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看着妩媚却不失清纯的朱琏,笑说道:“咱们儿子知书达理,有勇气,更不缺骨气,自然要封太子。”
他可不是绝命毒师,靠着抡斧子干翻赵匡胤,老是防备自己的儿子。
连儿子都看不下去,绝命毒师做人太失败。
朱琏听到赵桓的话,心中更是感动。
昔日,赵桓也是嫡长子,始终被打压,一直没有被立为太子。也就是前几年,赵桓的年纪太大,赵佶实在拖不下去,才立赵桓为太子。
赵谌小小年纪,就能入主东宫,更有最受皇帝器重的李纲担任太子太傅。
官家厚恩啊!
朱琏心中感激,一双明媚的眸子水汪汪的,透着无尽的风情和魅惑。
良辰美景,佳人动情。
赵桓狠狠锻炼了打桩耕田的技术……
一切平息,赵桓回到垂拱殿,先安排了李纲和杨时的任命,命李纲兼任太子太傅,杨时担任太子少傅,一起教导嫡长子赵谌。
册立太子的诏书,暂时没有下达。
借助任命太子太傅的事情,看看会不会有人来反对。
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赵桓安排完,继续撰写黑火药改进的制作工艺。
赵桓一气呵成写完,又检查了一遍工艺,吩咐道:“传旨,召工部尚书胡直孺觐见。”
胡直孺的家境比较普通,他父亲四十多岁才考中进士,曾担任潮州知州。胡直孺也不是天才少年出身,也是四十四岁才考中进士。
他今年七十三岁,才担任工部尚书。
不出意外,这辈子到头了。
旨意下达没多久,胡直孺大步走进来。七十出头的胡直孺,身材瘦削,背脊有些佝偻,精神却非常好。
胡直孺拱手行礼,高声道:“臣胡直孺,拜见官家。”
赵桓问道:“胡尚书,朕要抗击金人,需要更厉害的武器。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部能改进武器吗?”
胡直孺回答道:“回禀官家,改进武器是日积月累的事情,不是临时抱佛脚能有用的。要全面抗金,重在人心。唯有官家整顿人心,才有击败金人的机会。”
赵桓试探道:“朕听说,胡尚书主张求和赔款,怎么要抗金了?”
胡直孺瞪大眼睛,一副金刚怒目的姿态,掷地有声道:“臣自始至终,都主张抗金,绝不会屈服金人。”
赵桓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才对嘛!
虽说投降派占了大多数,可偌大的天下,总有无数人心怀热血,不曾放弃抵抗。
大一统是铭刻在每一个华夏人骨髓里面的。
天下,必定一统。
赵桓感慨道:“没想到,朕竟然误会了胡尚书,这是朕的过错,赐座!”
胡直孺小心翼翼的坐下,感慨道:“官家要和金人死战,是极为圣明的。向金人投降求和,生死系于金人之手,是绝对不行的。唯有自立自强,才是唯一的出路。”
赵桓赞许道:“如果人人都如胡尚书一样,敢于死战,大宋哪里会处处受制于人。”
胡直孺谦逊道:“官家过奖了。”
他心中更是激动。
作为经历过宋徽宗时代的人,见惯了朝廷的乌烟瘴气,现在官家励精图治,一力主战,让胡直孺直呼圣君临世。
大宋有希望。
赵桓试探一番,取出新的黑火药制造工艺,递给胡直孺道:“胡尚书,这是黑火药的改进之法。”
“你亲自抓这件事。”
“一旦新的黑火药制造出来,引爆实验的时候必须隐蔽。凡是参与的人,也都必须忠诚可靠,不允许出任何纰漏。”
“这是关系我大宋未来的武器。”
胡直孺激动道:“臣胡直孺,定不负官家的厚望,一定会完成。”
赵桓说道:“去吧!”
胡直孺行了一礼,恭恭敬敬退下。
在胡直孺离开后,赵桓吩咐道:“通知朱伯材,安排皇城司的人保护胡直孺,务必确保胡直孺的安全。”
周瑾应下后赶忙安排人去通知。
……
胡直孺出了宫,一路回到工部值房。
作为工部尚书,胡直孺一向敬职敬业。他虽说七十出头,在他看来还很年轻,毕竟姜太公八十多岁才出山。
胡直孺了解工部的火器,翻开火药的制作工艺,仔细的看完后,琢磨着火药粉末掺水后搅拌混合,再阴干碾碎,又低温烘干的可能性。
有什么必要呢?
胡直孺了解黑火药的情况,却不懂改进的用处,只觉得工序复杂了很多很多。
好在,他相信皇帝。
皇帝没有搞花岗石,没有大规模的找游方道士,更是励精图治,一心一意抗金,岂能再苛责皇帝呢?
皇帝折腾点火药,也是为了抵抗金人,是一片好心啊!
不能凉了官家热血的心。
干了!
胡直孺拿着黑火药的新工艺,直接去了东京城外的火器制作坊。
工部设有军器监,在军器监下面设有广备攻城作,下辖火药作、青窑作、猛火油作、金作、火作等作坊。
火药作,就是专门生产火药的作坊。
胡直孺作为工部尚书,要安排事情,只需一道命令就行了。可是火药的改进,是官家亲自安排的。
他得亲自来。
胡直孺一路到了火药作坊,他一出现,火药作坊的负责人刘旺就来了。
面对胡直孺,纵然刘旺是火药作坊的大师傅,也紧张无比:“大人,大人驾临火药作坊,有什么吩咐?”
胡直孺神色和善,问道:“识字吗?”
“识字!”
刘旺连忙回答。
胡直孺取出新火药的制作工艺,递过去道:“这是火药的改进之法,你带人立刻试制。”
“做好后不要嚷嚷,直接到工部找本官,我们一起实验。”
“记住了,这是机密。”
胡直孺眼神转冷,杀气腾腾道:“一旦泄露,不仅你的人头保不住,你全家老小一个都跑不掉。”
刘旺吓得身体一颤,连忙道:“大人放心,保证不会泄露。”
实际上,火药制作本就是口口相传,绝不允许外泄。
胡直孺敲打后,微笑道:“事情办好了,少不了你的赏赐。看你这模样,怕是都五十多岁了,好好把握立功的机会。”
刘旺心想,我哪里是五十多岁。
我才三十八。
我还年轻!
只是,刘旺却没解释,连忙道:“请大人放心,小人立刻就安排。”
胡直孺才转身离开。
刘旺送走胡直孺,长长的出了口气,心想这些官老爷太吓人了。
他回到房间,翻看着新火药的改进方案。制作工艺不难,却复杂了些,只是这样的改进什么深意吗?
刘旺一时间不明白。
刘旺不明白,却很清楚一点,大领导要做的事情,就算是错的,也是对的。
照办就是!
刘旺带着三个心腹学徒制作,因为第一批做得不多,一天时间就做出来了,同时按照正常的火药包制作流程,用一层层桑皮纸包裹起来。
一切准备好,刘旺直接去了工部,见到胡直孺后,行礼道:“小人刘旺,拜见胡尚书。”
胡直孺眼神期待,问道:“做出来了吗?”
刘旺说道:“小人按照正常的火药包制作,目前制作了三包火药。”
胡直孺心中也好奇,颗粒状的黑火药到底有多大的威力,起身道:“走,我们去火药作坊,在山中试验威力。”
“遵命!”
刘旺点头,和胡直孺出了东京城,一路回到火药作坊。
刘旺取了一包火药,来到火药作坊的后山,把火药包放在一棵大树下,看向远处的胡直孺,问道:“胡尚书,现在就点火吗?”
胡直孺催促道:“别磨磨蹭蹭的,赶紧点火。”
刘旺取出火折子,点燃了长长的引火线。
刘旺飞快的跑到胡直孺的身前挡着,提醒道:“胡尚书,您退后一点,小心些。”
胡直孺把刘旺扒拉开,自信道:“我已经站了很远,隔着这么远,能有多大的威力?别挡着本官的视线,本官要看清楚,才好向官家禀报。”
滋!滋!!
引火线燃烧殆尽,引燃了火药包里面的黑火药颗粒。
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山中。
漫天的泥土飞溅,哗啦啦的洒落在胡直孺的身上。
胡直孺短暂性的失聪,脑中只剩下嗡嗡的爆炸声。他眨了眨眼睛,苍老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