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纽约证券交易所大幅下跌。短期内,钢铁股暴跌,预计纽约证券交易所整体将呈下跌趋势。”
纽约,US钢铁(USS)结构调整总部。
贝隆拿着一份《华尔街日报》走了进来。
钢铁股一路暴跌,仿佛要击穿地板,触及底线,道琼斯指数也随之惨烈下挫。
“下跌只是暂时的问题。钢铁行业进行斗鸡博弈,钢铁公司会进入紧急状态,但其他企业会迎来商机,之后市场会重新振作起来。”
“是的,下周左右情况应该会稳定下来。等到低价竞争的效果显现,预计纽约股市还会大幅上涨。”
事实上,华尔街出现判断失误也在情理之中。
这确实难以预测。
US钢铁宣布要展开一场将全球钢铁公司削减至只剩3家的残酷竞争,这种斗鸡博弈几乎史无前例。
“大萧条之后,欧洲大陆经济形势的转变可能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不过,虽无前例。
但华尔街的投资者们也不傻。
——钢铁价格降低,产业就会发展。
他们都明白这个道理。
问题在于,这场钢铁史上最大规模的斗鸡博弈,会如同蝴蝶效应般引发连锁反应。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大陆的贸易形势发生了逆转。”
“你是说大萧条时期吧。”
大萧条,实际上在欧洲大陆,它是大恐慌之前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当时,欧洲大陆几乎陷入绝境。
货币体系崩溃,
产业纷纷倒闭,逐渐走向灭亡。
“没错,除了英国,自由贸易主义者的声音也弱了很多。”
19世纪中叶,
《谷物法》废除,
随着粮食关税的取消,自由贸易时代来临。
在英国经济界,“各国只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进行自由贸易,就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比较优势理论开始兴起。
“贝隆,你知道英国为什么制定《谷物法》吗?这其实是我们最该关注的重点。”
虽然无前例。
当然,像我们这样大规模展开斗鸡博弈的情况确实没有先例。
但难道就没有整个产业价格暴跌的先例吗?
并非如此。
“据我所知,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由于谷物价格暴跌,所以才制定了这部法律。”
“对。为了保护当时在议会占多数的地主阶层的资产。”
这和这次钢铁行业的情况如出一辙。
谷物价格大幅下跌。
地主们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促使英国议会制定了《谷物法》,限制谷物进口。
“但英国那时意识到,他们做出了落后于时代的判断。”
保护贸易存在致命的缺点,
尤其是对实业家来说。
“欧洲各国通过关税限制贸易,导致英国产品的销售市场消失了。”
比较优势理论就在这时应运而生。
“工业革命让英国工业发达,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却没有销售市场。而且,英国人对自己的技术实力充满信心。”
19世纪中叶,
在欧洲,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正值维多利亚时代的鼎盛时期,英国充分享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化成果。
然而,却没有销售市场。
“他们觉得有能力击垮其他国家的工业,独占市场。”
于是,英国废除了《谷物法》,与法国一起打开了关税的大门。
“这个时期就是着名的鸦片战争时期。”
“啊!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没错。”
打开落后国家的市场,
趁机涌入,用自己的商品占领市场,将利益尽收囊中,大英帝国由此崛起。
日不落帝国,
其根基就在于自由贸易。
杜鲁门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这就是真正的帝国主义和大英帝国的开端。”
那只看不见的手,
自由放任主义,
以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为基础,欧洲大陆彻底打开了贸易之门,拆除了贸易壁垒。
当然,也有例外。
“只有两个地方。美国和德国提高了关税壁垒。很意外吧?资本主义的美国竟然放弃了自由贸易主义,筑起了关税壁垒。”
南北战争的根源一个是蓄奴与反蓄奴 ,另一个就是自由贸易。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
“南北战争时期,主张自由贸易的是哪一方势力呢?”
“按常理推测,应该是北方联邦吧?”
经济就是这么有趣。
“是南方邦联。”
北方联邦主张保护贸易,而南方邦联主张自由贸易。
因为南方邦联需要大量销售棉花,所以希望自由贸易。
但当时工业落后的北方联邦最终取得了胜利。
“北方联邦获胜后,立刻筑起了关税壁垒。直到20世纪的现在,美国产业依然存在关税壁垒,而且壁垒还很高。”
直到现在,关税依然存在。
目前,美国和德国的关税是最高的。
“俾斯麦领导的德国也效仿了美国模式。他们为了本国工业化,也提高了关税壁垒。”
起起伏伏,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只是当下,英国和法国的自由贸易,与德国和美国的保护贸易,
如此划分而已。
问题在于,最终实行保护贸易的德国和美国取得了胜利。
也就是说,保护贸易取得了胜利。
而且,随着钢铁巨头的崛起,胜利的天平已经倾斜了一半。
世界似乎要回归保护贸易。
但杜鲁门要打破这种误解,让自由贸易重获生机。
“美国和德国已经在保护贸易中尝到了甜头,现在轮到他们用自由贸易来收割利益了。”
他要顺势而为。
杜鲁门要彻底打开他们企图回归保护贸易的大门。
钢铁垄断就此完成。
“这一定会很有趣。”
杜鲁门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当他们曾经宣扬自由贸易的帝国主义领地开始被侵蚀,那就有意思了。”
钢铁的附属化,是拥护自由贸易,还是接受钢铁的附属化?
“我要把那些家伙都打倒,不惜用我全部的财产,去筑起关税的壁垒。”
如果是其他商品,情况或许不同。
但偏偏是钢铁。
产业的命脉,
工业革命之后,钢铁融入了大部分产业之中。
“一旦钢铁主权被剥夺,经济就会被他国掌控,他们会容忍这种情况吗?尤其是在这个帝国主义时代,绝不可能。”
这已经有先例,历史上也有因大萧条而提高关税的记录。
“20世纪初是保护贸易的时代。”
杜鲁门舒展了一下身体。
“难道我会预料不到这种程度吗?”
但是,最终关税会勒住他们的脖子。
这是杜鲁门要达成的目标。
不,即便他不这么做,时代的潮流也已经在朝着自由贸易急速前进。
华尔街有句名言: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靠自由贸易获取利益的大英帝国,
现在,轮到他们用自由贸易积累的财富来买单了。
“战争已经开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场战争关乎未来的世界霸权。
“不过在此之前……”
杜鲁门神情严肃起来,眼中的光芒变得锐利。
“我要先收拾那些阻碍我计划的小喽啰。”
在关税战争之前,首先是清扫战场的时间。
>>>
“囤积居奇?”
商务部,钢铁行业宣布展开斗鸡博弈后,最忙碌的部门当属商务部。
因为在US钢铁的这场博弈蔓延到欧洲之前,首先要对美国钢铁行业进行整顿。
“是的,虽然钢铁并非正式在商品交易所上市或交易的物品,但据说贸易公司已经开始大量低价收购钢铁。”
“啊,我明白了。”
就是这样。
从最初供应商到最终销售商,这条产业链中,谁获利最多呢?
答案是流通商。
“也就是说,航运公司想囤积钢铁,这些贪心的家伙。”
毕竟钢铁最终还是要通过航运出口。
那么,如果航运公司囤积钢铁,就只能通过他们出口钢铁。
“他们想囤在仓库,控制货物量,然后高价出售。”
科特柳部长思索着。
日子好过了,自杀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啊。这些人想尽各种办法来算计我。
“一开始航运公司就能把钢铁都吃下吗?”
“从目前航运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来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美国出口航运公司市场占有率:
菲律宾公司 20%。
Imm(Jp摩根)20%。
其余 60%。
“摩根旗下的航运公司稍微落后一些?”
“大概是因为一直以来除了航运,还忙着涉足其他产业,忙得晕头转向,没顾得上吧。”
“毕竟菲律宾公司说到底是东南亚的垄断航运公司,不是美国的垄断航运公司,这也正常。”
美国的航运公司,
一直没被摩根注意到,这些家伙运气真好。
“不,这可不是好事。”
他们还没见识过厉害,所以目光短浅。
就像飞蛾扑火,朝着熊熊燃烧的商业繁荣不顾一切地冲过去。
“白宫有什么指示?”
“白宫要求商务部企业司派调查员,以不公平交易行为展开调查。”
“……什么?”
商务部部长皱起了眉头。
“这说的是什么话?不公平行为不应该是杜鲁门·摩根的US钢铁的垄断行为吗?”
“那个……部长,您没看完白宫的简报吗?”
“……啊?呃。”
科特柳尴尬地挠了挠后脑勺。
因为工作堆积如山,他只快速浏览了重要部分。
“这不本来就是你该告诉我的事吗?”
科特柳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
企业司司长无奈地叹了口气,开始汇报。
“白宫方面表示,US钢铁的低价竞争是提高消费者效用的行为。”
“啊。”
科特柳部长一听第一句就明白了。
企业司司长继续说道。
“白宫认为,如果US钢铁垄断后提高钢铁价格,那么可以考虑适用反垄断法。但低价竞争本身并非扰乱市场的行为,而是为了消费者效用的行为。”
“这话说得有道理。”
简单来说,就是卖得便宜大家都受益。
往复杂了说……
科特柳想到了比较优势理论。
这是自由贸易论者的理论。
要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供应价格就得尽可能降低。
只有能以低价供应的供应商进行供应才行。
这是适者生存理论盛行的时代,所以这个理论也带着适者生存的意味。
当然,这只是非常粗略的解释。
“从比较优势理论角度看,这能让人信服。这不是欧洲自由贸易论者的主流理论之一吗?”
虽然感觉有点不一样,但既然白宫这么决定,那就这样吧。大致脉络没什么不同,作为行政部门的下属机构,他们照做就行。
“那么……”
科特柳部长眼中燃起怒火。
“那些想高价售卖的航运公司就是‘恶’。”
现在企图联合垄断的航运公司,他们的行为是在扼杀推动工业革命、让人类实现巨大进步的机会。
这不仅损害美国的利益,更是损害全人类的利益。
这是人类的公敌。
企业司,商务部的反垄断监管部门,既然白宫要求采取行动,他们照做就是。
“这种情况……对,这就是卡特尔(垄断联盟)。”
罪名就是联合垄断。
“联系财政部海关,请求协助,再联系司法部,让他们准备依据反垄断法提起诉讼。司法部长兼任总检察长,起诉这种事应该很容易。而且那位可是联邦法官出身。”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现任司法部长。
科特柳部长拍了拍文件夹。
身着黑色西装的企业司司长眼神锐利起来。
“开始清扫。”
>>>
“这样就行了吗?”
华盛顿特区,白宫。
杜鲁门·摩根,
与US钢铁纽约结构调整总部相连的总统专线。
西奥多·罗斯福靠在椅子上,拿着电话。
笃笃。
他另一只手拿着商务部送来的审批文件夹。
除此之外,办公桌上还堆满了商务部、财政部和司法部送来的审批文件。
针对航运公司垄断行为的应对措施,
就是这次讨论的主题。
——是的,这样我很满意。我得通知我们US钢铁的安保团队,让他们与商务部的卧底调查员会合。
“估计联邦检察院那边也会派调查员。反垄断法可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法律。我本来还想把美国东部的警察也派过去,但又怕指挥系统混乱,所以没这么做。”
——我可以负责统筹联邦检察院和商务部的指挥权吗?
罗斯福挥了挥手。
“行,行。这是你目前做过的最轻松的事了……等一下。”
罗斯福像石头一样僵住了。
“你说的那个‘安保团队’,不会是……”
——是的,没错。
电话那头传来轻轻的笑声。
——都是平克顿全美侦探事务所出身的精英。
“……该死。果然。”
——不过您放心。对付贸易公司,不至于动用机关枪。
“话是这么说……”
估计联邦检察院的人也会参与,要是再有人拿着枪,那就跟国民警卫队直接出动没两样了。
那些开枪的人,要么会以正当防卫的名义被打得落花流水,要么就会尝到司法部门的厉害。
“这一开始就很精彩啊。你瞄准的德国那边都还没开始呢。”
——得先把这些小喽啰消灭掉再开始。
“这话也没错。下次做事前先给点提示。突然扔这么个炸弹,心脏可受不了。你是想让我这老朋友早点归西吗?”
——归西……?这又是什么奇怪的说法。明明都中年了。说起来,弗兰克过得还好吗?
“哼。他正在上大学呢。估计学校也给你发通知了。”
——看来他在学校混的挺好,可惜学校真不适合我。
“确实看得出来。你也挺忙的,先这样吧。”
——好的。
咔哒——
电话挂断了。
罗斯福把听筒放了回去。
“嗯……”
航运公司的联合垄断,罗斯福目光平静地看着电话,对着挂断的电话那头轻声低语。
“杜鲁门,你不知收敛,愈发膨胀。虽然我很欣赏你的能力,但如果你的行为损害美国国家利益……”
罗斯福眼中燃起怒火。
“我随时准备把你撕成碎片。”
目前暂且观察着。
杜鲁门·摩根是个伟大但同时危险的人物。
罗斯福也深知这一点。
然而,重要的是,他“目前”还是美国需要的人才。但罗斯福并不信任他。
他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应对垄断的手段。
“但愿你别堕落。”
罗斯福已经下定决心。
如果杜鲁门·摩根越过红线,他就算搭上剩下的政治生涯和总统之位,也要把杜鲁门拉下马。
“但只要忠于美国。”
只要是必要的公共权力,他都会全力支持。
白宫和联邦政府站在你这边。
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
>>>
“要收购航运公司?”
“啊?”
这么突然?
贝隆一脸严肃地看着杜鲁门。
“您不是正在进行钢铁行业的斗鸡博弈吗?还有精力收购航运公司?”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杜鲁门竖起一根手指。
“钢铁斗鸡博弈可不是简单地低价卖钢铁,把对手都搞垮就结束了。”
产业的命脉,
钢铁的斗鸡博弈,是足以颠覆全球经济格局的超级蝴蝶效应。
“连锁反应会大规模爆发。”
“连锁反应?”
“对,就像我们现在要收拾的航运公司联合垄断这类问题。”
“但为什么要收购航运公司呢?”
杜鲁门停下脚步,看着贝隆。
“如果钢铁大量低价投放市场,航运业会怎样?你想过吗?”
“……这样啊。钢铁又重体积又大,估计货运量会大幅增加。”
“不止如此。从钢铁到制成品,所有物品的货运量都会大幅上升。保护贸易迟早会崩溃,我们要开启自由贸易的时代。”
“这样的话,航运公司将迎来黄金时代。”
“没错。”
航运公司的全盛时期,钢铁行业赚得盆满钵满,反过来也能通过航运业的黄金时代填满腰包。
这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方衰落,另一方就会崛起。
追求利益最大化。
“而且……”
要是直接收购,还能节省航运成本。
“还能实现垂直一体化。”
杜鲁门露出得意的笑容。
“钢铁产业可不只是炼铁。从航运开始,我们要把矿山到最终销售的所有环节都纳入囊中。”
“……!!!”
贝隆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最终销售的话……能做到什么程度……”
“嗯。”
杜鲁门耸了耸肩。
“能做到哪就做到哪。”
呼呼——
强劲的海风吹过脸庞。
纽约港,
我们站在纽约上港码头巨大的仓库设施旁。
“先从收拾航运公司开始。”
这样才能为欧洲提供上门配送服务。
“对了,还得把这些家伙的钢铁仓库也抄了。他们肯定囤积了好几年的钢铁,不知道能不能要求他们赔偿损失?”
“……什么?”
听到杜鲁门最后一句话,
检察官和商务部调查员们一脸茫然地转过头来。
怎么了?
反正这些迟早都是他的。
他拿自己的东西有什么问题。
杜鲁门神色坦然,理直气壮,无耻的样子有某人的几分风范,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