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朝月也是在母亲姥姥姥爷的关心爱护下长大的,一直都顺风顺水,从小到大最过的最大的苦就是儿时去各大武馆学习。
末世前期,她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也不觉得那么难熬,直到母亲去世。
她见到了太多的人心的黑暗。
最后还死在信任的人手上。
她原本也只是一个天真善良的人。
重来一次,除了母亲她不可能再信任任何一个人,也不会去做一个爱心泛滥的人。
在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她可以适当帮助一下庄家,那也只能是一点。
更多的还是需要他们自己立起来。
上辈子直到最后一天,她知道国家始终没有放弃抵抗末日,没有放弃救援群众。
若不是国家,可能更早一些的时候她就死了。
前期死那么多人,不是因为国家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国家并不知道这场灾难是持续的,且结束一场灾难还有下一次灾难。
等到国家想出了在暴雨期间救援安顿群众,甚至计划好人民群众后面的生活,极寒来了。
因此国家做的应对措施不少,却往往不得其法。
极寒末期,国家建设了抗寒的幸存者基地,还研发出了在极寒也可种植的主食,开始逐步迁移群众去基地,却在迁移到一半的时候,极热来了!
许多人在迁移路上掉入融化的冰层地下,也有些本就在外搜寻物资的人,掉下冰层,在这里又死了许多人。
而这个时候,冰面开始融化,积水又再出现,排水系统还未恢复,又持续了接近半个月的洪涝灾害。
且期间温度越来越高,许多没有被收敛的尸体在日光下暴晒,腐化,生蛆,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
极寒的时候这些东西都被冻住了,被冻起来的还有细菌,到了极热,温度升的极快,诱发了瘟疫,还滋生了大量的蚊虫鼠疫。
酷热对南方人来说简直是灾难地狱,特别是沿海城市,跟蒸桑拿似的,再加上变异变大的蚊虫老鼠。
还有南方大蟑螂,有些人早上睁开眼睛脸上贴着一个比脸大的蟑螂,甚至想为什么不干脆死在极寒了!
正因为国家始终没有放弃,这辈子她才会冒那么大的风险去给国家投递预警的信件。
若是国家相信了她所提示的未来,也许就会更有针对性的去抵御天灾拯救群众。
而这辈子也太多事情有了变化,比如物资采购点,比如发放救济粮。
还有基本在极热后期才会大量招聘普通人的工作岗位,现在都提前了。
特别是收敛尸体这件事,上辈子等到瘟疫都死了成千上万人之后,才有意识的将尸体收集起来火化。
也许这辈子国家会走的更顺利。
原本闻朝月的打算就是极寒结束之后十天左右,积水也会退去,那个时候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就带着母亲出发往北方去。
但现在也可能计划有变,就看国家接下来是如何安排的了。
至于庄家,若是还能同行,那么他们强大起来,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毕竟虽然她和妈妈现在武力值不低,但看两个女性在路上,总是有不长眼的人凑上来。
说这些都为时尚早,极寒至少还有三四个月。
等到闻朝月将食物拿给庄明想的时候,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女生差点都要哭出来。
外出砍柴是她出的注意,自己爸爸本就手无缚鸡之力,她身手不算差,但是力量不够,真遇上人多的时候,抵挡不了多少。
若不是那些人远远看到有警察过来,抢了柴禾就跑,她和庄父还会受更重的伤。
现在回到家中,若不是有闻朝月,她压根不知道如何处理庄父的伤口。
又看到闻朝月能在这种末世的情况下,还拿出珍贵的食物,她又感动又后怕。
还好有闻朝月。
“朝月,真的太谢谢你了,如果没有你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闻朝月没说什么,安抚的拍拍她的肩膀,让她好好休息,照顾好庄父。
晚上等到方雪兰和庄明思回到家,看到父女俩的惨样吓了一跳,又惊又怕。
看到庄明想后悔不已的愧疚模样,他们也没责怪她的莽撞,错的是这个世界,是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怎么能去怪出门寻找物资想好好活下去的人呢?
不过方雪兰重新给庄父换了药之后,母子二人拿上了双倍的食物去了闻家,感谢闻朝月的帮忙,闻关玉第一时间拒绝了。
方雪兰说:“都是朝月这个孩子处理得好,若不然等我们回来,老庄的血都要流干了,这些东西又值得什么钱呢?何况朝月给老庄用的药在这末世里才更为珍贵,我们没什么好报答呢,只能聊表心意,你们就别客气了。”
闻朝月收下了,不收他们也不能安心。
近一个月闻朝月没有见到母子俩个,在这样的日子里每日出门工作,身心也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除了随时提防抢劫的黑恶势力,还有就是极寒对他们身心的巨大考验。
只是政府的一系列措施,也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母子二人看上去有些憔悴和疲惫,但整体的精神状态是蓬勃的积极的。
庄明思也目光灼灼的看着闻朝月,诚挚的说:“朝月,真的感谢你,帮助我们家太多了,还是那句话,大恩不言谢,但只要你们有需要,义不容辞。”
闻朝月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大家都是邻居,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你们也辛苦了,每天在外面奔波,一定要注意安全。”
方雪兰叹了口气:“是啊,现在外面的情况越来越复杂了。虽然政府有组织,但总有一些人趁乱作恶。我们每天都要提防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精神压力确实很大。”
庄明思也点头附和:“不过,政府的行动确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虽然现在物资紧缺,但至少我们还能看到希望。听说他们已经开始在筹备更多的避难所和物资储备点,未来可能会组织大规模的迁移。”
闻朝月听到这里,心中一动:“迁移?是往北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