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志坚喜笑颜开地说道:“此计甚妙,咱们现在就联名汇报吧!只要司令应允,我便立刻组织部队开始训练。”袁浩康也随声附和道:“甚好!”而张凤祥在收到康志坚、袁浩康的联名汇报后,稍作思考,便对副官李再荣吩咐道:“给康志坚、袁浩康回电,同意他们的计划,切记不可打草惊蛇,以免引起鬼子的警觉,否则将会给收复黑龙峪带来更大的困难。”副官李再荣详细记录之后,待张凤祥签完字,便马不停蹄地给康志坚、袁浩康两人回电去了。与此同时,在华中地区,国府经过长达半年的精心筹备和缜密谋划,终于决定在五月二十号对华中地区的鬼子发动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反攻。然而,这份计划刚刚转送到赵卫国、张龙手中,张龙便忧心忡忡地说道:“国府的作战计划已然泄露,这几日特战一师传回的情报表明,鬼子对国府军队的警戒明显加强了。与此同时,远在松江府、金陵城、江夏府等地的鬼子驻军正源源不断地向西调动。”
赵卫国忧心忡忡地说道:“国府内部的汉奸走狗实在是太多了!”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我看还是得由我们先对鬼子发起进攻,吸引鬼子的兵力北上增援,这样国府才有机会达成战略任务。”
张龙对赵卫国的想法深表赞同,他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随后,赵卫国转身对参谋长郭怀堂说道:“给国府回电,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贵方的战略计划恐怕已经泄露。为了确保贵方的进攻能够顺利进行,我部计划于五月十六日提前对鬼子发起进攻。”
当国府的蒋瑞元收到这封电文后,他的脸色变得十分凝重。蒋瑞元立刻召见了戴春风,急切地问道:“你有没有收到任何风声,表明我们的反攻计划已经泄密?”
戴春风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回答道:“据我所知,整个大江沿岸的鬼子驻军都在向西移动。”
蒋瑞元一听,心中便明白了这封电文所言非虚。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果断地说道:“给赵卫国回电,只需要写‘谢谢’两字。”
五月十六日清晨六点,太阳还未升起,晨曦微露,远东兵团第三集团军如同一头凶猛的雄狮,率先对鬼子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只见战场上,车载 130 毫米火箭炮队如同一群咆哮的巨龙,向着鬼子的前沿阵地喷吐着熊熊烈焰,瞬间将鬼子的阵地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
然而,这一次鬼子似乎学乖了,他们的前沿阵地的重型火炮竟然保持着沉默,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但是,第三集团军的指挥官赵卫国可不是那么容易被糊弄的,他迅速下达命令,让所有部队的 107 火箭炮也加入到炮击的行列中来。
刹那间,战场上炮声隆隆,火光冲天,远东兵团的炮火如同暴风骤雨一般倾泻在鬼子的阵地上,而鬼子那边却毫无还手之力,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狂轰滥炸。
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远东兵团的猛烈轰炸就让鬼子的阵地变得面目全非。
紧接着,远东兵团的 59 坦克装甲如同一群钢铁巨兽,迅速向着鬼子的阵地推进。这些坦克装甲在炮火的掩护下,如入无人之境,势不可挡。
而鬼子的重炮部队因为射程的限制,自始至终都无法对远东兵团的进攻做出有效的反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防线被一步步撕裂。
远东兵团的这一次攻击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鬼子的头上,直接打乱了他们的部署。原本与远东兵团对峙的四十多万鬼子部队,在开战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就被远东兵团第三集团军冲击得七零八落,毫无还手之力。
眼看着第三集团军的攻势如狂风暴雨般猛烈,鬼子惊恐万分,畑俊六意识到如果不立刻调整部署,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畑俊六下令驻守在彭城——周家口一线的鬼子军队,放弃原有的防线,向宿豫——汝南一线撤退。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畑俊六不得不将原本增援防备国府的部队从松江府调往宿豫方向,以加强那里的防御力量。同时命令鬼子第一方面军的山下奉文前往宿豫坐镇指挥,希望能够稳住局势。
就在远东兵团第三集团军发动进攻的四天后,国府的第三战区、第五战区以及第九战区的部队也按照原定计划,对鬼子发起了猛烈的反攻。尽管鬼子各级军官事先得到情报,但鬼子部队绝对没有预料到,由于远东兵团的支援,国府的军队竟然拥有了如此强大的火力。特别是支援的那三十多万日械武器装备,其中不仅另外有大量的火炮,还有数不清的炮弹,这让一线作战的鬼子军队大为震惊。而最为关键的是,那五十门 107 火箭炮的出现,更是给一线鬼子部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战争爆发后,不同区域的 107 火箭炮如雨点般落在鬼子的前线部队头上,瞬间将他们炸得晕头转向。因为在鬼子的印象中,国府的部队一直以来都缺乏重炮这样的重型武器,所以所有鬼子一线部队根本没有做好应对这种情况的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斗愈发激烈,鬼子前线部队惊讶地发现,国府的火力竟然比他们还要凶猛三分!这个惊人的事实让前线鬼子大为震惊,鬼子部队原来仗着自己装备和火力强大肆意妄为,但现在看来,这次他们显然错估了国府的火力。
当这个消息传到鬼子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的耳中时,他立刻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畑俊六毫不犹豫地命令增援潭州方向的部队加快速度,希望能够及时赶到战场,改变目前的不利局面。
然而,就在畑俊六忙于应对潭州方向的危机时,驻守在应国城外围的延州方面军队却在五月二十五日突然对鬼子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突如其来的一击,让畑俊六措手不及,因为这时整个华中地区的战局瞬间变得更加混乱。
在国府这边三方势力的协同攻击下,鬼子的华中派遣军和第一方面军开始节节败退。畑俊六和山下奉文都深感压力巨大,他们意识到以目前这两支军队的一百来万兵力,根本无法抵挡住反抗势力如此猛烈的反击。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畑俊六和山下奉文当机立断,决定立刻向大本营发去请求战术指导的电报。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大本营的支持和指导,找到应对当前困境的有效方法。
然而,此时的大本营也正处于极度的烦躁之中。因为高丽半岛的局势已经面临失控,几乎成了一个无底洞,每隔几天就会传来请求战术指导的电报。不支援高丽半岛吧,又担心会危及本土安全;可要是增援的话,哪里有那么多部队可以投入呢?这让大本营的高层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尤其是目前本土的兵源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之前国内新招募的五百万部队,其中将近一百万已经被派遣到了高丽半岛。然而,现在不仅太平洋地区、东南亚地区都需要派遣军队前往,甚至连国府地区也需要战术指导。这让山田乙三感到无比愤怒,他咆哮道:“我哪里有那么多的战术指导可以提供?畑俊六和山下奉文这两个家伙简直就是废物!他们两个重兵集团加起来足足有一百四十多万部队,但看看他们这两个蠢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让帝国损失了将近五十多万部队!如果再算上那些仆从军的话,损失更是多达一百多万!就算我们有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样的败家!”
就在这时,幕僚长白川义则赶紧劝慰道:“山田君,请您先消消气。目前帝国确实已经到了最为艰难的时刻,我想畑俊六和山下奉文应该也是真的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所以,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给他们两个派遣一些增援部队才好。”
山田乙三满脸怒容,像一头发怒的疯狗一样咆哮道:“我哪里还有援军可派!之前才刚刚给东南亚地区增派了八十万兵力,现在国内就只剩下区区三百万部队了,而且还要负责本土的防御工作呢!如果现在再派遣一个方面军去增援国府华中地区,那之后要是高丽半岛、东南亚或者太平洋诸岛有需要增援的地方,我们可就真的无兵可派!”
白川义则看着山田乙三,冷静地说道:“山田君,您先别着急,我倒是有个主意。您看,国府华中地区的主要城市基本上都沿着大江两岸分布,那我们不如派遣一支特混舰队前往大江,这样一来,就可以给畑俊六和山下奉文提供足够强大的火力支援了。”
山田乙三听了白川义则的话,稍稍冷静了一些,开始思考起来。过了一会儿,他说道:“目前来看,也确实只能这么办了。”
于是,大本营立刻下达了一道命令,由五艘巡洋舰和三艘护卫舰组成的特混舰队迅速起航,开往国府的大江流域,去增援畑俊六和山下奉文的部队。
我们将视线转移到了东南亚地区。去年,在那里的第六集团军和第十九集团军在攻占了科希马和因帕尔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两人竟然又派出了整整一个团的兵力,迅速而果断地占领了南部的吉大港口!这一惊人之举,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引起了戴英方面的极度不满和强烈抗议。
面对这一局势,戴英驻东南亚的最高司令蒙巴顿坐不住了。他心急如焚,决定亲自出马,于是联合美丽卡的史迪威将军找到杜光庭和袁大牛,准备与他们理论一番。
起初,蒙巴顿还心存侥幸,认为杜光庭会像之前远征军时期那样‘通情达理、好说话’。然而,当蒙巴顿见到杜光庭时,却惊讶地发现,站在杜光庭身旁的袁大牛,完全是一副混不吝的模样。
还未等蒙巴顿开口,袁大牛便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直截了当地告诉这位戴英中将:“我们占领吉大港,完全是为了防止鬼子从背后偷袭!”
这句话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蒙巴顿的心上,让蒙巴顿气得直跳脚。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怒容地吼道:“鬼子的舰队正在太平洋海域与美丽卡进行决战呢,他们哪有精力再派遣舰队到印度洋来?而且,你们远东兵团只有陆军连海军都没有?再说了你们陆军怎么可能抵挡住海军军舰的大口径巨炮?还防备鬼子偷袭,明显就是要强占吉大港!”
袁大牛听了,心里虽然有些发虚,但嘴上却不肯示弱,立刻回怼道:“那我们占领吉大港,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补给路线安全!”
蒙巴顿闻言,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怒不可遏地反驳道:“你们有运输船吗?再说了,你们的补给一直都是通过陆上运输的,跟吉大港有什么关系?”
袁大牛嘴角泛起一抹轻蔑的笑容,语气不屑地说道:“哼,现在没有并不意味着以后也没有,这吉大港必须要有我部的军事存在!”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毫不掩饰的自信和傲慢。
蒙巴顿听到袁大牛的这番话,心中的怒火愈发升腾起来。他瞪大了眼睛,怒视着袁大牛,厉声道:“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不把我们戴英放在眼里吗?”
袁大牛面对蒙巴顿的质问,不仅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挺直了身子,毫不示弱地回应道:“我可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这吉大港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蒙巴顿的脸色变得越发难看,他气得浑身发抖,咬牙切齿地吼道:“好,既然你如此坚持,那我们就开战吧!我倒要看看,你们远东兵团有多大的能耐!”
眼看着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在场的众人都紧张起来。就在这时,美丽卡的史迪威将军站了出来,他一脸严肃地说道:“各位,先冷静一下。目前我们的主要敌人是鬼子,而不是彼此。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法西斯。”
史迪威将军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蒙巴顿的怒火。他虽然心中仍有不满,但也意识到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于是勉强压下了心头的怒气。
然而,戴英方面对于远东兵团的态度却并未因此而改变。戴英方面明确表示,今后绝不与远东兵团进行联合作战。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到了三月十日。这一天,蒙巴顿收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远东兵团在高丽半岛大破鬼子!这个消息让蒙巴顿欣喜若狂,他立刻认为鬼子的兵力已经被牵制在高丽半岛,无暇顾及东南亚地区。
于是,在三月十五日,蒙巴顿中将毫不犹豫地率领戴英部队向东边清莱的鬼子发起了进攻。蒙巴顿中将对这场战斗充满了信心,坚信自己能够轻易地击败鬼子。
然而,所有人都高估了戴英的智商。当戴英部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清莱时,鬼子却巧妙地运用了诱敌深入的策略。鬼子军队故意示弱,引诱戴英军队深入,然后在关键时刻发动了猛烈的反击。
仅仅三天时间,戴英军队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因为尽管戴英军队一开始势如破竹,攻占了清莱 85%的地盘,结果十七日早晨,当蒙巴顿中将再次下令让戴英军队一鼓作气完全拿下清莱之时,原本看似势在必得的战局却突然发生了惊人的转折。就在戴英军队奋勇向前的时候,一股隐藏在后方的鬼子军队如幽灵般悄然出现,他们迅速包围了戴英的部队,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就连蒙巴顿中将也被惊得目瞪口呆,完全懵逼了。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戴英部队陷入了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蒙巴顿中将意识到自己军队已经陷入了绝境,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得到外部的援助。于是,戴英立刻紧急联系了美丽卡的史迪威将军,请求他赶紧出兵帮助戴英部队脱困。
史迪威将军接到戴英的求救信号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和恼怒。他对戴英部队的表现感到非常失望,觉得戴英方面简直就是一群猪队友。然而,尽管心中有所不满,但史迪威将军也明白不能见死不救,毕竟戴英部队也是盟军的一部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史迪威将军意识到目前能够解救戴英部队的只有杜光庭和袁大牛的部队。于是,史迪威毫不犹豫地亲自来到了第十九集团军前线司令部,找到了杜光庭,向他详细说明了戴英部队的困境以及请求援助的事情。
杜光庭听完史迪威的讲述后,眉头微皱,显得有些为难。杜光庭表示目前自己并不能做主,需要请示上级领导才能做出决定。史迪威虽然心中有些焦急,但也理解杜光庭的为难,毕竟这种事情确实需要上级的批准。
随后,杜光庭迅速拟写了一封请示电报,将戴英部队的情况以及史迪威的请求一并发送给了远东兵团总部。三个小时后,杜光庭终于收到了张凤祥的回电。回电内容简洁明了:可以解救戴英部队,但不能白帮忙。
当杜光庭把张凤祥的意思转达给史迪威时,史迪威顿时感到一个头两个大。史迪威完全不知道远东兵团具体需要什么作为出兵的交换条件,这让史迪威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戴英部队被鬼子消灭;另一方面,他又不知道该如何满足远东兵团的要求。
随后,史迪威小心翼翼地向杜光庭询问,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出兵。杜光庭对于这个问题感到有些茫然,他自己也并不清楚具体需要哪些条件。于是,杜光庭决定与袁大牛通个电话,看看能否一起商量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经过一番讨论,两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这次解救戴英部队的报酬,就以轰炸机来抵扣!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到底需要多少架轰炸机呢?这个数字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个未知数,心中都没有底。
在挂断电话后,杜光庭决定试探性地向史迪威提出这个方案。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这次解救戴英的报酬,就用轰炸机来抵扣吧!”
史迪威听到这句话,心中不禁犯起了难。史迪威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但考虑到戴英部队的安危,他还是咬了咬牙,硬着头皮问道:“可以,不过你们需要多少架呢?还有,是什么型号的轰炸机?”
杜光庭略作思考,回答道:“型号的话,b17就可以了。至于具体需要多少架,这得看戴英值多少了。”
史迪威无奈地点点头,表示理解。他接着说道:“我也需要向上级请示一下。”
杜光庭连忙应道:“没问题。”
说完,史迪威转身离开了第十九集团军司令部,去向上级汇报这件事情。
由于戴英军队的情况实在是非常危急,史迪威不得不紧急跟国内以及戴英沟通。
终于在十七日下午六点的时候,再次匆忙赶到第十九集团军司令部。此时,杜光庭和袁大牛都已经在那里等待着他了。
一见面,史迪威便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已经和上级就此事进行了沟通,经过一番讨论,我们决定用两个大队的b17轰炸机作为这次解救戴英部队的报酬,你们觉得怎么样?”
袁大牛闻言,立刻追问道:“那么,一共是多少架轰炸机呢?”
史迪威回答道:“48架。”
袁大牛听后,毫不犹豫地摇头说道:“不行,这个数量太少了。至少得一百架才行。”
史迪威显然对袁大牛的要求感到有些惊讶,他连忙说道:“不行,太多了。最多只能给你们五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