“周公而下,文化大备。”】
“朕的大唐,被天幕提到的名人真多!”
唐太宗李世民说道,一股豪情涌上心头。
大唐文化之繁荣,古代王朝中无可匹敌!
【周公摄政七年,还政成王,践行“不私天下”的理念,成为后世权臣辅政的楷模,诸葛亮就曾自比周公。】
“唉,那都是北伐之前的事情了!”
老年诸葛亮叹气,他现在已经被现实磨平了棱角,不再张口管仲,闭口周公的了。
“这天幕商城,不知能否拯救我蜀汉子民!”
诸葛丞相缓缓闭上双眼,对随从说道:“去传姜伯约过来,我有事交代!”
【周公旦退居臣位后,专心着书立说,辅助成王巩固统治,此举树立了“不私天下”的政治典范。】
【相传他参与整理《周易》,作《周官》、《无逸》、《康诰》等篇章,收录于《尚书》,系统阐述治国理念。】
【周公去世后葬于毕原,就是现在的陕西咸阳,周成王以天子之礼追念。】
【后世历代帝王、儒家学者皆将其奉为“圣人”,唐代追封为“文宪王”。】
“周公简直就是加强版的诸葛亮!”
汉武帝刘彻开口说道,只不过周公成功了,诸葛亮失败了。
可惜了!
【周公旦一生历经灭商建周、平定叛乱、摄政安邦、制礼作乐四大阶段,其政治实践与思想体系奠定了华夏文明从神权走向人文、从部落联盟迈向礼制国家的转折点。】
【他的“德治”理念与制度设计,不仅维系周朝八百年国祚,更塑造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影响至今。】
【历史十大文臣第一名,周公旦当之无愧!】
【好了,本期视频到此结束,喜欢本视频的朋友拼多多点赞打赏!】
天幕话音落下,画面消失,点赞和打赏按钮出现。
意犹未尽的人们纷纷散去,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生活似乎又回到了从前,可是天幕的影响却无时无刻不在。
农民在用曲辕犁耕地,书生用得起价格低廉的白纸,大户人家开始用肥皂洗衣服。
这无数身边的小事,构成了时代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