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七心里合计着回去后做一个锻炼计划,争取让体重回到从前。
孙保财见钱七没搭理他,索性把儿子放到床上给他穿衣裳。
现在天冷要给小家伙多穿些,给儿子穿好衣服,抬头看媳妇也穿好了,看她皱着眉头的样子,就知道她对身上的衣服不满意。
不由一笑道:“要不一会去成衣铺子买两件吧。”
来时带的衣服不多,外出服就带了几件,平时钱七都是在家穿常服,宽松为主也不觉的穿衣紧,这会要出门了才意识到衣服的问题。
钱七闻言摇头表示不用,她衣服在家里有好多,只不过没拿这里多少而已。
她刚刚看了身上的衣服又没短,只不过这种紧致感不习惯而已。
见儿子已经被穿好衣服了,打算出门前给他喂点吃的,省的到时候因为饿哭闹。
孙保财见这里没他什么事了,跟钱七说了声先出去把骡车套好。
一家三口来到医馆,被请到后院堂屋,孙保财同莫大夫坐在堂屋里闲聊…
钱七抱着孩子,跟着莫夫人进了里间说话。
到了里间后,自然是谢了莫夫人一通。
莫夫人听完笑道:“不用这样客套,尽医者的本分有何好谢的。”
让钱七把孩子放在榻上,她给小家伙做个检查,对此钱七自然是求之不得。
看过后对着钱七笑道:“孩子身体很好,你以后注意些吃的淡些别有火了就没事。”叮嘱了一些细节。
说完孩子两人又聊起了其他。
钱七想着她娘说的话,那天她问了王氏,知不知道六哥有何心事。
王氏说了六哥和六嫂的情况,她没想到六嫂当初生产时伤了身子。
六嫂现在整日没个乐模样,六哥是为了这事闹心。
她娘说这事时,她婆婆进来听了后,又说了二嫂也是这么个情景。
就是她家老二媳妇,没像钱家六媳妇整日愁眉苦脸的。
她听完想着出了月子,问问莫夫人可有法子调理下。
两人现在都没儿子,在村里被说道,现在还好时间一长压力可想而知。
她想着这两人又不是不能生,而是生产时伤了身子,想来应该好调理才是。
钱七这般想着,就把这话跟莫夫人说了。
莫夫人听后笑道:“女人生产时好些都会伤着身体,我给你的书你好好看看,到时对照你嫂子的症状,看看用什么药,拿不定主意就带着人和你开的药方来问我。”
这样可以增加,钱七给人看病的经验。
看的病患多了,以后遇到相同的情况,自然就会看了。
想到这里笑道:“以后你要是遇到同乡,有患女人方面的病,你想帮着看的话都可以这样做。”
她始终觉的钱七适合学医,所以也尽可能的找机会教她。
钱七闻言说不上心里是什么滋味,很酸又被胀的满满的。
她何德何能能让莫夫人如此对待,莫夫人这样简直就是引导她如何行医。
钱七对妇科儿科确实有兴趣,她这个年龄学的话,在别人看有些偏大。
但她不这么觉的,在现代她这个年龄正是上大学的年纪。
就当是考上了医学院,坚持学习个四五年,怎么也能学的差不多吧。
这般想着,看着莫夫人认真道:“承蒙夫人抬爱,可愿意收我为徒。”
莫夫人闻言一笑,知道钱七明白她的意思了。
在她心里确实是把钱七当徒弟在教。
不由笑道:“既然要当我徒弟,为何还叫我夫人呢。”
钱七闻言一笑,直接改口叫了师父。
因她不太懂古人拜师的礼节,询问是否要行跪拜礼。
莫夫人闻言摇头笑道:“咱们不弄那些虚礼了,你只要用心学,我自然就高兴了。”
知道钱七不会真的做女医开医馆,所以没有了那些形式,她能少些麻烦。
以她在杏林的名声,要是传出她收徒的消息,钱七是别想清静了。
怕钱七误会,索性把这番话对着她说了…
钱七闻言明白这是师父对她的爱护。
她确实没想过做专职的医生,她能做到的就是给乡里乡亲看看病。
谁有妇科儿科这方面的病症,她能看的自然会看,专门开医馆她没想过…
开医馆牵扯的精力太多了,她又不缺钱花没必要弄这个,至于名声在她看来都是虚的。
既然偷来了这一世,当然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了。
把她的想法说了,莫夫人听后笑着点头:“这样挺好,谁说只有开医馆或者是当御医,才是医者的追求,你这样不求名利才是大善。”
开医馆有几个不是为了赚钱,立志要做御医的,又有谁是不为名利。
那些当御医的,此生除了给皇家人看诊,又真能救几人。
钱七这样做更不易也更纯粹,这样方能守住本心,不用去做些身不由己的事…
这话把钱七说的脸一红,她这个真跟大善没啥关系。
只不过打算在有限的范围内,做些自己能做的事而已。
跟师父又聊了会,才抱着孩子告辞。
回到家中看儿子睡着了,把他衣裳脱了盖好被子。
做完这些,才把拜莫夫人为师的事跟孙保财说了。
孙保财闻言眼底含笑道:“恭喜娘子得拜名师。”
女医本身就不多,医术精湛者更少,莫夫人就是其中一位,所以他这话没说错。
至于以后如何做,两人心中自有成算…
吕秀才等学生们都走了,才关了学堂大门往他住的小院走。
他现在已经知道,去请他的孙保财是位员外郎。
这位在他看来最不像员外的员外郎,竟然是被皇上亲自下旨嘉奖的。
村口立的牌坊就是给他立的,也了解了稻田养鱼之事。
红枣村带给他的震撼不言而喻,孙保财这人所行之事让他反思,读书考取功名到底为何。
他曾经设想过,他如果为官如何如何…
现在想来那些不过是空谈,他连孙保财这样都做不到。
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吕秀才叹了口气看着远处一笑,他要在红枣村多停留几年了。
回到小院,娘子已经做好饭,看了眼桌上摆着的鱼,不由笑道:“今天又有人来送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