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们那么多,这次就是来教训鲜卑的,能够打一个是一个,何必又瞻前顾后呢?”
张飞有些不耐烦,重骑兵都已经掌握在手,他只想要好好冲杀一番,不想再搞其它。
“翼德,北击鲜卑乃是大事,怎么能够如此鲁莽。”
关羽与其争吵起来,话说的确实有些道理。
“主公,我认为不如慢慢推进,先剿灭慕容鲜卑,将其部族迁移入辽西,既能够起到震慑鲜卑的效果,又能获得大量人口,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杨朱上前提议。
作为蓝星人,他对于这些草原部族有不同的看法。
却不知张飞直接反驳:
“鲜卑人狡猾,其我汉民过甚,我等此去北伐自然是要给予其重创,如今大军聚集粮草齐备,单单攻下一大部落看似得利,其实也是太浪费了些。”
随后他接着说道:
“我们既然来了,就要重创各大部族,杀其男子,掳其女人,收其牛羊,这才能报我汉民之仇。”
能说出这话,并不代表张飞是坏的,这是三国本土将领的传统思路和固有想法。
“翼德说的对,如今地图在手,大军齐备,正是一鼓作气剿灭鲜卑之时,岂能浅尝辄止见好就收,这不是我们辽东军的风格。”
关羽抚摸刚刚长须,点点头表示认可。
“二位将军所言极是,我只是想主公领地正缺人口,如此多的鲜卑奴隶,正好可以送去挖矿,虽然一次俘虏不多,可是多去几次就好。”
杨朱先是表示认同,随后再次解释。
最终的难题还是交给了段尘。
如何对付草原民族,这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中原政权的极大难题,无论是汉初和亲,还是汉武帝时期直接屠杀,还是到了东汉开始扶持势力,亦或者是西晋直接迁移其人口进入中原。
种种历史教训恐怕整个蓝星只有段尘一人能够看到。
三国本土更多希望恢复汉武帝时期态度,有强汉的心态和能力。
蓝星探索者因为缺失历史,少了很多治理经验,但他们更为重视工业和人口积累,因此手段相对温和。
到了现在,段尘手下确实没有一个掌握全方位信息的战略家,华夏不了解情况,本土谋士不了解华夏。
本时代顶尖战略家诸如“诸葛亮、荀彧、郭嘉、贾诩等”有不能在身旁给他参谋意见。
所谓“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如今这个半吊子辽东军就他掌控的信息最多,也就段尘能够整合各方资源了。
“我再想想,明天我们最终确定。”
话都说到了这里,诸位“武将”也就只能是一一退下,确实没有人比他们懂如何进行战术操作。
诸如关张和太史慈等人,恐怕已经将如何捅穿鲜卑各部的战术都想好了。
但现在段尘要想的并不是捅穿鲜卑重创鲜卑的事情,而是要如何将利益最大化。
送走众建立之后,段尘站在高低仔细眺望眼前营帐,麾下武将实力强劲,关张二人更是当世顶尖,太史慈成长一番也不会差。
士兵基本全部达到精英级,并且装备战甲强弩,进攻防御都已经达到精英级顶尖水平。
哪怕放到当前各路诸侯,他也不太畏惧。
“入辽东,退乌桓,然后收辽西,现在又来平鲜卑,最后一步就差东边和北边那些了。”
辽东国、乌桓、辽西、鲜卑、公孙度掌控的辽东三郡、高句丽、扶余国···
公孙瓒和袁绍。
他刚到辽东,就对自己的发展有着明确的思路。
而现在,虽然遇到了点问题,但好在总体进展还算顺利。
打开自己的属性,段尘查看起来。
【段尘(蓝星华夏+神话三国)】
【等级:三流武将(六阶)】
【属性:】
【武:78】
【统:78】
【智:54】
【政:60】
【天赋:秘境穿越:可以打开从本秘境穿越到其它秘境的通道(中级:时间限制:6个月(可开启),可携带人数:3万)】
【御军技:凝军(凝结云气进行战斗)辅战(凝聚云气稳定营帐,战时治疗士兵,稳定士兵士气)】
【武将技:寒芒枪法: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提高速度50%,提高攻击速度30%,提高攻击力30%】
最近一年,段尘好似也达到了瓶颈,武艺进步不算太快,武将技进步也只有一点。
最明显的还是因为多次统兵觉醒了个御军技【辅战】,虽然并不是关羽张飞那样直接冲锋作战,但作用也不小。
无论是扎营还是在战斗当中续航,段尘都能提供配合作战。
“秘境穿越天赋也能用了,等这次平了鲜卑之后,就想想这次该去哪里了。”
自从去年段尘两次秘境穿越之后,华夏的局势也稍稍平稳了下来,不再是风雨飘摇了。
主动寻求段尘帮助的需求也没有了,不过这并不代表段尘不需要秘境穿越。
一次穿越能够为华夏和为三国区带来的效益,绝对是巨大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
找到军部通讯,段尘直接联通自己背后的智囊团,这批人都是人文和工业类的专家。
可惜华夏历史断层,很多经验无法传承下来,也是如此,哪怕是专家智囊,得到的信息也是极少的。
平时在工业和城市治理上的经验很好,但在军略上的作用就有些欠缺了。
“我现在的确实是想既要又要。”
“一方面能够掌控着数十万的鲜卑人口,并且保证其能够安稳的为我所用;另一方面我需要稳定的吞下这片草原土地,彻底的控制整个辽西和北部草原。”
段尘的野心很大,三国中部草原确实不能种地,但北部草原却可以,而且这片地方无论种地还是放牧都是完全可行的。
一旦能够开发出来,这片辽西北部的蒙东平原(通辽一带),就能成为段尘掌控的又一个核心区。
“修路,建城,大量迁移百姓,安抚鲜卑,而后缓慢吞并。”
智囊团反复讨论之后给予段尘的是这样的答案。
但真的要到具体的操作,却又难以说的详细完备。
毕竟他们不了解历史经验和三国实际情况,能够将思路做到这样,就已经是极限了。
(怎么办?我也不会了)
(另外,求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