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结束,江婉清就回学校去了,关于她的谣言,在她回校之前就被岳淑珍和沈欢她们用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澄清了。
这期间,桓仁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对同宿舍的人江婉清已经表示过感谢,送过礼物,对于他,则只能在课堂上见面,当面感谢。
和往常一样,桓仁进教室后看到她,立马走到她身边的空位坐下。
“你终于正常上课了,事情都处理好了吧?”
“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听沈欢说你这几天一直在帮我辟谣澄清,谢谢你啊。”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他:“喏,送你一个小礼物。”
“哇,你太有心了婉清。”
桓仁惊讶出声,没有当面打开盒子,刺激不管盒子里面是什么,都是她的一份心意,他收了就是了。
然而,在他要随手把盒子揣进书包里时,她指指盒子:“你不打开看看吗?”
“啊……我这就打开看。”
怕她以为自己对礼物不满意,郑远赶紧打开,本以为里面会是个什么小物品之类的,没想到竟然是一张折起来的纸。
他脸上划过一丝疑惑,好奇打开,看完上面的内容后脸色逐渐舒展开来,整个人都开朗起来。
“天呐!婉清你怎么知道现在最困扰我的是……”
她比了个嘘声的动作,揶揄道:“小点声,不然别人该说我帮你作弊了。”
“不会的,你这是指点迷津啊!人家都是锦囊妙计,你这是锦盒妙计啊!”
江婉清摆摆手:“没那么厉害,顶多算木盒妙计。”
“哈哈哈……”
课前几分钟,俩人在打趣,上课铃响,陈忠从门外进来,一副得意昂扬,意气风发的样子,一眼扫过他们坐的位置。
桓仁微微侧头低声和江婉清说:“他最近刚进了隔壁黄教授的课题组,和薛教授有点……嗯,你懂的,现在卯着劲儿的较量呢,就等薛教授退休后补位。”
“嗤,陈忠这样的人也敢要,不见得是什么光彩的人。”
江婉清一向觉得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顿时不屑的嗤了声。
“咳咳……”桓仁尴尬的咳嗽两声:“前段时间黄教授课题组招人,我也报名了,你给我解决的这个难题本来是我加入那边的投名状,现在看来被陈忠抢先一步,好像也不全是坏事哈。”
她嘴角抽了抽,皱眉看向桓仁,看来她休假的这段时间发生不少事啊。
估计薛教授也因为她遭受了一些非议,就这样还能好无条件的为她保驾护航,看来她该为老教授做点贡献了,不知道相对于现在来说一些前沿的课题他老人家感不感兴趣……
“你怎么想到要去黄教授那?”
桓仁挠挠头:“我没你那么厉害,不敢肖想成为薛教授这种大佬的学生,想着争取一下其他老师也挺好,但好像其他老师也看不上我这种又木讷又资质平平的人。”
他说起这话时有些沮丧,毕竟从村里考入京区,他曾经也是十里八乡的骄傲,现在学习了大半年,越来越发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心里没落差是不可能的。
闻言,江婉清眨了眨眼,思忖片刻,和他说:“适合自己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你也不必失望没成为薛教授的学生,他眼看着就要退休了,精力有限,肯定不想从零开始拉扯一个学生,我觉得你可以尝试着去和年轻老师学习,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方向,你看看对哪个感兴趣,再去找相关方向的老师。”
这话瞬间激起了桓仁的希望,他两只眼睛发亮,看着江婉清,满是崇拜和感激。
“那太谢谢你了!我之前从来没这么想过……果然你能被薛教授全心信任是有道理的,还好我也一直相信你,嘿嘿。”
他的脸色红了红,腼腆的挠挠头,眼里划过一丝丝其他感情,很快被理智克制下去……
江婉清看破不说破,她知道桓仁是个正人君子,君子论迹不论心。
“好,等我整理好,发给你。”
“发给我?”
“啊,我是说等我整理好笔记,交给你。”她差点忘了这时候还用不上互联网,发这个字眼用得不当。
“哦哦,这样啊,不急的,你以你自己的事情为先就行。”他不好意思的摆摆手。
老师在铃声响完后走入教室,几乎同时,陈忠在江婉清侧后的空位落座……
“呵,勾搭一个傻子帮你办事,江婉清,你越来越不挑食了。”他往前一倾,扫了眼桓仁,随即冷嘲热讽出口。
她懒得给他眼神,装作听不见,问桓仁:“谁把狗放进来了,狗叫声你听见了吗?”
“噗……”
“你……”陈忠气得眼皮子直跳,恼羞成怒,咬牙:“你这个扫把星!靠近你的人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幸好我以前……”
他说到一半意识到自己差点说漏嘴,可江婉清却抓着他的把柄回问。
“以前怎么?以前你认识我?还是你以前不叫陈忠?又或者需要我帮你回忆一下你以前的累累恶行?”
“婉清,什么以前啊?你们……”
桓仁指指后面的人,眼神有些疑惑,江婉清哼了声,不语。
台上老师开始讲课,某个搅屎棍安静了一会儿,但没多久又开始犯贱了。
“因为你,薛老头丢了个大课题,恐怕就要晚节不保了,我要是你,就主动退学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然等这个课题在我和黄教授手里成功,你们可别被气死咯!”
“你那一坨学术狗屎,就别拿出来丢人现眼了,我要是你都没脸说,毕竟在这条赛道上,菜是原罪,不过你么……虱子多了不怕痒罢了,我知道的。”
江婉清轻蔑的冷嗤,一旁桓仁捂嘴偷笑,要不是他嘴笨,高低得跟两句。
后面气得大喘气,陈忠死死握着拳。
“你懂个屁!只要成功了,我就可以获得公费出国的名额,到时候你就只有眼红的份!”
“啧,人家都是人才出国,你这耗材也能出国了,不简单呐,脸皮得多厚才说得出这种话。”
隔壁座位的同学听了一耳朵,课堂上直接喷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