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问下来,军部众人皆是面色一变,他们或许也能够想到这些,但长期的习惯已经让他们心思更多的偏向稳定。
如果能够退一步换得一年的发展时间,那放弃一个晚唐也不是不行。
但他们将情况想的太乐观了,米国既然想要拖着华夏,那就不可能会给华夏的喘息机会。
“这样看来,确实不得不打了。”
赵将军面色严肃,叹息一声。
华夏刚刚有些起色,他们最想要的还是将这种发展维持下去,时间拖的越长,对华夏是越有利的。
这并不是主战主退的问题,仅仅是思考角度不同。
但现在段尘讲的也确实有道理,退一步并不能拖延太长时间,反而会损耗原先的利益。
“预估先投入个30万融合点吧,好在今年我们融合点增长不少,早期投资消耗也少了许多。”
段尘心中估算后说道。
真的要他一个人去抵挡两国联军,哪怕是可以他也不会这样做。
无论段尘还是军部都明白,神话三国才是华夏的底牌,这样送过去消耗,那米国可能真的要笑翻了。
“这场战争参战是必须的,投入多少也要打。”
张道北强硬说道。
方向清晰后,谁又不能强硬呢。
早先有顾虑那是因为牵扯太多,但当军部众人明知道逃不掉的情况下,就又有了拼命的决心。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能够将问题消灭在源头,那就要一鼓作气。”
郭锐眼神放光,心中热血又涌了上来。
他还真的想要好好看看,这蓝星强国到底有多少实力。
“说得好,华夏先行投入,尽快建立防线,我会马上过去。”
段尘心中触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战确实关乎华夏的国运。
赢了,米国倭国还有棒子国,就很难再掀起一场针对华夏的联合围攻。
一旦输了,那不仅国力受损,早先在各个秘境建立的良好局势,也会被瞬间打破。
华夏就只能再次依靠几个本土秘境固守。
无论如何,结果不会再坏了。
·····
会议结束,诸将退去准备战斗,张道北神情沉重走入一间小办公室。
办公室内没有电脑,只有一张古朴的木桌,上面摆放着几张纸质文件。
他坐到了位置上,再次打开了与段尘的通讯信息,神情严肃。
“张将军,还有什么事吗?”
段尘正准备工作,眼见通讯接通,疑惑的问道。
张道北说道:
“这次战争参战是肯定的,但我想要华夏充当主力,你还是不要去了。”
眼见段尘疑惑,他接着解释:
“米国主动联系了倭国与棒子国,其中倭国肯定是要在晚唐展开大战,但棒子国就不一定在晚唐投放兵力,唯一的目标就是神话三国了。”
军部众人讨论时,单单讨论了大化改新是否参战的问题,并没想到段尘的辽东也有可能危险。
但张道北从其中透露的信息明显的察觉到了不对劲。
“张将军,我明白你的意思,三国这边不需要太过担心,毕竟还有公孙度顶着,哪怕他们真的联合了,我也没有问题。”
段尘并不在意,这些他也早就想到了,但在神话三国,机械化部队最终能发挥多少战力还另说,全面入侵他也有办法抵挡。
“段尘,无论如何,你的安全,三国区的发展,才是华夏当前最重要的战略问题!帮助华夏我们自然是希望的,但三国区本身的安稳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张道北并没有放松,而是接着道:
“按照现在的态势,未来可能是十年,可能十年都不到,融合要开始,我们得到的最新消息,蓝星的扩张已经不似往常一般剧烈,好似达到了某种瓶颈。”
“有预测,在后10年,镇国区外的气候很可能改善,显然这是要为秘境融合提供空间,三国区的进展终究代表着华夏的未来,我不希望你们出事。”
他说着,眼中带着些期盼,不知道他张道北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但想到这里,他心中又带着些恐惧,秘境融合之后,没有秘境空间的限制,没有融合点的限制,将来绝对是一场激烈混战,其中变数绝对比这20年要多的多。
“我明白了,这次战役我会先行观战一段时间,等到适合机会。”
段尘表示认可。
军部的心思他明白,只是自己的天赋能够有点作用,不为华夏做些什么,总归是让他感到浪费。
“段尘,无论如何,你都要注意安全,现实些说,一个淮南节度使,一个渔阳太守,两个势力没了就没了,对华夏影响不到伤筋动骨,而你的精锐一旦受损,那造成的波动可就大了。”
张道北语重心长的告诫,在他眼中,这个晚辈能力绝对是顶尖的,但就是有些喜欢冒险,从进入秘境到现在,一系列选择虽然都成功了,但一旦失败,代价也是华夏难以承受的。
“我明白了,辽东的稳妥才是最重要的。”
段尘点头表示自己听进去了。
他这也确实不是敷衍,张道北这些话也是让他再次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
确实是不能太过冒险了····
·····
通讯结束,各自忙碌。
段尘忙着处理通辽屯田,北境开垦,昌黎工业发展,辽西移民安置等各项事务。
张飞陪同着豪族们顺着道路朝着北方赶去,随行的还有各种专门用于三国地区活动开发的机械。
未来的北境郡和通辽郡的定位一致,都将作为辽东的大后方,国力的增长点,人口的蓄水池。
受到华夏的影响,辽东的行政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工业部,商业部等各种部门的设立。
这些垂直管理的部门,逐渐将早先县令和郡守对地方的集中管理权力取代,很多的纵横交错长期来看,可能造成管理职权混乱。
但从短期来看,特别是对于辽东这片小地方来说,可以极大的提高行政运行效率。
某种程度上,段尘在辽东的集权,是河北袁绍,兖州曹操等人无法想象的。
无论是对人才的管理,土地经济的把控,还是从上到下的行政事务处理,都可以达到如臂使指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