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打完了,杜敏跟玲玲商量,“咱们还是得上大学,职高出来找不着好工作,到时候去厂里流水线上,累不说,那日子一眼望到头了,没意思,时间长了就被社会淘汰了。”
玲玲笑着说道,“奶奶,您说的是,我们同学都说流水线那些活是个人就能干,根本不需要学历。”
“对,就是这话,咱们要想找到好工作,还是得上大学,你只管好好学习,上完了大学再考研究生,我听人说研究生出来工资可高呐。”
玲玲莞尔一笑,奶奶唠叨着考大学考研究生,根本不问自己是不是因为学习不好才上的职高,其实自己成绩很好,是妈妈说女孩子读那么书干嘛?早晚得嫁人,上个职高早早出来工作拿工资多好。
杜敏带着玲玲去了县城,坐公交二十分钟就到了,人家县里有高考补习班,专门招一些高考落榜的学生学习。
补习班的老师热情的招待了祖孙两人,听杜敏说了玲玲的情况,建议道,“大娘,刘玲玲这种情况可以过来学习,她的职高学历跟高中是一样的,不过职高学校一般都是教技能的多,文化课上的少,如果今年参加高考的话,就怕她底子不行,不如先找个学校补习一下文化课,明年再来报考。”
杜敏连连点头,“是,我也没想她今年就能考,那咱这边报名都需要什么手续?”
“不要什么,报上名交了费直接上课就行,不过她原来的学校最好拿到毕业证,咱们没法给她办转学什么的,有了毕业证,不管是以复读的身份,还是以社会人员的身份,都能报名高考。”
“行,那我们先去找学校补习,明年再来报名考试。”
玲玲原来的学校这下半学期本来就是在实习,按要求是学校统一组织的,不过你要有单位也是可以单独参加的,玲玲打了电话给班主任,说自己找到了实习单位,班主任很喜欢这个懂事学习成绩又好的孩子,痛快答应了。
杜敏给老大刘平打电话,“你们学校能不能借读?玲玲得补习文化课。”
老大平稳的声音传来,“玲玲可以上学了?她不是上的职高吗?要补什么文化课?”
“是上的职高,我这不是问了人家,职高毕业也能参加高考嘛,怕玲玲文化课底子不行,所以先让她补习一下,明年后年的再去考试。”
“我们学校倒是可以借读,但是没法住校,玲玲到时候住哪里?早晚通勤的话单趟就得四十分钟,她去老二家不行吧,刘宁她妈能容得下她?”
杜敏有些失望,这个老大,说这么多不就是不想玲玲去给他添麻烦吗?他家就在学校旁边家属区,家里三室一厅也有地方,可他却不能帮这个亲侄女一把。
杜敏“啪”的把电话挂了,转头给大哥杜旭辉打电话,“大哥,你认识的人多,能不能给我们问问,高中借读行吗?”
“借读?给谁办的?”
“哥是这么回事……”
杜敏吧啦吧啦把玲玲的情况说了一遍,“我是想着让她考大学,这职高毕业出来能找着什么好工作?无非是去厂里打工,这孩子以前过的太苦了,我不想她以后的日子也难过。”
大哥退休以前是高中的校长,应该也能找到这方面的关系。
杜旭辉多精明的人啊,妹妹家的老大刘平现在就在高中上班,还是年级主任,妹妹为啥不找刘平办这事呢?肯定是刘平不愿意费心,“我知道了,等我消息。”
刘平拿着挂断的手机摇了摇头,老娘越来越暴躁了,一言不合就挂电话,我说的不是实情嘛,班好找,学校里有不少借读的,交上借读费就能上学,关键是玲玲住哪里?天天回老娘家不方便,坐公交车路上时间太长了,老二媳妇肯定不会让玲玲住过去的,这难道不是问题吗?
刘平媳妇周红过来了,“你发什么愣啊?谁打的电话?”
“我妈,问我学校能办借读吧,她想让玲玲来借读,我一说没法住校,到时候玲玲住哪里,啪给我挂了,妈这脾气见长啊。”
周红来了兴致,“玲玲就是老二家那个?从她妈身边跑来的?”
“对,就是她,老二媳妇肯定不会让玲玲住她家里,这天天坐公交上学也不方便,我就这么一说,老太太就生气了。”
“哎你怎么不说让玲玲住咱家啊?咱家客房收拾一下就能住人。”
老大不假思索的说道,“那哪行?家里多个人多不方便啊,这吃饭什么的不得多花钱啊?”
“你傻啊,你妈还能让你白干?我听你说这个玲玲在她妈那里啥活都会干,天天洗衣做饭的是吗?”
“是啊,她妈拿她当使唤丫头呢,不光干,干不好还挨揍,这回就是揍的受不了才跑来的,咱妈就拿着这个把抚养权要回来了。”
周红有点不以为然,“当妈的揍两下还能怎么滴,要我说啊,老太太这回是学精了,玲玲都这么大了,也不用费事养了,一要回来没几天就能拿工资了,多好的事啊,这买卖不亏。”
“瞎说什么?没听老太太说要玲玲来借读?回头考大学?哪里就能拿工资了?”
“也对,咱还是说玲玲借读的事,你让玲玲住咱家来,她要是来了,这干惯活了的人眼里都有活,肯定不会闲着啥也不干,这拖地洗衣服做饭什么的,她要是干了我不就可以歇歇嘛,我的这个腰啊,老是疼,什么时间我得查查去,看看椎间盘突出是不是又严重了。”
老大还是有点不愿意,“你要不想干就歇着等我干,咱家就三口人,还能有多少衣服要洗?玲玲都这么大了,来家里我还得天天穿板正的,不方便。”
“有啥不方便的?你又不是天天光着,我跟你说啊,以老太太的个性,这玲玲要是住咱家来,她肯定不会让玲玲白住,怎么着也得给玲玲带个八百一千的当生活费,你想啊,咱家活有人干了,这钱也赚了,玲玲一个小姑娘还能吃多少?还能在你妈那里卖个好,到时候老太太一高兴,拆迁款还能多分咱点,多划算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