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僵持一阵之后,庆帝轻叹了口气:“行吧,也不难为你了!”然后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开口道:“对了,陈萍萍,你很久没回乡看看了吧?”
陈萍萍愣了下随即答道:“陛下说得是,确实是时候很久了!”
“那你想念家人吗?”庆帝点点头。
“嗯,还真有点儿思念家的感觉了!” 陈萍萍赶紧回应,“能在监察院效力多年,虽然艰辛但也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确实也应该抽空回去探望一下了。”
“不错。”
就这样,你回去准备一下,将鉴察院的事宜安排妥当,等过了年再回来吧。”
陈萍萍听了,立刻表露“感激”之情:“陛下怜悯老臣,老臣真是感恩戴德,谢陛下隆恩!”
“行了,这些话就不用说了,你可以退下了。”
“那臣告退了!”
陈萍萍拱手施礼后,侯公公立刻上前扶着陈萍萍离去。
不久之后,侯公公回到殿内,随即听见庆帝说道:“宣李承渊觐见!”
---
礼郡王府的后院!
不同于前世京城的四合院,庆国京都的王府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庭院。
每个大庭院都包括前厅、厢房、后厅、厨房、库房、粮仓、马厩等多个区域。
除此之外,还设有花园、游乐园和诸如长史司、护卫处等功能性的地方。
整个王府犹如一个小社会,功能完备,能在其中满足一切需求。
通常来说,这样一个府邸应该至少有百余名仆役和丫鬟负责打理事务。
然而现在,礼郡王府只有八十余人显得略显不足。
不过,由于李承渊还没有成家,并无妻妾和子嗣,这八十多个人也足够照顾他日常起居所需了。
三个主院子中,前面的院子是给下人们居住的;普通客人以及宴会也在前院接待;中部院子用来迎接重要访客,并且这里还有宗祠和储物空间。
而后院则属于李承渊和他的几个侍女红薯、青鸟、桑文等人的住所。
李承渊居住在后院最大的宫殿,那是他的寝殿兼书房和练功室;侍女们住在右边较小的院落里,有十几个房间。
而左边的院落目前空着,是为将来王妃入住而准备的。
自从红薯接手管理府上事务以来,整个府邸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红薯还制定了内务手册,详细规范了每个人的任务、每月例银、平时需要注意的行为以及犯错后的惩罚措施。
除了李承渊本人外,所有居住于此的人都需要熟背这份手册。
对此,李承渊非常赞同,并全力支持红薯的工作。
虽然他宠爱几位侍女,但也深知规矩的重要性。
让红薯当管家就要完全信任她。
令李承渊满意的是,几位女孩虽有些辛苦却毫无怨言,全都认真地配合并刻苦背诵规定内容。
看着这一幕,他也忍不住感叹幸好自己身为王爷不用跟着背诵。
---
与此同时,在陈萍萍进宫与庆帝对话时,李承渊在家也没有闲着。
后院的春宵楼位于花园附近,是一座三层的小楼。
本来这里仅是个观景点,红薯今早改造成了娱乐场所,取名为“春宵楼”,取自于他的一句诗“春宵一刻值千金”。
这首诗句还未广传,因此保持其本意为春天夜晚时间珍贵的意思。
此时,正值寒冬,外面天降大雪,寒冷入骨。
但春宵楼内的氛围十分温馨,三楼的炉火熊熊燃烧。
李承渊正在此楼层和桑文、黄瓜与绿蚁一起打麻将,青鸟在一旁安静地看着热闹。
整个楼内气氛融洽且温暖。
李承渊拿起新摸到的牌后,高兴地宣布自己的胜利。
“清一色杠开!快把钱拿出来!”
“哎呀?殿下又赢了?” 黄瓜苦笑,今天已经输得很惨。
“殿下今天的牌气实在太好了。” 绿蚁同样感叹。
尽管她在牌技上游刃有余。
游戏继续进行,李承渊依旧沉浸在愉快的玩乐之中。
无奈之下,李承渊今天的牌运实在太好,其他人也只能甘拜下风。
而桑文则在一旁咯咯笑着,显得十分开心。
她生性随和豁达,从不会为小事斤斤计较,心胸开阔,什么事都能看得开。
输赢于她不过是游戏的一部分,关键是在其中获得快乐。
李承渊丝毫未留情面,收下胜利的筹码递给了一旁的青鸟。
他深信范思辙的话,牌桌上就是要认真对待,不认真玩有何意义?
几人准备开始新的一局时,红薯忽然走近,“殿下!”她轻声呼唤。
李承渊随即嘱咐青鸟替自己继续玩,然后走向一旁坐下,红薯也跟了过来。
“殿下,这是您要的名单,您可以看一下吗?”红薯轻声问道。
李承渊接过,温和地道:“你先坐一会儿吧,不必太拘礼,一天也够辛苦了。”
红薯甜美的笑容回应,“谢殿下关心!”接着在李承渊身边落座。
李承渊开始查看手中的名单,这些是两天来由红薯整理的各路势力对王府仆人施加影响并拉拢的人选名单。
这个安排是李承渊精心布置的。
虽然他知道府内的侍佣绝对忠诚,但也不可能完全阻止外来的暗探。
尤其来自皇宫和鉴察院的情报活动,若一味抵抗,只会让皇上对他产生不必要的怀疑。
所以李承渊让那些被接触的仆役们佯装同意,作为双重间谍向外部透露一些不涉秘的信息,既能保障安全,又能让人不对其保持过高的警惕。
这两天已经有几个人被拉拢,包括宫中、鉴察院以及几个王公大臣。
李承渊看罢名单,点了点头,说:“让他们答应下来。”“明白了!”红薯应允。
“不过要提醒他们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免得泄密!”
红薯答道:“殿下放心,我一直在叮嘱他们。”随后李承渊抓住红薯的手,温柔地说:“谢谢你,红薯。”红薯脸瞬间通红,“这些都是我分内之事,不敢劳殿下惦记。”
李承渊微笑,欲言又止时,外面传来丫鬟禀报说有皇差到来,宣召入宫面圣。
**皇宫**
在庆帝寝宫内,李承渊行礼道:“儿臣参见陛下。” 庆帝注视着他好一会儿后开口问:“这两天你频繁走动于各家府邸,有什么说法吗?”
李承渊答道:“前几日早朝上,父皇指示要多向众大臣学习政事,故儿臣选择登门拜访讨教。”
“那你学到什么了?”皇帝追问。
“没学到什么。”李承渊坦然说道。
“为何没能学到?”
“各位大臣都与我保持距离,不太愿意深入交流。”
“哦?难道连一位愿意教导你的大臣都没有吗?”
“不是完全没有。
户部尚书郭攸之和吏部侍郎范建倒是非常友好,儿臣也向他们请教过些事务,奈何根基浅薄听不懂。”
“还有其他人么?”
“没有别人愿意再多说了。”
对话在平静却不轻松的氛围中结束。
庆帝凝视着李承渊,过了一会儿,继续问道:“李承渊,你和太子关系密切?”
“陛下,太子是我兄长,我自然应该与他保持亲密关系!”李承渊恭恭敬敬地回答。
“嗯,那你觉得这种亲近合理吗?”庆帝问道。
“儿臣认为这是应当的!”李承渊答道。
“那么你与李承泽呢?”庆帝追问。
“二哥?陛下,我和二哥的关系还不错,不远不近,”李承渊说道。
“这不太好。”庆帝认真地说,“你二哥也像你现在这个年纪时,表现出色。
你应该多跟他学习一些!”
李承渊没有多想,附和道:“儿臣明白了。”
“你真的明白了吗?”庆帝追问道。
“儿臣真的明白了!”李承漘认真回答。
“那好吧,你可以回去了。”庆帝点点头。
“儿臣告退!”李承渊躬身行礼,然后离开皇宫。
……
回到王府后,李承渊直接来到了春宵楼,见到几位女子正在玩麻将。
他让她们停下休息,聚在一起。
接着,李承渊讲述了自己在宫里与庆帝交谈的内容。
此时需要集思广益,几女都值得信任,所以没有什么话是不可说的。
绿蚁是最先打破沉默的,她问道:“殿下,陛下问您拜访各部官员的事,是否意在从您口中获取答案?”
李承渊点头表示认同:“陛下确实有此意图,不过他更是为了试探我,看我会不会泄露什么不该说的话,也在考察我的临场应变能力!”
他的目的是多重的,既是为了隐瞒实情以便接触吏部侍郎赵文成,也是为了向庆帝显示自己的雄心壮志:培植势力并拉拢太子结盟,从而给庆帝施加压力,让他削弱太子势力。
李承渊觉得这样的做法可行,是因为他对庆帝有足够的了解。
庆帝虽冷酷无情,但对待有能力且效忠的人宽容大度。
庆帝正培养李承渊,所以他不必过于担心被责罚。
红薯点了点头,道:“哦,这么说来,殿下的表现是没有问题的!”
绿蚁紧接着提出了另一个问题:“陛下问及殿下和太子的关系,是在试探你们是否已彻底结盟吗?”
李承渊思考了一阵子:“也许是,可又不太像。
如果陛下真的在意这件事,他会问得更深入更具体些。”
说到这里,李承渊仿佛想到了什么。
“等等……我忽然明白了陛下的用意!”
他激动地站起来,兴奋地对众人解释:“我现在明白了问题所在。
之前我一直认为陛下调见我是因为我不安分守己,想要提醒或打压我。
现在看来,他不是嫌我过于躁动,而是不满意我采取的方式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