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李念一阵热血沸腾,这个中二少年感觉这才是自己的偶像啊。
对着张南行的背影暗暗发誓,这个大哥我认定了,谁来了谁都不好使。
忙碌的一天过去,张南行也是被李念这小子从旁边絮叨了一天,但是在李念的努力下,两人也顺利加了好友。
张南行发现他除了中二一点也没有其他太大的恶习。也是个中二的鬼火少年,要不然以这个小子的家境,也不至于都高三了,还是个雏。
李念再三表示,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一定要考到德州大学去。本来自己还想考到燕京或者魔都去,逃避家里的管理,这下好了,德州大学有大哥,自己哪里也不去了,去大学给大哥当小弟去。
这一天李念像个蚊子一样在自己耳边嗡嗡作响,到了下班的点,张南行逃也似的赶忙下班走人。
看天色还早,张南行便打车到了德州西面的黑马市场。
黑马市场是德州的一个老市场了,占地面积很大,原来是以古玩闻名,在全国都有一定得名气,后续经过多年发展,药材、古玩、物流。焕发出市场新的活力,俨然是一个货物的集散地。
里面那条街才是药材的店铺,沿着宽敞的街道漫步向里,放眼望去,路两侧全是商铺和古玩的地摊。
扫了一眼,摊位上绝大多数都是仿品。还真入不了张南行的眼。
不过张南行也饶有兴趣在几个摊位前驻足,拿起几件古玩把量,这几件是明显有微弱气息波动的,明显都是老物件。有些年代,但也绝对时间不长。
更是有的物件,气息中夹杂着一丝丝阴气,张南行基本断定都是刚出土不久的物件,铁定来路不正,但他才不管这些,他也不想无缘无故招惹麻烦上身。
没有灵气的东西对于他来说等同于废物,而且这种地方也不用想捡到大漏,能大方的摆到地上的都是多少古玩商不知道过了多少遍的了。
到了街中间的十字路口,向左转就是药材销售的那条街了。街口处围了呜呜丫丫的一堆人。
透过人群,张南行好奇的往人群中间看了一眼。
路上坐着一个老农打扮的人正在卖东西,面前放着一块包袱,包袱上放着一个盘子模样的物件。旁边围观的都在瞧这件古董。
旁边一名穿着唐装的中年男人双手拿起来正打量着这件官釉花口盘。
但随即将瓷器放下,当着众人说了一句:“老人家,你这东西品相不错,但是有点看新啊,像是仿的”
旁边围观的大多都是有点古玩常识的,一听这话,就知道物件不真。
老汉也听不懂他说的什么意思,只是说,这东西是祖上传下来的,要不是自己的孙子得了重病急需用钱,自己说什么也不会把祖传的东西拿出来卖。
穿唐装的中年人一脸的尖嘴猴腮,人称“三爷”,在黑马市场也有些名气,这里的人大多都认识他,只不过这家伙买卖可不怎么地道。
古玩这行,买定离手,打眼自己认栽,这个家伙做局也坑过不少人,但是这家伙确实有点眼力,他说物件看新,也基本可断定这件官釉花口盘是仿的了。
旁边站着的一个胖子模样的人满脸失望,这个人叫王刚,也在黑马市场有着不小的生意。平时就好个古玩啥的。但是奈何自己确实眼力见不行,也被打眼了多次,但还是挡不住王刚对老物件的喜爱。
今天王刚饭后在街上瞎转悠,看见老汉这件物件,自己倒是比较喜爱,就是开价有点贵,老汉咬住10万不松嘴。王刚又怕被打眼,这才喊了李三过来给瞅一眼。
见老汉一脸疑惑,李三干脆说到:“老人家,我是说你这件花口盘是个仿的,时间最长也就是民国的,值不了几个钱的”
“不可能,这可是我爹临终前传给我的,说是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至少也是个明宋两朝的”
老人家一听就急了,这东西怎么可能是假的,自己小孙子还等着钱救命呢。
李三一听便不高兴了,又将瓷器拿出,向着众人展示道:“大伙看了,瓷器的品相确实不错,但光泽度过高,盘身没有划痕牛毛纹,整个瓷器麻麻赖赖的,包浆不足,缺少温润之感”
众人里面也有一些行家,也是隔空看了一下,确实如李三所言,物件确实过新,缺少年代感。
李三更是将花口盘拿到王刚面前:“王老板,这个东西你还留不”
王刚满脸的嫌弃之色,真东西他说什么也要掏钱买下来,但是新东西自己那还少吗,每次看见自己打眼买的那几件藏品,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件再买回去,丢不丢人啊。
老汉哆嗦着嘴,没有说出话来,看这人说的头头是道,难道真是近代的,那自己的小孙子怎么办。
见老汉满脸焦急之色,李三叹了口气,道:“哎,看老人家也是遇到难处了,这样吧,这件瓷器也算是民国仿的,我给你个实在价,500块钱,你看怎么样”
众人也没说什么,这种官釉花口盘,如果是民国仿的,确实也不怎么贵,收藏价值也不高,但也不至于价钱这么低,最少也要1000块钱。
但是众人跟李三算是熟识,也不至于为了几百块钱去拆他的台。王刚听到是赝品,也表现的兴趣缺缺。
这时的老汉已经急的快流出泪来了。焦急的说道:“那怎么行,我小孙子还在医院等钱用呢,这可怎么办啊”
老汉自己虽然定价10万,但是自己想的是谁要是给5万也就卖了,谁料是个假的,就值500块,老汉感觉自己天都塌了。
李三也不看老汉那着急的目光,手也没放下盘子,无所谓的说到:“老人家,你可以去打听打听,500就不少了,赝品没有收藏价值,也就是我,看你老人家可怜,高价买过来,算是给家中添个摆设了”
众人心中都暗骂无耻,明明是你小子占便宜了,还说的大义凛然,但众人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看着。
老人暗自叹了几口气,哎,老天啊,这是要葬送我孙子的命啊。
500块钱,自己回去怎么跟儿子交代啊,哎,但也聊胜于无了。
老汉擦了擦眼中的泪水,道:“哎,既然这样,那就。。”
老汉的“卖了吧”还没说出口,就听的旁边有人喊出一句“且慢”。
众人寻声望去,见一个少年在人群外面,对着老汉道:“老人家,我对瓷器也颇感兴趣,这件瓷器能否让我上眼一观”
李三阴郁的看了一眼张南行,嘴里没说话,但是心中暗骂起来,哪里来的毛头小子,坏三爷的好事。
但是跟老汉还没有钱货两讫,李三也不好说什么,但是看张南行的年龄,这小子能有多大的造诣,随即将手中的官釉花口盘递了过去。
张南行没有伸手去接,示意李三将盘子放在摊位上。李三“切”了一声,小子还挺小心,三爷还能坑你不成,虽然他也用这一手坑过不少人。
众人倒是心中了然,“玉不过手”这是古玩行的行规,这可是多少血的教训才换来的。但凡瓷器、玉这一类易碎品,买家递给你,你只要敢去上手接,买家万一使坏松手,东西掉地上碎了,说不清道不明,最好的结局也是买卖双方一人掏一半的钱。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虚高的厉害,买家自己出的那一半也远远高出了物品的价值。
所以行家都防着这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