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基建革新
长孙无忌目光锐利,指着那辆四轮车舆,问道:“小川子,这四轮车舆可用来运送粮草?”
他的话语并无半分轻佻,毕竟作为大唐的开国重臣,身经百战的他,对军中后勤的重视无可置疑。此时,便在这一辆车上看出了不凡之处。
在大唐,行军作战,十万大军之中,往往得有四成兵员负责粮草的运送。
这些粮草不仅需要大量的牲畜,还得依赖众多的车舆。
如果这些都可以有所简化,减少人力物力,战斗力岂不是能提升一截?
敬川听后微微沉思,回答道:“如果说粮草运送,确实可以做更多文章。
新式车舆与集装箱能够提升运力,这一点毋庸置疑。
其次,还可以设计一些特殊的军粮,它们体积小,便于存储与运输,能极大减少运力的消耗。”
长孙无忌若有所思,眉头微挑:“还能有何新法?”
他打了近十年的仗,还从来没听说过粮草也能有新花样。
敬川话锋一转,眼中闪烁一丝光芒,“若修建宽阔平整的官道,便能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而且小子还可以设计一套压缩草料的机具,将普通的草料压缩三至五倍,粟米、面粉炒熟后也可以进行压制,减轻负担。”
听到此处,长孙无忌的眼中猛地一亮,忍不住点了点头,显然对这个构想产生了浓厚兴趣。
四轮车舆与粮草压缩的结合,若能实现,必定能大大减少府兵的配比,甚至改变行军作战的格局。
长孙皇后也悄然注视着两人,淡淡道:“此机具关乎大唐的军力,回府后速速设计,尽快上报朝堂。”
“是,小子遵命。”敬川连忙应道,但随即他眼珠一转,轻声补充道:“婶娘,既然方略如此重要,不知是否可以冲抵一部分聘礼?”
长孙皇后闻言白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仪:“儿女私情,岂能与国家大事相提并论?”
她的话语虽带有责备,却也未显严厉,反倒显得有几分打趣。
说白了还是不想便宜敬川这狗大户!
武元策在旁听得目瞪口呆,心头陡然掀起波澜。
他本在一旁静默观察,忽然看到敬川与长孙皇后之间的互动极为亲昵,不禁心生好奇。
他轻轻凑向宛娘,小声问道:“小厨神与皇后娘娘的关系,似乎非同寻常?”
宛娘听此,眼中瞬间闪烁着星光,满脸崇拜:“宛娘也是最近刚得知,川郎就是咱绛州的刺史公啊!”
“川郎?刺史公?”武元策愣住了,脑海中瞬间飞速运转,这个信息量让他差点当场晕过去。
回忆一遍过去的接触,他觉得自己从未有意冒犯过这位“刺史公”,这才稍微放下心来,苦笑道:“原来小厨神就是刺史公,早该猜到的!你这瞒的可真够深的!”
敬川则笑了笑,淡然道:“之前形势所迫,不便透露身份,还请元策兄长见谅。”
应国公和敬川的老爹怎么说曾经也是同朝为官,武元策说起来也算是妥妥的二代子弟。
他这时才恍若大梦初醒,意识到眼前这位“刺史公”,竟然早已在背后操控着整个绛州的脉络。
对于他来说,这一番转变简直颠覆了自己的认知,但却也让他对敬川充满了更多敬意。
武元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神情显得格外郑重:“敬川,码头生活区的拍卖何时开始?某已约了不少晋阳、东都的富商,这几日他们便会陆续赶来,准备参与竞拍。”
敬川抬头看了看周围,目光在远处的施工现场一一扫过,低声回应道:“拍卖的时间,得看生活区的样板豪宅完成的进度。一会儿咱便要去现场,根据情形再定。”
武元策点了点头,又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有所顾虑的试探道:“某有一叔父,叫做许文宝,乃是家父多年的伙计,他家资颇丰,想在咱绛州府某份产业,不知这码头生活区的营造可还有空缺?”
敬川的目光顿时变得深邃,轻轻抬头,沉声道:“绛州府的建设,确实需要八方友朋的鼎力支持。单靠州府一方的力量,必定有限。”
他顿了顿,思考片刻,看向薛德音和马周,语气坚定:“可以成立多个商号,共同参与建设。比如水运建造、四海建造、农田建造、道路建造等,大家分头行动,既能提升效率,也能分担风险。”
他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接着道:“水运建造就许给你武家四成的份额吧,至于你怎么分配,刺史府就不过问了。”
敬川的话语并不急促,但每一个字都透露出极强的决策力。
武元策瞬间领会,心中暗自点头。
他知道,敬川所言的,不仅仅是建设几个单独的项目,而是一次深远的行业调整。
这不只是码头的建设,更是整个绛州府乃至大唐基建事业的全盘布局。
敬川举手投足之间,便将绛州的建筑行业重新梳理了一番,宛如拨乱反正、纲举目张。
如今,绛州府各项工程已渐步入正轨,绝不能再如此前那般一窝蜂式的胡乱推进。
若要真正建立起稳固长远的根基,必须摒弃旧法,改以更为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式来统筹运作。
正如后世的交通、铁路、城建等产业一般,唯有设立一批专业的建造商号,方可实现持续有序的发展。
这些商号不仅能承揽绛州府的工程任务,更可逐步辐射四方,向外扩张,推动整个大唐基建事业迈入新纪元。
而除却建筑领域,制造业亦应循此路径。
以“绛州制造”为根基,逐步孵化出各类专门工坊,按领域细分、各司其职,方能真正激发产业潜力,带动全局跃升。
譬如船只、车舆、重型机具、水车、农具等器械,皆可设立独立制造工坊,专精于各自领域,既提高产能,又促成技术革新。
然而,绛州府与四海行会的力量终归有限,若想将这幅宏伟蓝图落地为实,还需汇聚更多同道之人,携手并进,方可共筑繁华盛世之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