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月以来,汪达小队和杨天宇小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戈拉克寻找有关七十一个以太和七十二个以太构成的物质是什么的线索。
在马修和马特双胞胎的帮助下,他们跑遍了整个瓦恩加德所有能收集资料的地方:图书馆、遗迹、家族、纪念堂……
和这几年师徒三人所得到的结果一样:没有任何资料有相关记载。
天气逐渐回暖,春天从南方的艾尔卡索尼亚向北方的胡尔德拉卡涌来,人们脱下厚外套,穿上更为轻便的衣服享受晚来一步的春天。
广场上纪念碑下,花圃里盛开着当季的鲜花。
马修带着汪达和李时雨路过。
他们抄近路,从广场穿过,汪达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观察到戈拉克的作品。
马修,全名马修·丹德里恩·泰坦,即双胞胎中的哥哥,他见汪达对此感到好奇,干脆停下脚步,放下两个小人儿让他们好好观察老师的作品。
纪念碑通体由青铜所铸,取自科塔尔河上游矿场中的矿材所铸的合金,通体呈浑厚的黑绿色。
最底端是一颗圆球形物体,细细看去,上面雕刻各种纹理,在不同地方有凸起或凹陷的部分;圆球下方四周由各式武器或工具托举而起,视觉上像是支撑起这颗大圆球;在圆球上方竖立着一根螺旋式的柱子,由七十二个扁平的长方体组成,每一个凸起平面从下到上刻有文字。
阅读者如若想要阅读纪念碑上篆刻的文字,需在下方围着花圃绕圈,顺着着上去。
依次往上数,文字仅仅止步于第七十个长方体。
“七十个以太:人类”。
它的上方两个还是空白。
这就是他们现在要寻找的东西。
马修欣赏着纪念碑,对汪达和李时雨说道:“无论多少次,每次看到这个建筑,我都觉得我的老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真的是个天才。这座纪念碑美感与史诗感巧妙地融为一体,还结合巨人族神话,我们家族的老人们都很满意老师的设计。”
武器与工具托举起圆球,纪念碑整体在一个花圃中。
分别对应巨人神话中的菲约姆勒斯和波尔努斯,战士与花匠。
汪达围着纪念碑绕了好几个圈,还是不能理解那个圆球是什么。
于是他问马修:“所有的元素我都能理解。但是那个圆球,代表着什么?”
马修后仰脖子表示惊讶,蹲下身,和汪达保持同一水平线:“你不认识那个球吗。”
“啊?”汪达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认识。”
李时雨当然知道这个球是什么东西。
这半个月相处下来,李时雨知道马修相比起他的弟弟马特,话要多出很多。
马特的话多只限于别人问他问题或向他人介绍巨人神话,那么哥哥马修的话多就体现在方方面面,但凡是他知道的,马修恨不得将所有的事情尽数告知于你。
那么解释的工作就交给马修吧。
手上作出搓圆球的手势,马修迫不及待对汪达说:“我们居住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球。所以这个球就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星球,上面的纹理是老师收集了全世界国家记录本国的地势图汇集而成。老师还是世界上第一位汇总全世界地势在一起的人咧。”
因为圆球,马修衍生地讲出戈拉克的贡献。
他的话真的很多呢。
汪达听不太懂“地势”是什么,他向李时雨投去寻求帮助的眼神:“时雨,‘地势’是什么意思。”
李时雨说:“地势就是大地的高低起伏。汪达,我这么给你说。如果是一座高山,那么它在图里就是凸起的,如果是一个盆地,那么它就是四周高中间低的。”
啊!
原来这个概念叫做“地势”吗。
汪达一直明白这个道理,但从来不知道竟然还有一个词语是专门指代它。
长知识了!
这时,马修摇摇头,否认自己先前的说法:“不对,还差一点。斯托姆瑞奇的地势没有测绘出来,那里还是一片空白。”
“是世界最北边的斯托姆瑞奇吗?”汪达问。
“是的,就是那里。”马修就像一位为人们答疑解惑的学者,他对汪达说道,“远征队,你们知道吧。老师应该给你们提到过这件事。”
汪达和李时雨异口同声:“说过。”
“我们曾组织三批远征队前往斯托姆瑞奇进行探索,每次都是由学者和战士组成。其中远征的主要目的就是观测斯托姆瑞奇这片土地:它到底存在什么,拥有什么物资,涵盖什么地形,而且上面出现了新的遗迹。远征的计划刚刚公布时,这件事在巨人各家族里都传得沸沸扬扬,人们争前恐后的报名,所有人都想前往那片未知的土地探索。”
又来了。
汪达和李时雨对视一眼。
马修又要开始讲述额外的故事了。
“第一次远征。我们集结了一批最有活力的学者和战士,但他们踏上斯托姆瑞奇的土地之后没多久就失联了,没有任何音讯;”
“第二次远征。以战士为主学者为辅,主要目的是前往斯托姆瑞奇寻找第一批远征队,那些战士几乎是各个家族最为勇猛的勇者,但还是出乎意料的失联了;”
“第三次远征。是一批虔诚的学者自发组织前往的,老师的妻子伊莉娜老师其实也是我们的老师,她教授我们的是战士战斗的技巧,那些学者找不到战士能庇护他们,伊莉娜老师听说这个消息后主动承接这个任务,法特当时也说要跟着去,伊莉娜老师拗不过只能带着他一起。”
马修停顿一小会儿,说道:“第三次远征队还是失联了。”
汪达听到三次远征的故事,最后一次竟然和戈拉克的妻子有关。
伊莉娜竟然是主动承接保镖任务的吗。
她好勇猛!
那些明知有危险也仍要前往未知之境的学者也很伟大!
汪达在心里由衷地赞美这些远征队的巨人们。
李时雨问:“你说,这三批远征队只是失联。不是死亡吗?”
“嗯,是失联。”马修晃动着手指,“这个是我们家族的内部消息,毕竟一开始远征计划的发起就是我们家族牵头的。除开我们泰坦家,这个消息仅仅告诉了各位失联者的家属。”
“那你们为什么要对外说三次远征队都死亡了?”李时雨问。
李时雨这近一个半月内,或多或少在巨人民众的口中听到过,有关三批远征队在斯托姆瑞奇全军覆没的消息。
既然真相是失联,那又为什么要对外宣称是死亡。
马修站起,抱胸摇头:“这个我并不知道。我是家里的小辈,只有长辈才知道真相。我和我弟弟还有老师仅仅知道远征队失联却对外宣称是死亡这件事。我们也很好奇这到底是为什么。”
李时雨叹息:“好吧。”
毕竟世界中总会有问题永远得不到答案。
马修站在纪念碑前,不自觉欣赏起来:“老师真的是个天才。他是怎么想到这么美丽的结构的!”
马修热爱一切方形和对称建筑物。
这个纪念碑,每处地方都充满方形与对称的元素,马修认为这个纪念碑完全长在自己审美点上了。
规整的方形。
大气的对称。
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完美的东西了!
“完美!”他大喊。
声音很大,惹得周围路过的巨人都朝他看来。
眼见马修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汪达小声对李时雨吐槽:“他又不管我们了。”
李时雨努努嘴:“这半个月他就是这样,我们也该习惯。汪达。”
“但他有一点说的没错。”
“哪一点?”
“戈拉克是天才。”汪达评价。
李时雨埋头思考片刻,点头。
戈拉克·玛什是天才。
除了修缮海拉尔大教堂和主持开凿“世界树之河”这种闻名于世的工程。
戈拉克曾提出“建筑的本质是服务于民众”的理念,以此设计出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廉的“戈拉克玛什新式房屋”在世界各地推广,使得世界上大多数贫苦无依的人们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庇护所。
甚至在马修嘴里他们还得知戈拉克主持统筹规划了瓦恩加德未来五十年的城市发展规划设计……
小到编织一张有关巨人神话的挂毯,大到提出理念还参与世界性建筑工程。
处处都彰显他卓越的成就,对世界的贡献。
有人说是否是他作为神明的祝福“建筑”在他身上起了作用?
不不不,当然不是。
祝福“建筑”的具体效果是加固世界所有的庇护所:一顶帐篷、一个茅草房、一间泥巴屋……只要是能提供遮风挡雨的地方,祝福的效果都能普及。
帐篷不被狂风侵袭,茅草房不被雨水浸湿,泥巴屋不被落石击垮。
只要是有人居住,只要那是某人小小的“家”,那么“巨人”的祝福就会对它产生效果。
因此,戈拉克建筑与艺术的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并且他将自己的才华服务于全人类。
戈拉克·玛什是神明。
完美地做到了“爱人”本能的神明。
马修现在仍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之前他提前声明过只要进入这种状态无论是谁都喊不动他。
汪达和李时雨只好陪他多在这里站一会儿。
咚咚咚。
大地都在震颤。
一个和马修长得一样的巨人从广场外围跑来。
李时雨比汪达先一步注意到他。
是马特,马特·哈默·泰坦,马修的双胞胎弟弟。
巨人脚程很快,眨眼间就来到三人身边,他累的直喘气,看来是跑得又急又快。
奇怪啊。
汪达没有看到本该与马特一起行动的麋鹿。
跑这么累,还这么着急,是有急事吧?
“哥哥……”马特拍拍马修的肩膀,马修不为所动。
汪达帮马修解释:“马特,你哥哥他刚才看着纪念碑就被迷住了。已经过去很长时间。”
“啊,怎么会这样。”马特擦着额头的汗水,面色十分着急,“我有急事找他,必须现在立刻让他同我说话。”
“很急吗?”李时雨问。
“非常急!和老师有关!”马特急得直跺脚,“可是哥哥这样完全喊不动。他每次都这样!”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听见是和戈拉克有关,汪达同马特一起着急起来:“那怎么办?”
李时雨看看马修的小腿,摸着自己狩猎刀的刀鞘,问马特:“你哥哥在这种状态能感受到疼痛吗?”
“能吧?”马特很快摇头,“不行,我之前在房间里摔也没反应。或许不行吧。”
“如果是造成一个伤口呢。”李时雨将别在腰侧的狩猎刀抽出,“我给他造成一个小伤口,但痛感会异常明显,他说不定就会反应过来。”
汪达瞪大眼睛,急忙拦住李时雨:“这种方法太危险了吧。时雨。马修不是我们的敌人。”
李时雨无奈,看向马特。
他的意思是让马特自己决定。
马特看看自己的哥哥,又看看李时雨,最后下定决心狠狠点头:“嗯!你试试吧。”
李时雨对着汪达挑眉,示意他让开。
人家弟弟都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做吧。
汪达退至一旁,给李时雨腾位置,在心中默默给马修点一根蜡。
不好意思啊,马修,我可是帮你拦过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