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林天在终点前,大腿带着小腿,猛地用力跨上最后一步。
一把把挂在最高处的任务书夺下,随后连喘息的空都没有,直直顺着安全带往下跳。
没有一丝犹豫,也没有任何胆怯。
二十米啊,稍有不慎摔下来都是粉身碎骨。
他与生命的连接就系在一捆直径一厘米的安全绳上。
真不知道这孩子是胆大呢还是胆大呢还是找死呢。
滴!滴!滴!
下来的瞬间,场馆变成红色,随后刺耳的滴滴声响彻整个一层。
这是提醒,也是警告。
在一分钟后一楼大门就会紧闭,没有及时逃出生天,那就下次再见。
林天就跑啊,玩命的跑啊。
用四百米障碍最后那五十米的速度冲刺呀!
边冲刺还边看手里的任务书。
找到隐藏歹徒窝点并摧毁它
击毙最少五名犯罪分子
扫雷不少于十个
......
密密麻麻写了一张纸,林天边看边往脑子里记。
因为这纸他妈的还能融化!!
有点心眼子全用自家队员身上了,好玩,会玩,下次还来。
林天被激起了挑战欲,上了楼后还没看清里面的构造,被火烤的温度拦住了脚步。
如果说刚才是寒冰地狱,现在就是地狱后的烈焰赤火。
冰火两重天快乐似神仙。
林天顶着满头汗水在门口排列组合,部队的排列组合不是要解二元一次方程,而是让你在最短时间内排兵布阵。
要合理利用给的资源做军棋推演,至于评判标准嘛...得看监控室的两位大佬。
熊宏盯着屏幕点头:“不错,用装甲集群闪电突击撕开蓝军防线,炮兵组合运用合理。
切断通信的情况下能想到用无人机群构建临时通信网络,完全看不出是个参军还不到一年的新兵。”
铁行听的连连点头,“思路是有的,打法也挺合理,这几周的战术课算是没白上。”
然后,然后他果断按下“x”
林天看着屏幕上血淋淋的效果图,怒极反笑。
不通过你早点按啊!我都要到下一关了你给我来这出!
心里咆哮着,手上动作没停,重开。
熊宏对铁行嘴上夸按不通过的情节不发表意见。
神剑嘛,让你一击必中的怎么能叫神剑,那叫天命之子。
不经历风雨哪儿能见彩虹,不经历磨砺怎么出剑锋!
那么顺利就通关还要他们两个障碍(划掉),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做什么。
林天挥舞着十根手指头在屏幕上来回移动,重新调整战术布局。
既要思考蓝军进攻方式,又要顾忌红军的防线推进。
每个标志代表的不是游戏中简单的棋子移动或虚拟数值增减,而是代表现代战争中的战术体系、作战原则与指挥艺术。
看着屏幕中红蓝双方各执一手,别的人看来可能是双方战力分布均匀,但在铁行眼里蓝军离全盘皆输就是时间问题。
特种渗透已经绕过蓝军大后方,斩首行动即刻完成。
“蜂群战术”通过多方向小规模袭扰制造战场混乱。
铁行果断按了绿键。
熊弘吹了声口哨:“这下可以了。”
铁行笑笑不说话。
干扰室内
屏幕上大大的红色映在二小队的脸上,空间一片静寂。
“我靠!”卢晨瞪大眼睛指着屏幕叫起来,“刺猬!你放海了!两次就让他通过了,不要以为你们是同个寝室的就有交情还是怎样,在这里不好使!”
这关五次之内通关都是九十分往上的优秀成绩,三次以内少有,两次这还是头回见。
齐楷委屈啊,“我已经尽力了!这个方面不是我强项,你行你上啊!”说完还不过瘾补了一句,“这是大队长按的通过有本事你找他去!”
“我...”卢晨被怼,手指对对,看向明哲:“队长~你看他~输了还那么理直气壮。”
明哲都快被烦死了,揉了揉太阳穴,“有点儿正形,他现在的成绩已经是历来最快的,要是真通过了大家都不好受。”
“我那些套路你们都熟知了,他那鬼点子一个接一个的,真遭不住丢人呢。”
林天不知道背后与他对战的是他的好舍友,只当是系统随便抽题。
通过后自然而然往深走,只是越往深,温度越高。
整个屋子都是黑的,高温从上面,下面,脚底,旁边,无孔不入钻进林天的皮肤内。
引得每个汗腺激动的跳舞,嘴唇这种汗腺分布少的地方都疯狂流水,更不要提其他地方。
从水里捞出来也就这样,体内水分急剧蒸发。
他感觉自己现在就像唐僧,被塞进了蒸笼,要把他烤化。
而唐僧身边还有几个徒弟说话解闷,他就只有他自己。
更可怕的是越往里,温度愈高、愈发黑暗。
直至没有一丝光亮,林天才摸到铁壳子。
拆雷。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凭自己对雷的理解摸索,把引线与爆炸物拆开就算结束。
这种常规雷在白天林天三分钟内就能拆掉,但在这里,他每个动作都不敢大意。
与其说考验拆雷能力,更不如说是增强心理恐惧。
有幽闭恐惧症的人绝对干不来这个,狭小、逼仄、炎热。
滴滴滴滴的倒计时像是催命的符篆,让平静的心不再平静,心里的恶魔肆意生长。
停下吧,停下就能看到光,温度就会变成最适宜人体的24度,还有数不尽的水源。
继续吧,继续没有光明的扫雷生活,拆掉这颗后还有数不清的爆炸物。
两种声音在林天耳边萦绕,他已经分不清这是他心底的声音还是人为干扰。
因为他的注意力全放在他的手上。
触感,气味、声音,微弱的波动都被他捕捉上。
咔哒。
这枚引线被拉开。
林天把零件按位置放好,摸周围的的空间。
应该是三角型构成,越往里空间越少,往后退的缝隙越大。
那门呢?
高热的温度已经让林天脑子运转能力螺旋式下降,想不如做。
这时候他只能用身体感受不同的空气波动,手摸缝隙,找到突破口。
平滑的墙面突然出现波起,波起范围很小,只有指甲盖的那么大的范围。
他本来略过去,直觉感觉不对,反复确认,就是这里!
往下一按,出来了,出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