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来!
吴玄安时常游走于广宁县中,或察市肆百态,或探商贾生意,想寻一法谋长久利禄。
这一日,他于街市之中缓步而行,忽见各处服饰商铺门前皆悬锦衣绫罗,或褐或青,或素或艳,然衣裳多束以丝带,穿脱颇费周折,内里亵裤尤甚,皆以长带相系,每至更衣,往往需解数结,极为不便。
吴玄安见此,心下暗忖:“难道这个世界没有橡胶这种的吗?这玩意儿似乎也不怎么难搞吧!”
思及此,他不禁回忆起前世之橡皮筋,此物柔韧且弹,或束发、或固衣、或系物,皆极顺手。
这个时期,似也未有橡胶之物,若欲造之,须自寻原材,亲试其法。
当下,吴玄安不再游逛,径自往书肆之中,翻阅各类农书、百工技艺之篇,冀能寻得有关橡胶之记载。
然古籍多言漆树可取漆,胶树可取胶,却未言橡胶可为何用。无奈之下,他只得自往药铺、铁匠铺及各处坊间打探,偶闻岭南一带有橡胶树,割皮可得白色汁液,干后可作粘合之用。
吴玄安听罢,心中大喜,思忖:“若此物可得,或可造橡筋。”
遂托人购得一批橡胶汁液,置于瓷盆之中。然橡胶初得时尚为稀软,若任其干涸,则易断不韧,难成所用。
于是,他取些许草木灰掺入搅拌,欲试其变化。然此法虽能稍作硬化,却仍嫌韧性不足,稍一拉扯便断裂开来。
吴玄安思索片刻,复想起前世硫化橡胶之法,知硫磺可助胶质坚韧,乃遍寻广宁县中,终在一间药铺中觅得硫磺粉末。
店家见他购之甚多,颇感奇怪,问:“小兄弟要此物何用?”
吴玄安笑言:“作驱虫的!”
店家不以为意,遂将硫磺售予他。
得硫磺后,吴玄安回至家中,取铁锅置炭火之上,缓缓加热橡胶液,俟其微沸,遂撒入少许硫磺,顿时浓烟四起,气味呛人。
他连忙捂鼻搅拌,待烟散后,发现胶质较前更为柔韧,遂将其取出置于木板之上,摊平待冷。然此时尚未成形,须再制成薄片,方能裁切作橡筋之用。
吴玄安取木棍碾压橡胶,使其薄如纸张,而后用小刀裁成细长之条,再将其环绕成圈,稍加粘合。
然初制之橡筋仍嫌粗糙,或断或裂,难堪大用。吴玄安不气馁,反复尝试,将硫磺比例调和,增减火候,终于在半月之后,制得第一批柔韧适中的橡筋。
他取一束衣裳,于腰间试用,将橡筋穿入衣带处,轻轻一拉,便紧贴腰身,不松不紧,极为合适。
再取一条旧亵裤,将系带改以橡筋束之,穿脱之间,果然方便不少。吴玄安大喜,“这橡皮筋不贵,但是制作橡皮筋的方子千金。”
制成橡皮筋之后,吴玄安将方子配料整理好收起来,而后便想着如何推广,心知此物若推至市面,必然大受欢迎。
然商贾之道,非独力可成,须得借助良好门路,方能广而行之。
是以,他四处游走广宁县内,察看各家服饰布庄,欲寻一家信得过的商铺合作。
广宁县内商贾云集,布匹店、绸缎庄、成衣坊林立,各家所制衣物虽有精粗之分,然皆以系带为固,穿脱不便。
吴玄安数日考察,终锁定一家口碑极佳之铺,乃是薛氏布庄。此庄乃金陵薛家二房所开,至于是哪个薛家,吴玄安没有仔细打听,只听到什么丰年好大雪的话,感觉有点熟悉,但一瞬间想不起来。
薛家二房在此设庄,既卖布匹绸缎,亦制成衣,远近皆知,百姓富户皆乐于前来购置衣料。
吴玄安打听得知,薛家此庄由薛蝌主持。此人乃薛家二爷之子,年不过十余,性情和顺,颇具经商天赋,虽年少,却已掌管家中几处产业。
吴玄安思忖:“与其寻无名小铺,不如直投大商,若能与这什么好大雪薛家达成合作,岂非胜过自己苦心经营?”
遂整理衣冠,径直往薛氏布庄而去。
店中伙计见吴玄安年少,衣着虽不华丽,却也整洁干净,遂上前招呼:“这位公子,不知是要购布,还是定制衣裳?”
吴玄安微微一笑,言:“我非来购布,而是有一桩生意,欲见贵东家。”
伙计闻言,打量吴玄安几眼,见其言谈不俗,便说:“东家事务繁忙,轻易不见外人,公子所言何事?若事体不小,待小人通禀一二。”
吴玄安认真解释:“此事关乎贵店衣物改良,若成,必能大卖,烦请通报你们薛公子,便言吴某带来一物,可令衣物穿脱更便捷,事关商机,望其一见。”
伙计闻言,倒也不敢怠慢,遂入内禀报。少顷,一身着锦袍、风度翩翩的青年走出,正是薛蝌。
他见吴玄安年纪轻轻,略感疑惑,问:“听闻兄台有一物,可助衣物改良,不知是何物?”
吴玄安也不多言,径自取出橡皮筋,话言:“薛公子请看,此物柔韧有度,可作衣物束带之用,不但省去繁琐系带,且可随体型伸缩,穿脱之间,较之常法,便利十倍,且不失原本的衣物之优雅。”
言罢,他取出事先改制的亵裤,将原系带换为橡皮筋,稍一拉扯,便见其自然回缩,紧贴腰身。
薛蝌见状,不禁眼睛一亮,伸手接过橡皮筋,拉扯几下,确实弹性极佳,便即刻唤来店中绣娘,命她们将此物缝入衣裳之中,一试究竟。
不多时,衣物缝制完毕,绣娘试穿之后,皆称:“此物比带系之法实用太多。”
薛蝌听罢,面露喜色,转头对吴玄安道:“此物果然奇巧,若用于衣物,确可省去诸多不便。敢问兄台,是何家族,此物可能做主?且如何定价?又如何与我薛家合作?”
薛蝌不愧是商家之家,先问家族,免得生出事端,再问吴玄安本人是否能做主,后者微笑便说:“在下姓吴名安,字玄安。没有家族,孤身一人,此物是我闲暇之余偶得的。制作方法简单却非一般人想得到,且唯我一人知晓,若卖予贵铺,不过是单笔交易,若按此物之功用,推广至世间,未来利润难以估量。我之意,是以此方子入股,不售予贵铺,而与贵铺合营,凡用到此物的商品,所得之利,两家五五分成,薛公子意下如何?”
薛蝌略一思索,道:“兄台所言极是,此物若推广开来,必然畅销。但此事关乎我薛家大局,非我一人可决,我需禀报金陵老家,请主家定夺才是,兄台可愿暂待三日,待我得回信后,再行商议?”
吴玄安本也不急,便拱手道:“此乃大事,自当慎重,吴某便于三日后再来。”
薛蝌一笑:“如此甚好,那就劳烦兄台静候佳音了。”
遂命人送上好茶点,略作款待,双方遂定下初步意向。
吴玄安离开布庄,心中亦是颇感欣慰,不过刚才他突然就想起来这句:“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说的是什么呢。
“又是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