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初见里奇·朱加什维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后,大俄国对远东军区的兵力调整便一直处于持续的裁撤进程之中。
究其缘由,一方面,大俄国与邻国华夏国一直维持着颇为良好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远东地区的军事防御压力。
另一方面,远东地区地域广袤无垠,却有着极为恶劣的气候条件。
这里的交通状况更是极为不便,每年仅有半年时间具备较为顺畅的通行条件,而其余时间,整个远东地区都被皑皑白雪所覆盖,交通陷入阻塞瘫痪状态。
鉴于此,只要对面的邻居华夏国不主动向大俄国发起攻击,远东军区所拥有的23万名精英士兵,便足以在短时间内抵挡任何其他国家的进攻。
尽管如此,远东地区对于大俄国的军事战略布局依旧有着重要意义。
大俄国军队仍旧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展开部署,其中,滨海地区更是重中之重。
具体来看,大俄国在远东地区总计部署了15个陆军师,这其中包含5个装甲师,其余则为摩托化步兵师。
这些摩托化步兵师中的绝大多数部队并非满编状态,一个师通常仅有四到五千名官兵。
值得一提的是,除陆军和海军力量外,俄军在远东地区的军事部署还涵盖了2个空防集团军、1个导弹集团军、1个航天发射场以及1个空降兵训练中心。
这里的兵力规模,约占俄军总兵力的七分之一,充分彰显了远东地区在大俄国军事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在塔科夫远东军区的一处后勤办公室内,奢华的装修尽显不凡。
精美的水晶吊灯洒下柔和光芒,实木地板光可鉴人,墙壁上挂着几幅价值不菲的油画。
里奇·朱加什维利,这位大俄国年轻有为的少将,正悠然坐在一张气派的实木办公桌后。
在他对面,站着的是他的心腹——后勤仓库的上校伊万诺维奇。
伊万诺维奇神色恭敬,正在向里奇·朱加什维利汇报此前交代的任务。
“将军,我们已经按照您的指示,抓捕了一伙来自华夏国的人。
对外宣称,他们从事军火走私犯罪。”
伊万诺维奇的声音平稳,每一个字都吐得格外清晰。
里奇·朱加什维利出身非凡,身体里流淌着伟大人物的高贵血脉。
他的叔叔斯文戈尔·朱加什维利,在远东军区可谓权势滔天,身为军区司令,手握23万训练有素的精锐士兵,一声令下,便能掀起风云。
也正因如此强大的家族背景,里奇·朱加什维利年仅43岁,就已然成为大俄国的一名少将,负责看守远东军区边境的几个后勤仓库。
这可是个众人眼中的肥缺,没有过硬的关系,一般人根本无法染指,即便有幸得到,也很快会被挤走。
里奇在这个位置上一待就是5年。这5年里,他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倒卖后勤仓库的物资。
那些原本用于军事储备的珍贵资源,在他的运作下,源源不断地流向黑市,为他带来了巨额财富,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他也深谙“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每一笔丰厚的收益,都有一大部分乖乖上交给了他那位身居大将之位的叔叔。
有叔叔这棵参天大树的庇护,在这远东军区的地界上,谁敢不给里奇几分薄面?
那些不识时务,妄图阻挡他敛财之路的家伙,下场都极为凄惨。
要么被他运用手段排挤得在军区无立足之地,被迫离开。
要么就悄无声息地消失,永远沉睡在了冰冷的湖底,成为了水底的无名冤魂。
里奇·朱加什维利凭借着家族的权势,在这后勤仓库的“领地”内,肆意妄为,无人敢轻易招惹。
一个小时悄然流逝,伊万诺维奇上校一声令下,手下人便将李文浩带到了一处刑讯室。
此时的李文浩双手依旧被束缚得死死的,不过遮挡他视线的眼罩已被取下。
李文浩缓缓睁开双眼,刺目的灯光瞬间充斥视野,照亮了周围的环境。
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颇为狭小的空间,面积估摸不到30平方米,四周洁白的墙壁显得格外刺眼。
他本人被牢牢固定在一张金属椅子上,对面是由钢铁栅栏隔开的另一处空间,布置看起来俨然是一间审讯室。
在他身后,站着4名荷枪实弹的精英士兵。
他们眼神锐利如鹰,紧紧盯着李文浩,仿佛只要他稍有反抗的迹象,便会如饿虎扑食般立刻将其制服。
李文浩心中虽对当下的情况充满疑惑,但并未擅自妄动,而是冷静观察,看对方究竟准备如何处置自己。
不多时,对面的隔间传来脚步声,两名大俄国军人缓缓走来。
其中一名军人身材高大,足有1.85米,身体魁梧壮硕,宛如一个小巨人。
他脸上长满了浓密的络腮胡,浓眉大眼间透着一股威严。
身上的军装笔挺整洁,从那肩章不难看出,他乃是大俄国的一名上校。
在他身旁,是一位较为年轻的军官。此人戴着一副眼镜,年龄约莫35岁,身高1.78米,身形相对瘦小,看起来颇为斯文。
只见他手中拿着一个笔记本,正一丝不苟地做着记录,看样子应该是上校随行的书记官,职位是一名少校。
上校清了清嗓子,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伊万诺维奇,是大俄国远东军区的一名上校。”
紧接着,他话锋陡然一转,用俄语严肃地质问道:“华夏人,你们涉嫌走私军火,赶紧把事情交代清楚,否则,你们就等着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大平原去种土豆吧!”
李文浩自从成为强化者后,记忆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不仅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对于俄语也能做到交流自如。
因此伊万诺维奇的这番话,他自然听得真切。
对于伊万诺维奇的威胁,李文浩丝毫不在意。
他心里明白,这不过是对方试图吓唬自己的手段罢了。
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伊万诺维奇根本不能把他怎么样。
相反,只要自己咬死不认账,总会找到逃脱的办法。
想到这儿,李文浩神色镇定,静静地看着伊万诺维奇,没有丝毫慌乱。
伊万诺维奇满心期待着李文浩能在他的质问下坦白交代,可眼前的李文浩神色镇定,丝毫没有要坦白的意思。
伊万诺维奇心里着实窝火,原本他都打算动用严刑逼供这一招了,可上级明确指示,不允许他这么做,他也只能无奈作罢。
无奈之下,伊万诺维奇带着满心的愤怒,狠狠瞪了李文浩一眼,便带着他的书记官匆匆离开了刑讯室。
随后,李文浩被重新押解到一间钢铁牢笼里。
牢笼附近,数十名精锐的大俄国士兵严阵以待,将他看守得密不透风。
就这样,李文浩在牢笼里度过了一晚,直到第二天早上9点,一名士兵端着一份早餐走了过来。
餐食是土豆炖牛肉,搭配一小份烟熏大马哈鱼,旁边还放着一小瓶伏特加。
与昨日不同的是,这名士兵的态度明显好了许多,甚至还帮李文浩解开了束缚双手的绳索。
李文浩吃完饭后,几名士兵便护送他来到一间宽敞的豪华办公室内。
不过为了防止他有什么异动,他的双手被换成了一副金属手铐,依旧被束缚着。
此时的豪华办公室内,一名头发微微泛白的中年大汉正在专注且耐心地修剪着旁边的一棵绿植盆栽。
他身上随意地披着一件军大衣,大衣上没有任何褶皱,显得整洁利落。
李文浩打量着眼前这位大汉,却猜不透他究竟是何等官职。
这位大汉身高足有1.85米,身材魁梧壮硕,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看穿人心。
他的面容却十分和蔼,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这位大汉不是别人,正是里奇·朱加什维利,大俄国的一名少将,也正是他暗中派人将李文浩一行人秘密抓捕,并带到了这个地方。