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时空中的古人都是一愣,这啥意思?
【历史十大名梗,史上最强老丈人独孤信!】
西魏
柱国大将军独孤信愕然,这天幕他也看了好久了,只是没想到有一天会盘点到他头上。
【独孤信,本名独孤如愿,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名将,关陇贵族集团的重要成员。】
【他之所以被称为史上最强老丈人,是因为他的三个女儿分别成为北周、隋朝、唐朝这三个朝代的皇后,家族影响力贯穿中国中古史,堪称传奇!】
汉武帝刘彻倒吸一口凉气,说道:“如此外戚,可谓是冠绝古今了!”
北周
宇文毓神色大喜,这独孤信不正是自己的老丈人么!
这么说来,自己以后可能做了皇帝?
隋朝
隋文帝杨坚看着天幕,紧握独孤伽罗的双手,温柔地说道:“有伽罗在,朕幸甚!”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面带静静地看着天幕,那是他父亲李渊的外公。
【北魏正光年间,包括武川镇在内的六镇爆发起义。二十出头的独孤信,与贺拔度等人斩杀了起义军将领卫可孤,一战成名。】
【不久后,独孤信加入葛荣的义军。葛荣败亡后,尔朱荣见独孤信年少英勇气度不凡,便起了惜才之心,任命他为别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尔朱荣,此人虽然贪婪残暴,手底下却猛将如云。】
【北齐奠基人高欢、北周奠基人宇文泰、侯汉开国皇帝侯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李虎,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
【以上提到的几个人,都曾经是尔朱荣的部下。】
北魏
观看天幕的尔朱荣破防了,自己手底下的武将个个都是开创出了基业,只有他的评价是贪婪残暴,岂有此理!
“天幕胡说八道!诸位勿信!”
尔朱荣大声说道,他必须安抚住这几位,防止他们起了别的心思,从而叛变。
高欢、宇文泰等人看着天幕,心中波澜起伏,准备大干一场。
【独孤信在一次次征战中,成长为北魏的骁勇名将。】
【北魏永熙三年,迫于权臣高欢的压力,孝武帝率领宗王及心腹将领西迁长安。】
【独孤信毅然放弃身处洛阳的父母妻儿,匹马追随孝武帝,孝武帝不禁感叹世乱识忠良,赏赐他一匹御马,封他为浮阳郡公,赐邑千户。】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东魏占据了荆州。】
【因为独孤信曾在荆州任职,治理有方、深得人心,于是被任命为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等职,用来招抚荆州百姓。】
【独孤信口才很好,在阵前大讲利害得失,瓦解军心。由于荆州百姓大都感念他的恩泽,他得以率军以少胜多,成功收复了荆州。】
【独孤信能征善战屡立奇功,不断加官进爵。西魏大统十四年,独孤信晋升柱国大将军。】
【西魏大统十六年 ,独孤信迁尚书令。六官制度建立后,任大司马。】
【557年,宇文护迫使西魏恭帝禅位于宇文觉,建立北周。】
【独孤信又升任太保、大宗伯,晋封卫国公,赐邑万户。位极人臣,显赫一时。】
“好你个宇文泰!灭我北魏又灭我西魏!”
“我咒你不得好死!”
魏孝武帝元修气得浑身直哆嗦,恨声骂道。
【独孤信身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和其他柱国大将军皆有联姻。】
【独孤信将大女儿嫁给宇文泰的儿子宇文毓,为北周明敬皇后。】
【四女儿嫁给李虎的儿子李炳,隋朝建立后,生下唐高祖李渊。李渊建立唐朝后,追封为其母为元贞皇后。】
【小女儿独孤伽罗,则是嫁给了杨忠的儿子杨坚,杨坚建立隋朝后,独孤伽罗被封为文献皇后,深度参与隋朝政治,与杨坚并称二圣。】
“独孤家得有多高贵啊!”
“我的天啊!姐妹三个皆是皇后!”
“不愧是历史最强老丈人!”
“原来这北周隋唐这些皇帝都是亲戚啊?”
一时间各个时代的古人议论纷纷,对于独孤信这位最强老丈人心服口服。
【独孤信之所以能有三个皇后女儿,是因为他本人长的非常帅,貌比潘安宋玉,所以他的女儿也都是绝世大美女。】
潘安:“???”
宋玉:“???”
咋的天幕?咱成形容词了?
【魏晋南北朝盛产美男子。独孤信相貌英俊,风度翩翩,即使在魏晋南北朝的美男榜上也有一席之地。】
【少年时,独孤信就非常注重衣着装饰,即使是在军中,也极为讲究,服章有殊于众,素有独孤郎的美誉。】
【《周书》中记载的的独孤信,美容仪,善骑射,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
【《北史·独孤信传》中记载,有一次,独孤信打猎到日暮,快马加鞭赶回城内,可能是骑得太快、可能是风的作用,他的帽子微微倾斜。】
【夕阳下策马的美男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第二天,满城男子争相模仿,故意把自己的帽子戴偏。】
【成语侧帽风流,就来自这个典故。】
“天幕夸赞过誉了!”
独孤信摸了摸下巴,有些谦虚地说道。
咱也没有天幕说的那么俊美吧?
【虽然独孤信因政治斗争,被北周权臣宇文护逼迫自尽,但家族未因此衰落,反而因其女儿的婚姻更加显赫。】
【三朝外戚,千古无二!】
【这也反映了关陇集团门阀世家掌握的权力有多大,打来打去都是自家亲戚。】
“好你个宇文护!”
独孤信眼神冷了下来,决定要把宇文护干掉,消灭这个隐患!
【独孤信最强老丈人这个梗,也是门阀世家的一个缩影。】
【从东汉至隋唐,世家门阀统治了华夏几百年,五姓七望地位超然,更是在皇权之上,可以掌控一个王朝的兴衰。】
【门阀世家垄断官场乃至皇权,直到唐代中期,才逐渐被科举制度所取代。】
【直到唐朝晚期,黄巢起义,门阀世家百土崩瓦解,彻底消亡。】
【有句诗词描绘了当时的场景:天街踏尽公卿骨,辕门遍挂权贵头。】
听到这里时,唐朝以前的各朝各代,王公贵族,门阀世家们都是一阵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