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雨棠忍不住在萧承怀里抽泣了起来,这么久才收到自己父母的消息,她不免有一些感伤,说到底她也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女,萧承看着满心满眼的心疼。
“萧承,我爸妈他们都说报喜不报忧,我知道他们肯定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可是我现在又不能做什么。”沈雨棠觉得自己一点都没有用,如今在这里还都是靠萧承哥。
萧承前辈子是个孤儿,不能够体会这种感情,这辈子原主也是,不过后面被沈家收养了,他接收了原主的记忆,沈父沈母还有沈老爷子都对他很好。
“雨棠,你想哭就哭,我一直会在你身边,叔叔阿姨肯定是想看到你开开心心,不然他们这更加难过。”萧承只能这样安慰。
然后把他把人带进空间里,让沈雨棠散散心。
沈雨棠过了一会儿才平复好心情,沈雨棠说道:“哥,我们给爸妈寄一些东西去吧,爸妈在信上说了可以寄东西。”
萧承自然是百分百同意,他还提议道:“再寄几张你的照片给他们,叔叔阿姨一定很高兴。”
没有什么比看到女儿过得幸福更开心的事情了,萧承还说了要寄其他的东西,“羽绒服,肉干,菜干,药材,药酒,这些我们都给叔叔阿姨寄过去。”
听着萧承在这里絮絮叨叨地说着,沈雨棠的心一下子就平静下来了,仿佛有了主心骨一样,很是高兴。
“哥,还要拍一张我们的合照。”沈雨棠说道,她想给自己的父母看一看。
“好。”萧承都依着沈雨棠。
看着沈雨棠心情平复了之后,萧承就带着她继续在空间里看有没有什么要给沈父沈母。
萧承记得上次换了那么多的票,各种生活用品都有,到时候萧承去把他们全部用了,不然这票据也会过期,沈父沈母那里估计这样生活用品比较少,或许能够解决一些燃眉之急。
至于他们自己的,萧承想着那么多只鸭子大鹅,再去黑市一趟什么都有了。
萧承把自己的打算跟沈雨棠说了下,沈雨棠有些担忧这些东西能不能到沈父沈母的手里。
“哥,这些东西能够到爸妈手里吗?”沈雨棠的语气有些担忧。
萧承的关注点则是在沈雨棠一直称呼的爸妈,也就是默认他们一体了,他内心很高兴。
“叔叔阿姨既然说可以寄,那就一定能够到他们手里,雨棠你要相信叔叔阿姨的本事。”要知道能够在那里还寄信回来,沈老爷子还说他们已经站稳了脚跟,那么基本上是可以寄东西,沈雨棠是有些关心则乱了。
沈雨棠听萧承这么说了,这才放下心来。
“哥,那我们就赶紧准备东西,还有哥我要去跟你一起去县里买东西。”沈雨棠说道。
“好,都听你的,我们就骑自行车出去方便。”这个小三轮有些太显眼了,等过段时间,县里这个小三轮多些再出去。
而且如今都告诉了沈雨棠空间了,两个人也没啥秘密,直接放空间里。
沈雨棠那是行动力很强,立刻就让萧承出发,萧承把家里东西放好,然后让黄耳看家。
这段时间黄耳已经被萧承训练地十分厉害了,再加上灵泉水的作用下,这只狗已经十分凶猛了。
萧承还打算过段时间去山里再去给它实战训练一下,不过要把当前的事情给弄好。
萧承骑着自行车带着沈雨棠出门,现在虽然有些冷但是还可以接受,这风吹的人还不错,等更冷的天就不得行了,要戴着围巾和帽子。
他们到了萧承,直接去往目的地,百货商店供销社,进了百货商店供销社,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但大多都需要凭票购买。萧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各类票据,开始挑选物品。
沈雨棠眼睛一亮,指着货架上的一双厚靴子:“哥,这双鞋看起来很厚实,爸妈那边冬天肯定很冷,咱们得给他们每人买一双。”
萧承点头称是,将靴子拿下来,沈雨棠记得尺码,选好了就拿着。价格十五元一双,他们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这个可把旁边一个在那里纠结了很久的人给惊住了,想了想自己也咬牙买了一双。
其实萧承摸了摸这个款式的靴子,是真的暖和,还防水防雪,最适合冬天了。
接着,沈雨棠还挑了几个暖水瓶胆,想着爸妈随时能喝到热水,这个是需要票的,萧承也有,这点不用担心。
萧承看到有猪油卖,这在当时可是好东西,营养丰富又耐储,但是萧承看中的那个搪瓷盆,关于油萧承公斤里那么多的猪,猪油都可以自己熬。
还有榨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他们家里是不缺油。
还有一些糖果糕点,虽然数量有限制,但还是尽可能地多买了些。就算老人家不吃,留着走关系用也很方便,这些也是硬通货。
又去买了一些擦手擦脸的霜,沈雨棠还记得以前自己的妈妈一到冬天手就容易开裂,所以也要给她准备这些东西。
在百货商店零零碎碎买了很多东西后,萧承又带着她去供销社买了,他说道:“雨棠,我们尽量买实用一点的东西,并且体积小的东西,这样才能给叔叔阿姨带更多需要的东西。”
沈雨棠点点头,买了一些牙膏牙肥皂,沈雨棠又拿起几包针线,“哥,妈缝补衣服肯定能用得上。”萧承笑着接过放进购物篮。
沈雨棠真是有些小孩子气,什么都想买,不过萧承也由着她,她好不容易这么开心,就由着她吧,萧承心态放得很平。
随后他们来到文具区,沈雨棠挑了几本信纸和钢笔墨水,“这样爸妈就能经常写信回来了。”他们买的东西都是萧承空间里没有的,要是萧承空间里有,也就不用来买。
买完东西后,两人走出供销社。“雨棠,你看看还有没有缺少什么东西,再去买一些。”萧承说道。
沈雨棠看了看买的东西,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于是说道:“哥,差不多了,我们先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