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封赏里给出的实物奖励,对维克多更不算什么,都是领地工厂和农庄的产品,成本对维克多来说很低。
不过土地的消耗才是让维克多最惊讶的,本以为去掉预留的40多平方公里的工业建设用地,和50多平方公里的不适合开发用地,剩下的190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全部用于封赏军队和出租给自由民,没想到这次就用掉了140平方公里,只剩下50多平方公里。
目前领地还有五万多的契约奴,哪怕以后领地的契约奴数量不再增加,这些五万契约奴转换为自由民以后,领地向他们出租土地,按照成年人5亩以及未成年人3亩的标准,两河领也得准备将近2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同时为了保证领地的人口和牲畜的粮食和精细饲料储备,至少也得准备公顷也就是400平方公里的庄园耕地用于轮耕,也就是说领地的农庄还得增加280平方公里的耕地面积。
届时领地采用两年一轮的耕种方式,保证每年至少公顷土地用于种植小麦和燕麦,每年的小麦产量不能低于吨,这样才能保证领地人口的粮食安全。
毕竟领地饲养了大量马匹,尤其是战马需要喂食精料才能保证它的健康发育和作战时的充沛体力,按照维克多以后的规划,领地的马群还得扩充一倍,为了保证这些马匹的精料供应,至少得准备两三万吨的小麦和燕麦。
为了要保证领地领民能吃饱吃好,人均500公斤的小麦是不可缺少的,领地绝大部分领民从事农牧业,基本都是体力劳动者,粮食安全是必须保障的。
领地的农庄必须要用契约奴参与劳动,考虑到第二批以后的契约奴是劳动五年后解除农奴身份,两河领必须不断引进奴隶才行。
好在随着领地发展,自由民的粮食可以自行解决,维克多只需要保证手里的耕地面积能按照500公斤每人的标准产出粮食就可以了。
也因为领地目前的耕地面积不足,粮食产量不足,维克多一直想进行的粮食酒项目只能小批量生产。
为了这些原因,两河领的领地也必须得到扩张,至少要增加500平方公里可以用作开发的土地。
好在维克多可以继续扩张领地,从铁桦树领拿到两河领开拓权时,维克多就有1000平方公里土地的开拓权,而晋升子爵以后又再次获得了1000平方公里的开拓权,合计可以开拓2000平方公里的领地。
而领地现在加起来不过1140多平方公里的总面积,完全可以继续开拓860平方公里的土地,足够维克多使用。
不过领地的扩张方向得好好选,目前大鱼河北岸新扩张的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上已经是目前领地往北扩张的极限了。
至于为何不在大鱼河下游的北岸开拓,最大原因就是下游的水流速度相对快湍急,河面两岸高度落差大,非常不利于渡河。
木堡镇段的大鱼河因为存在多条支流,河水平缓,河面相对狭窄很多,目前已经修筑了两座浮桥由于南北两岸连通,才让维克多的向北开拓有了实现的可能。
如果继续扩张大鱼河北岸的土地的话,只能越过石灰河往西或者沿石灰河推进到二号兵站和三号兵站处,但是那样不利于领地防御,暂时维克多不作考虑。
维克多这次打算把扩张的方向定在大鱼河南岸,两河领目前在大鱼河南岸的土地是呈一个葫芦状,西侧领地大一些,东侧领地小一些,中间有一块狭长地带,大部分被森林覆盖。
领地的西南侧边界就是红土荒原,红土村就在那里,边界以西都是大片的红土地,植被稀疏只适合用来种铁豆,不适合向那里扩张。
南侧则与詹姆斯的绿谷领交界,不过詹姆斯为了开发铁矿山,将领地向西侧扩张,不会与两河领有冲突,所以维克多打算向南扩展,以河畔村到绿野村的狭长地带为基础,沿着森林两侧进行开拓。
海歌镇离最近的绿野村也有30公里距离,维克多已经将造船厂搬到了海歌镇,以后还会将大量人口迁移到那里,为海歌镇的以后的发展,也必须要给这些人足够的土地用于生产和生活。
河畔村和绿野村将作为开拓的起点,这两个村子在正好分别位于大森林两侧,两河领将会从这两处开始向南修筑道路,建立聚居点以聚居点为中心开拓周围10到15公里的土地,也就是一处聚居点的面积大约80到180平方公里左右。
这次维克多计划向南扩张800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森林作为天然的分界线,东侧沿海计划开拓500平方公里,需要建立4到5处聚居点,西侧内陆开拓300平方公里,需要建立3处聚居点。
以后的几批契约奴恢复自由民身份以后,都将被迁移到这里,租给他们的土地也从这里出。
维克多计划在冬天到来前,派出侦察部队,对大森林东西两侧进行测绘,掌握地理信息后,再制定具体的道路修筑和开拓方案。
维克多也提前让一号利用计算模块先行设计,等到时候拿到地理信息后再进行修改。
领地剩余的闲置土地,将只用于战功封赏,好在短时间内领地不会再大规模动兵,剩下的50多平方公里多土地足够用一段时间。
维克多还将这次扫荡行动中拿到的烈火部落和附庸部落的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战利品和酋长首级都送到了铁桦树领,看柯尔特伯能否帮他向公国换取一些战功,如果能拿到一到两份大功,就可以兑换开拓权。
一份大功可以换取300平方公里的开拓权,一份男爵级战功可以换取1000平方公里的开拓权,维克多也不打算继续积攒战功,到时候可以将这些战功直接兑换开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