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刘嘉亮和程龙之间的恩怨主要源于武术风格理念的分歧,以及拍摄过程中的摩擦。
1991年,程龙邀请刘嘉亮参与电影《醉拳2》的拍摄。程龙的电影作品通常融入了浓厚的喜剧元素,特别是他的功夫片,以轻松诙谐着称。
然而,刘嘉亮为正统武术传人出身的武术指导,推崇传统的写实功夫,一招一式拳拳到肉,坚持作品中武打动作的专业度。
这种风格上的南辕北辙,使得两位本应携手共进的影坛巨匠之间产生了难以弥合的隔阂。
在拍摄武打戏时,刘嘉亮作为武术指导,对动作的专业度要求极高,而程龙则更注重动作的喜剧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这种差异导致了双方在拍摄过程中的多次摩擦。据传,刘嘉亮在拍摄时没能控制好力度,导致程龙受伤。
为此,刘嘉亮还对外称阿龙的功夫为花拳绣腿,这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的矛盾。
随着矛盾的升级,刘嘉亮在《醉拳2》未拍完时就直接离开了剧组。
在电影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刘嘉亮客串的火车站群斗戏,与结尾时程龙的打斗风格大相径庭。
这正是因为刘嘉亮的离开,剩下的武术指导工作全由程龙自己完成。此后,程龙和刘嘉亮便老死不相往来。
刘嘉亮为了“报复”程龙,刘嘉亮在1994年拍摄了电影《醉拳3》,并邀请了华仔、秋官、嘉欣等当红艺人主演。
然而,这部电影并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票房仅有707万港币,与阿龙主演的《醉拳2》的4097万港币票房相比,可谓是惨败。
直到刘嘉亮2013年因病去世,啊龙都没有原谅他,拒绝出席其葬礼。
两人之间的恩怨,成为了影坛的一段遗憾。
林凡指尖摩挲着签字笔说道:
“这样,你有空去把元和平请过来。
我记得我们拍《蛇形刁手》时候,元和平就曾帮我们设计了醉八仙拳,既有北派真功夫的底子,又藏着南派咏春的巧劲。
而且元和平这个人想象力非常丰富,哪怕是拍《异型》我觉得都没问题。
至于李杰那部《少年黄飞鸿》,我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吴思源连忙追问:“是谁?”
林凡笑着说:“那就是现在还在电视台里拍电视剧的导演,徐客!”
“徐客?”吴思源有点怀疑:
“他不是拍电视的嘛,让他一个没拍过电影的导演来拍电影,怕是......”
林凡:“反正徐客也是你的手下,你不如叫他过来见见面?”
吴思源点了点头,反正自己现在是电视台的总经理,见见老板点名要见的导演手下也应该。
于是吴思源叫助手去找徐客到办公室一趟。
一处休息室室内,纸张杂物散落一地,一副兵荒马乱的景象。
徐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泛黄的电视剧剧本边角。
赖台长背着手来回踱步,鞋底与地上的文件纸张刺耳的刮擦声。
赖台长突然驻足,看向徐客:
“徐导,您真打算留在电视台?
你知道现在外面怎么传吗?
说林凡就是一个败家子,收购电视台就是图个开心,他派来的新总经理也是个发癫的,前天还当着我们这管理层面把我们新的企划方案扔地上了!”
赖台长压低声音:
“他是想清理了我们这批老人,我听说他连我们刚拍了开头的电视剧的班底都想换,这不是砸我们佳艺的招牌吗?”
徐客眼皮微抬,手指继续翻那不知看了多少次的剧本:
“赖台,我听说新老板很有魄力,准备开新剧开新节目啊……”
赖台长猛地拍桌,震得台上的杯子都弹了起来:
“此一时彼一时啊!
我听说现在他连《名流情史》这种剧都砍了!
您想想,我们台就是靠这种剧混日子,他倒好,上任头把火就要烧我们的班底!以后你这个老人也不会有好待遇!
没有我们以前规划的电视剧和节目,这个亚洲卫视播不下去的!”
徐客还没开口,赖台长就突然抓住徐客手腕:
“我知道你是个优秀的导演,丽的那边非常重视你,你要是现在跟我走,丽的台许总监亲口承诺,你的待遇不变,还给你每个月一百文的补助!”
徐客手腕轻转挣脱赖台长的手:
“赖台,我这个人呢是比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当年您力排众议让我这个新人导武打戏,是不是也有人说您疯了?”
赖台长有点犹豫:
“今时不同往日嘛!
新的事物哪比得上守旧稳妥,那吴思源今天能裁我,明天就能裁你!
听说他准备在办公室挂着\"不破不立\"的横幅,连办公室里的绿萝都换成仙人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